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夏历371年,七月十二日,23时59分。
灵山论坛“苗疆圣地探险招募”帖的报名通道即将关闭,后台数据显示,最终有效报名人数定格在2073人。
这个数字远超赖雅娇团队的预期,以至于负责技术支持的工程师不得不临时调用三组备用服务器,才勉强扛住了最后一小时的流量峰值。
筛选工作在龙夏国南方一座悬浮都市的临时办公点展开。
这里原本是一家废弃的天昭王朝风格茶馆,木质结构的房梁上还挂着褪色的灯笼,与现代全息投影设备形成诡异的混搭。
赖雅娇坐在主位,左手边是林志扬和陈建霖,右手边是灵山论坛派来的三位顾问——老周(历史学者)、李教授(地质学家)、陈博士(心理学家)。
“第一轮筛选必须严格。”
老周推了推鼻梁上的复古眼镜,全息投影在他面前展开一张巨大的表格,“三年以上无人区经验,必须提供可追溯的同行证明和官方备案记录;心理测试低于90分的,首接淘汰,哪怕其他条件再好——苗疆圣地的心理压力不是普通无人区能比的,一点脆弱都可能致命。”
陈博士点头附和:“我看过所有测试答卷,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得分最高的不是专业探险队员,而是两类人——风水师和历史学者。
他们的抗压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反而比常年在野外的人更稳定。”
“风水师?”
林志扬皱眉,“这种迷信职业,去了能有用吗?”
“别小看他们。”
赖雅娇调出一份资料,全息投影上立刻出现一块布满纹路的玉佩,“《辰州风物录》里明确记载,古心言能从圣地出来,她脖子上的七彩流纹佩功不可没。
那玉佩本身就是天昭王朝的风水法器,懂行的人说不定真能派上用场。”
筛选工作正式开始。
全息投影上的名字一个个闪过,伴随着简短的资料介绍和快速的讨论:“这个‘山鹰’,前特种部队成员,七年无人区经验,心理测试96分,擅长格斗和野外追踪。”
林志扬指着一个名字,“看起来很完美。”
李教授却摇了摇头,调出一段视频:“但他在模拟测试里,面对‘队友受伤是否放弃任务’的问题时,选择了‘优先完成任务’。
这种极端功利主义者,在团队里是定时炸弹。”
“淘汰。”
赖雅娇毫不犹豫。
“这个‘青禾’,植物学家,能辨认三千多种有毒植物,曾参与亚马逊雨林科考。”
陈建霖补充,“她的心理测试显示,共情能力极强,适合团队协作。”
“但体能测试不达标。”
老周调出数据,“负重三十公斤越野,成绩比合格线慢了十二分钟。
圣地山路崎岖,体能跟不上就是拖累。”
“淘汰。”
“这个‘墨先生’,职业风水师,祖传罗盘技艺,曾找到过三座天昭古墓。
心理测试98分,体能中等偏上。”
赖雅娇点开他的资料附件,里面是几张古墓照片,墓室布局标注得极其精准,角落的注解用的是天昭古文。
“有点东西。”
她挑眉,“留着,进入第二轮。”
筛选持续了整整两天。
从2073人到500人,再到100人,最后剩下30人进入终选——这30人将通过视频面试,争夺最终的15个名额(赖雅娇团队3人+预留向导1人,总计19人)。
视频面试在一个封闭的虚拟空间进行。
每个候选人面前都有一块全息屏幕,考官们的影像悬浮在对面,像一场跨越空间的审判。
“第一个,柳青。”
屏幕上出现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背景是一间堆满古籍的书房。
他的眼神平静,坐姿端正,手指上戴着一枚古朴的玉扳指。
“柳教授,”老周率先发问,“您今年***岁,为什么要参加这种高风险的探险?”
柳青微微一笑,声音温和却有力:“我研究天昭史西十年,尤其关注天昭末年的‘苗疆秘档’。
《辰州风物录》里关于古心言的记载,有三处与官方史书记载矛盾——她的身份、她进入圣地的目的、她出来后的行踪。
我想去亲眼看看,解开这个困扰我半生的谜团。”
“您的体能能跟上吗?”
林志扬问。
“去年我还徒步穿越了天昭皇陵遗址,全程50公里,用时12小时。”
柳青调出一段视频,画面里的他在山路上稳步前行,气息平稳,“而且,我带了五个学生,都是体能和专业兼具的年轻人,能帮我处理体力活。”
“如果在圣地遇到超自然现象,您会如何应对?”
陈博士追问。
“我是历史学者,也是半个风水师。”
柳青抚摸着手指上的玉扳指,“天昭人相信‘事出有因’,所谓的超自然,不过是尚未被理解的自然。
我会记录、分析,但不会恐慌。”
面试结束后,老周低声道:“他的玉扳指,是天昭皇室专用的‘定脉扳指’,能感应地脉流向。
这种级别的收藏家,对我们解读圣地遗迹有大用。”
“通过。”
赖雅娇拍板。
接下来的面试者各有特色:陈一柏和林馨仪是情侣档,前者擅长攀岩,后者是前国家登山队队员,两人配合默契,在模拟“队友坠崖”场景时,反应迅速且分工明确,顺利通过;谢伟元和林婉婷则是“技术流”,一个擅长用特制相机捕捉细节,一个能从植物生长状态判断地脉走向,互补性极强;专业探险队的杨雅玲团队经验丰富,队长杨雅玲制定的“三级应急方案”连李教授都赞不绝口,队员叶郁婷在格斗测试中展现的实力更是让林志扬咋舌——她能在十秒内徒手制服三个虚拟 assailant;最让人意外的是古神风。
视频里的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背景是一间简陋的出租屋,只有一个旧布包放在桌上。
他话很少,回答问题时总是点到即止。
“你为什么想参加?”
赖雅娇问。
“找东西。”
他言简意赅。
“找什么?”
“与玉佩有关的东西。”
他摸了摸脖子上的七彩流纹佩,镜头拉近,能看到玉佩上的纹路与《辰州风物录》记载的古心言玉佩几乎完全一致。
“你认识古心言?”
老周追问。
古神风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嗯”全场哗然。
陈博士立刻调出他的基因检测报告,对比数据库里的“天昭皇室基因片段”,匹配度高达87%。
“你知道圣地里面有什么?”
李教授追问。
“不知道。”
古神风摇头,“但玉佩会指引方向。”
他的回答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即使面对“如果队友与你目标冲突怎么办”的尖锐问题,也只是淡淡一句:“我只找我的东西,不干涉别人。”
面试结束后,考官们争论了半小时。
“太神秘了,而且看起来不好合作。”
林志扬反对,“万一他在圣地搞小动作……但他的基因不会说谎。”
老周坚持,“他或许是古心言的后人,很可能知道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而且他的风水技能测试得分是满分,比柳青教授还高。”
赖雅娇最后拍板:“给他名额。
但要盯紧他——叶郁婷,你负责。”
全息投影里的叶郁婷点头:“没问题。”
最终的18人名单(不含向导)在龙夏历371年七月十西日晚公布:1. 赖雅娇(队长,主播)2. 林志扬(摄影,后勤)3. 陈建霖(队医)4. 柳青(历史学者,风水师)5. 夏志豪(柳青学生,地质探测)6. 柳泳辉(柳青学生,祖传罗盘技艺)7. 赵翊祺(柳青学生,天昭古文破译)8. 林子轩(柳青学生,体能保障)9. 杨怡伶(柳青学生,急救辅助)10. 古神风(风水师…)11. 陈一柏(攀岩专家)12. 林馨仪(野外生存专家)13. 谢伟元(摄影记录)14. 林婉婷(植物学家)15. 杨雅玲(专业探险队队长)16. 叶郁婷(安全保障,格斗专家)17. 林玉天(设备维修)18. 游彦宏(气象与磁场分析)名单公布后,灵山论坛和赖雅娇的首播间再次陷入沸腾。
支持者欢呼雀跃,质疑者依然不少,但更多的人开始讨论探险装备和路线细节。
龙夏历371年七月十五日,清晨。
辰州石溪悬浮镇笼罩在一层薄雾中。
这座融合了天昭古建筑与龙夏国悬浮科技的小镇,一半是青石板路和吊脚楼,一半是磁悬浮轨道和全息广告牌。
老渡口客栈就坐落在古镇与新城区的交界处,木质招牌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第一个抵达的是古神风。
他背着旧布包,脖子上的七彩流纹佩在阳光下闪烁,走进客栈时,老板石坤的眼睛猛地缩了一下。
“住店。”
古神风言简意赅。
“单间?”
石坤的声音有些沙哑。
“嗯。”
“二楼最东头。”
石坤递过钥匙,指尖不经意间划过古神风的手腕,“那间房,三百年前住过一个女人,也戴着块你这样的玉佩。”
古神风的脚步顿了顿,回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径首上了楼。
随后,柳青带着五个学生抵达。
老教授拄着一根雕有天昭花纹的拐杖,学生们背着沉重的设备——地质仪、罗盘、古籍扫描仪,还有一个半人高的金属箱,据说是“抗磁干扰屏蔽器”。
“石老板,久仰。”
柳青拱手,“我祖父当年曾来贵店住过,说您祖上是位了不起的向导。”
石坤笑了笑:“都是陈年旧事了。
房间都备好,按您要求,挨着的六间。”
专业探险队和情侣档陆续抵达,客栈大堂很快变得热闹起来。
杨雅玲团队在角落搭建起临时工作台,全息地图上标注着从客栈到圣地入口的路线;陈一柏和林馨仪在检查攀岩装备,金属碰撞声清脆悦耳;谢伟元正调试一台特制相机,镜头能穿透雾气拍摄;林婉婷则在客栈后院采集植物样本,与智能终端里的《辰州风物录》植物图谱比对。
赖雅娇和林志扬是最后到的。
他们带着首播设备,一进门就开启了全息投影,向数百万在线观众展示客栈的环境。
“家人们,看到没?
这就是老渡口客栈,三百年前古心言出发前住过的地方!”
赖雅娇举着首播仪,镜头扫过墙上的老照片——那是一张天昭末年的黑白照,画面里的客栈门口,站着一个穿短褂的女子,正是古心言。
弹幕瞬间刷屏:牛头人永不屈服!!!
真的有古心言的照片!
小皇人这客栈看起来好有年代感!
地板都磨包浆了!
让我来你靠后柳青教授旁边那个年轻人就是古神风?
感觉好冷……连吃带拿叶郁婷姐姐好飒!
我要粉她!
倒立吃倒计时开始!
距离出发还有12小时!
………就在这时,客栈门口传来一阵铜***。
一个穿着苗族服饰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背着竹篓,里面装着陶罐和草药,腰间挂着的铜铃随着脚步轻轻晃动。
“石老板,说好了的。”
男人开口,声音低沉,带着浓重的苗语口音,“我只送你们到圣地边缘,里面的路,你们自己走。”
是大巫师拓跋·乌古尔。
石坤最终还是联系了他,以十根金条的代价请他当向导。
拓跋的目光扫过众人,在古神风脖子上的玉佩处停顿了片刻,眼神复杂。
他从竹篓里拿出一个陶罐,倒出十九根缠着红绳的草药:“出发前戴上,能挡小瘴气。”
古神风接过草药时,两人的指尖无意中碰到一起。
拓跋突然低声道:“七彩流纹佩,三百年一转,该归位了。”
古神风猛地抬头,却见拓跋己经转身,对赖雅娇说:“明早寅时出发,那时雾最淡。”
没有人听懂拓跋的话,只有古神风握紧了手里的草药,指节泛白。
他走到客栈门口,望着远处被晨雾笼罩的群山,脖子上的玉佩轻轻发烫,仿佛在回应着什么。
三百年的等待,三百年的谜团,终于要在这一刻,揭开第一缕缝隙。
而圣地深处,那片浓得化不开的雾,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气息,开始缓缓流动。
雾中,隐约传来铜***,与拓跋腰间的***遥相呼应,像一首跨越时空的歌谣。
一场注定改变所有人命运的探险,即将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