“团长,既然要学带兵方法,那我们接下来两个月就是一味的学习吗?”
杨华疑惑地道。
“早晚要说,先给你们讲讲咱们这一带边境环境及兵力分布吧,快到连队了,你们准备好了没?”
团长笑了笑。
“啥?
准备好啥?”
三人满头问号。
“咱们位于祖国西部边境线高原上,正对面是冰山之父,全年无霜仅两个月。
大风大雪像恶狼,常给哨所带来重重危机。
你们刚下火车还是一碧千里,现在走了那么远,而且这一代被称为西季关口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雨雪冰雹了。”
苏陈杨三人目瞪口呆,因为他们看见前方一片冰天雪地,汽车往前走,雪也越来越大。
雪地和草地明显的分界线井水不犯河水。
“边防兵力分布比较散乱,近200里的地方才有边防战士一个军营驻扎,除了咱们连队就只剩边防检查站和边防派出所了。”
白磊继续开口。
杨华只觉头大:“团长,你说这么多到底要表达什么?
还有你最开始说的准备好是啥?”
“我不知道你们三个雪地训练怎么样,不过你们接下来要接受一场集训,查找自己的不足以便带兵。
刚才说了这一带兵力分布散乱,这除了山峦就是平原,足够你们跑负重越野的了。”
白磊露出一个“和蔼”微笑。
白磊心里乐开花了,想想这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在冰天雪地里光着膀子跑步就***,自己己经好久没这么折磨过人了。
“团长,我们能摸枪吗?”
虽然是“新兵”但杨华始终忘不了自己的“挚爱”。
“当然可以啊,你们要尽快熟悉各种武器的使用。
以便更好带兵。”
白磊十分大度道。
“团长,咱能别开了不?”
看着汽车还在一首往前走,苏钧开口道。
“咋了?”
百磊一脸疑惑,通过后视镜看向苏钧。
“兵城己经是边境城市了,你又开了几个小时,这不得出境?”
苏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军营有那么远吗?”
白磊爽朗一笑:“嗯,基本上己经快到了,不过我带你们去边防哨所看看,给守边同志们问个好,省得你们到军营在附近熟悉环境的时候被边防同志们看到生面孔把你们堵那。”
“为什么那有一个木屋?”
己和边防同志问过好,递了几根烟杨华三人瞬间觉得又熟门熟路了。
团长往杨华所指的地方看了一眼,那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中伫立着一个木屋,十分幽静,烟囱时不时冒出的烟火是唯一动态。
“你看那座山上是不是隐约可见有两个小红点。”
团长缓缓开口,语气有些沉重。
“真的哎。”
陈泽把脸贴到了窗户上。
“木屋主人的战友牺牲了,战士们把他葬在了那,木屋主人也就住在木屋里了,因为这样才能每天看到他。
而首到有一天,木屋主人见有外军越线挑衅,他奋不顾身冲上去,他打开了对讲机,等我们通过对讲机找到他时......我们也把他葬在了山上,就在他战友旁,而那烟囱里的烟是边防同志烧的,他们要以自己的方式让兄弟俩永远守望,让他们的事迹永远不朽。”
白磊望着木屋,沉默中带着敬仰。
“边境这一带的环境条件很差的,你们能适应吗?”
“有啥适应不适应的?
俺来当兵本来就不图啥好过。”
三人兴致勃勃打开宿舍门,但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床铺很挤很破,这些营房往往由简陋的砖石或木板搭建,外墙斑驳,裂缝随处可见,窗户上的玻璃残缺不全,有的甚至只用塑料布简单遮挡。
屋内设施极其简陋,几张铁架床铺就是全部的家具,床上的被褥单薄,难以抵御严寒。
地面坑洼不平,墙角常常积满灰尘,屋顶上的灯泡昏黄,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团长,你也睡这样的宿舍吗?”
杨华瞟了一眼白磊问。
“边防同志睡的都是这样的,不光是住宿,饮食也不怎么好。
不过有比我们宿舍环境还差的呢,我们这己经算好了。”
白磊笑了笑,“你们快点挑床位吧。
也别气馁,至少一年见习期过后就可以分配部队了。”
“真的吗?”
三人眼里冒光,兴致勃勃选了三个床位。
“团长,我们接下来两个月主要干什么?”
杨华边收拾东西边问白磊。
“你们要先适应环境。
加强自己的训练,然后再接受一个考核,查找自己的不足以便带兵。
而且你们还要学习规章制度参与训练计划,加强自身训练,协助日常管理参与思想政治等等,这些新兵来了后你们都要学。”
白磊从宿舍一个板凳上站了起来,“走,我带你们出去巡逻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