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一个带轮子的铁皮箱子进入众人视线。
“叮”地一声,停在此处。
时知闲花费1000积分兑换了无人驾驶大巴车。
作为景区,为游客服务,让游客满意是最重要的,毕竟有游客她的景区繁荣度才会越高。
不知道怎么才能回到现代,现在只能照着游戏进程来。
…蒲儿根嗅了嗅,忍不住“汪汪”两声。
“蒲儿根,别叫。”
阿蛮伸手捏住小狗嘴筒子,手动闭麦。
见仙人没有恼此小狗,典狱长问:“仙人,此为何物?”
“无人驾驶大巴车,带我们去游客中心。”
阿岚回道。
无人驾驶?
车?
“大巴”是车的名字吗?
李明远思索着。
大巴车被时知闲命名“小鱼1号”,车身有书法写的繁体字:“有余山里客,偷得半生闲”。
李明远忍不住内心赞叹。
好字!
车门缓缓打开,阿岚放下踏板,率先把赵忝推进大巴,不忘对典狱长道:“上来。”
踏板自动收回。
典狱长扶着扶手上来时,阿岚己经把赵忝固定在了轮椅处。
车内干净宽敞,分两排,每排两个座位,除去空位,总体算下能坐三十人。
座位有扶手,不知是何皮质。
“哇!”
阿蛮抱着蒲儿根上来,忍不住道。
总共上来十一人,除去李家及赵忝,剩余那位囚犯是个妇人,抱着个熟睡的婴儿。
“大家坐好,我们要出发了。”
阿岚对众人说完,拍拍车厢,“小鱼1号,去游客中心。”
“好的!
小鱼1号将前往游客中心,大约需要五分钟。
请各位游客坐好,老人小孩不要随意走动,祝各位旅途愉快!”
轻快的声音响起,众人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是车子的声音。
仙器…他们竟坐着仙器!
阿蛮跟李明远低声说了两句,把小狗扔二哥怀里,来到了阿岚旁边。
“仙人,我能坐这边吗?”
阿蛮如今八岁,看样子和阿岚差不多大。
阿岚扬起笑容:“当然可以。”
“我名李溪,可以叫我阿蛮,仙人如何称呼?”
“我叫阿岚。”
阿岚没觉得她有两个名字奇怪,毕竟她也叫小A呢!
“阿岚,这里好漂亮!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茂密的树。
哇,还有小麻雀!
咦,这是什么,好大的尾巴。”
“这是松鼠,它们喜欢在树上跳来跳去。”
阿岚自豪道,“这些都是我主人建造的,当然好看!”
“好厉害!
仙人难相处吗?
我们需守何规矩?”
“唔…”出生在灵灵岛的阿岚不懂那么多复杂的规矩,正思索着,时知闲发来信息,她照着学。
“主人很温柔,很好相处。
至于规矩,景区是放松休闲的地方,没什么规矩。
不过,爱护景区设施,不乱丢垃圾这些还是要遵守的。”
阿蛮也扬起笑容:“我们肯定会很爱护景区的!”
典狱长松了口气,他不太敢多跟仙人说话,得知如此情报,他不由对李家心生好感。
…金銮殿。
发着白光的信自飞到皇都起就引起了轰动。
时人认为是仙迹。
那是上天给圣上的指示!
早早发现仙迹,众大臣在殿前等候,此信……是送谁手上呢?
坐在帝位上的周盈月听到消息时嗤之以鼻,但当真真看到信封时,还是大吃一惊。
并非糊弄人的手段。
真的是仙迹!
她面上保持镇定,拆开信封。
众大臣跪倒一片。
大寅朝在圣上的治理下海晏河清,奈何今年旱灾,底下动荡不安。
秋收在即,此时来信,是关于这事吗?
“臣典狱长秦有方,叩奏陛下:今押送罪囚赴瑚州,途至一处秘境。
此地云蒸霞蔚,草木异色,似非人间境。
仙人名讳闲鱼散人,有一仙童阿岚。
臣思此境殊异,恐有未明,拟分两路:一路由副尉率队,仍按原程押囚往瑚州,不敢误期;臣自领数人留此查探,若有奇事,再行奏报。
另,仙人所察,所押罪囚中,李明远等数人,言行端谨,似非作奸犯科之辈,其案或有冤情。
臣不敢妄断,唯盼陛下圣明,若有余暇,重加彻查,以彰天恩。
臣秦有方,谨具。”
周盈月看完信,大笑两声,把信递给侍女让大臣们传阅观看。
然后,她接着看这张彩色的、光滑的、微硬的纸张。
方才洁白的纸便令她赞叹,这张更是令她震惊。
怎能做出如此纸张?!
此纸张一面背景为山水图,遒劲的书法写着“有余山里客,偷得半生闲”。
另一面则有三张小图以及配字—“山行云端、山居民宿、山景茶歇”。
最下方标粗字迹写着景区地址。
宣传单有许多张,周盈月自留一张,其余也分发下去。
最后便是一张纸以及一根笔。
周盈月猜测是令她写回信的,她用笔在大寅朝宣纸上尝试着写字。
若用此笔,效率定提一倍!
周盈月将那支笔搁在龙案上,指尖划过光滑的笔杆,抬眼看向阶下:“众卿都看过了,说说吧。”
最先出列的是礼部尚书,他捧着那彩色传单,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
“陛下,臣以为秦典狱所奏句句恳切。
那信自天而降,光华夺目,绝非凡物;此彩页图文并茂,纸质更是闻所未闻——仙境之说,断非虚言!
此乃上天示警,亦是祥瑞,当派得力之人查探,以顺天意。”
旁边的户部侍郎连忙附和:“尚书所言极是。
秦典狱分兵两路,既不耽误押囚正事,又能探查秘境,处置得当,臣以为可行。”
人群中却有御史大夫皱眉:“仙境之说虽奇,但秦有方身为典狱,本职是押送罪囚,擅留秘境查探,未免有越权之嫌。
且他提及重查李明远等人旧案,若仅凭‘言行端谨’便翻案,恐动摇律法威严……”话未说完,便被兵部尚书打断。
这位武将出身的老臣声如洪钟:“御史此言差矣!
律法本为昭雪冤屈,若真有冤情,查之便合天道。
至于仙境,臣愿带一百轻骑前往一探虚实!
秦有方一介典狱尚能察觉异常,我等食君之禄,更该为陛下探明究竟,若有裨益民生之物,也好早日带回,解秋收之困!”
殿内顿时一片附和,多数大臣都觉得兵部尚书所言在理——仙迹当前,查探是首要,李明远等人的案子若真有疑点,重查亦显陛下仁心。
周盈月静静听着,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叩击。
待议论稍歇,她才开口,声音清冽如冰泉。
“兵部尚书请缨,可。
三日后便出发,带足粮草,若遇仙境,不必惊扰,只需细查是否有可用之法,速来回禀。”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吏部侍郎:“李明远等人的案子,着你牵头,会同刑部、御史台,三日之内将卷宗呈上来。
朕要亲自看,若真有冤屈,该昭雪的昭雪,该追责的追责——朕的天下,容不得冤案,也容不得奸佞藏私。”
众臣齐声应“诺”。
周盈月取过那支笔,略一思忖,提笔写道:“秦有方所奏,朕己知晓。
分兵之策可行,秘境查探务必谨慎,事毕即归。
李明远等案,朕己命三司重审,静候结果。
另,此笔此纸,待你归来,朕有问。”
字迹刚劲,带着帝王独有的果决。
写罢,她将信纸折好,放入信封中。
正思索要不要把笔放入时,信封自动合上,缓缓飞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