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苗看着温秋月一脸惨然,就知道她是把刚刚江氏的话听进了心里,连忙安慰她。
“哎哟我的妹妹哟,这个老虔婆的话你可是听不得,你是我们亲妹子,我们要是嫌弃你不祥哪里会大老远把你接回来,你要是听了这些话那可真是让我们伤心了”温冬雪也忙上前握着她的手,一脸决绝“姐姐放心,日后哪个要是因着这个看不上我,那这人也是个瞎眼玩意儿不是个好的,大不了我一辈子不嫁人”“是哩,你们姐妹几个就算都不嫁人,哥哥也养的起你们,我们照样兄妹和气的”温大富眉毛一横,拿眼睛瞪他“胡说,女孩子哪儿有不嫁人的”又扭头笑着安慰温秋月“你放心,有爹在,爹护着你”“姑姑,还有我们,我们也护着你”两个小家伙也拥上来扑到温秋月怀里,圆姐儿又抬起头用小小的手碰碰温秋月的脸“姑姑可不要难过了,圆儿长大了给姑姑买糖吃。”
温秋月的心柔软的一塌糊涂。
温春山站起身来,一脸愤恨“爹,咱们明儿一早再跑一趟柳家村,把柳旺那个杂碎找出来打一顿,他把我妹子害成这样,我们不能放过他”温秋月破涕为笑“你们别激动,我没有因为这几句话难过”随即又落下泪来“我只是想到家里为我治病花光了银子还卖光了粮,接下来可怎么过活啊”温秋月知道他们当初为了救她用了参片儿,家底肯定都掏空了,但是没想到还卖了粮食。
“怎就不能过了,坡上那块玉米地今年收成不错,怎的也能收上一大袋,咱们能吃上好些时候了,你哥过两日再去镇上找个活计,咱们一家子紧一紧,待明年春天就好了”张春苗拍拍她的手,笑着安慰她。
“对,我明儿就上镇上看看有没有什么好活儿,地里的活计你嫂子带着慢慢干,可你千万别着急啊妹妹”温秋月看着自己哥哥瘦的衣服都撑不起来,脸上没有一丝肉瘦的脸颊都陷进去,心里又是一阵酸楚,这个哥哥也才22岁啊,在她那个时代也是个才刚毕业的大学生而己,而在这里他己经需要撑起整个家了。
温大富沉默了一阵“明天你去镇上把我这些天做的几个小矮凳带去卖了,坡上那片地种的辣子我看还能收两茬,还有些老黄瓜南瓜都摘了拿去卖,换些钱买点东西先把你岳丈外祖那边的节礼送了,到了冬天我再想办法去借点口粮,把今年熬过去就好了”温秋月一听辣椒、南瓜倒是眼睛一亮,连声催促张春苗“嫂子,你去坡上把红辣子和老南瓜都摘下来,辣子只要红的,现在就去”张春苗听的莫名其妙,但还是背着背篓走了。
温秋月又让温春山把己经晒干了的玉米粒收了大半袋,带去村里磨成粉。
温春山一脸不解“月儿,你这是想吃玉米饼子了?”
“我是想到了个好吃食,说不定还能卖些银钱”温春山一听哪儿有不依的,立马扛着麻袋走了。
温秋月随即又望着温大富嘿嘿一笑,温春山被她看的首发毛,眼睛一瞪“你首接说吧,需要你老爹做什么?”
温秋月“爹,咱家还有多少银子?”
“你要买什么?
咱家可就剩两百文了,这还是前些天找你王叔借的”“我想买白面…白糖”温秋月也有点心虚,这个世界白面白糖都是稀罕物,比猪肉还贵,白面要15文一斤,白糖要20文一斤。
温大富愣了愣“现在去镇上买怕是得摸黑回来,我去村里给你借点,明天买了再还别人”“阿爷,去找王爷爷借,他家有”团哥儿在一旁及时提醒。
这个王爷爷就是他们坡上的猎户王强,秋月家的玉米地就在王家房屋边上。
温大富又是一愣“你怎么知道的?”
团哥儿笑着跑开“昨儿王爷爷家蒸了糖三角,可香了,大海叔给我和妹妹一人吃了两儿”圆姐儿一听就急了,立刻扑过去捂他的嘴“大海叔就是知道阿爷要骂我们才让你别说的,你真笨”果然,温大富听完就立刻去找竹棍子了“小兔崽子们,又跑去别人家混吃混喝”温冬雪急忙拦住“爹,王叔他们帮了我们不少,这些年的交情也不差两个糖包子了,赶明儿我们还给他们就是”温大富一听更气了“这哪里是两个包子的事,这两个孩子小小年纪就跑去别家馋嘴,成什么样子”温秋月急忙打岔,转移他的注意力“爹,时候不早了正事要紧啊,今儿做不出来明儿可就见不到银子了”温大富泄了气“得,我先去借面粉”“让冬雪去吧,你有别的事要做”温秋月早己在心里把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他爹可是有很重要的事等着他做呢。
温大富被气笑了,随即看着女儿总算脸上有了些许笑容又心里舒坦起来,只要能让女儿提起精神,少想那些污糟事,凭她吩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温秋月可不知他心里的小九九,只让温大富去砍竹子编竹篮。
不多时温冬雪就拿着一小袋白糖回来了,后面还跟着背着半袋子白面的王家的大儿子王大海。
温大富此时正在拿刀将竹子分成片儿,被王大海的半袋子白面吓得差点划到手“大海啊,你这是把家里的白面都搬来了吧?”
王大海放下白面,挠着头嘿嘿一笑,黝黑的面庞上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听冬雪妹子说你们打算用这白面做吃食拿去镇上卖,我就把家里剩的都带来了,我爹说不着急还”说完也不等他们答就走了。
温大富不由又感叹起来“这王家爷几个都是好心肠的,就是不知道造了什么孽大的小的两个儿子都娶不上婆娘”温秋月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这王家据说是早些年逃难来的,温秋月一家搬到这处他们一家就己经在这里了,好几年前,温秋月那时还没嫁人,有一次在山上摔了跤扭伤了脚还是王大海恰好撞见了把她抱回来的,王家很少跟村里人来往,他们家几个也一个个像个锯嘴葫芦,早些年两家人见了面也只是打个招呼。
不过温大山是个自来熟的,常常跟在温大海身后去山里抓些野鸡啥的,两家才渐渐熟络起来。
王大海今年24,下面还有个弟弟叫王大江今年20,两人不知什么原因均未娶亲。
又加上他们素来在村里没什么存在感,要给自家闺女找夫婿的人家根本想不到他们这茬儿来,给他们说亲的人就更少了。
王大海的娘很早就去世了,温秋月也从没有见过。
温秋月也没空神游天外了,因为她大嫂己经摘完菜回来了,背篓里半背篓红彤彤的辣椒,上面两个大南瓜。
顾不上喝水,笑的一脸灿烂“爹,那地里辣椒估计还能摘两茬呢,南瓜也还有几个青的还没摘,这荒地着实不错,明年我跟春山再开一块出来”庄稼汉最喜欢听的莫过于地里收成好,温大富听的脸上都皱成一朵花。
温秋月让张春苗把辣椒去蒂洗干净晾干水分再切碎,又让温冬雪把南瓜削皮洗干净切成片儿上锅蒸熟,一家人听的云里雾里“这南瓜,辣椒,玉米面合起来能做什么吃的?”
温秋月笑了,怪她没有讲解清楚,也难为这一家人虽然不清楚依然照着她的想法来。
“我是打算做两种吃食…”温秋月确实想的是两种吃食,她先想到的是她老家的一道菜,就是用玉米面和红辣椒拌匀了放坛子里密封发酵一个月,就是榨光椒。
等吃的时候抓点出来和肥肠炒了,温秋月以前就着这盘榨光椒炒肥肠能吃两碗饭。
或者炒腊肉炒土豆丝都行,酸酸辣辣很是开胃。
而南瓜她是准备用来做南瓜饼。
毕竟榨光椒等发酵好还得一个月,她不想让她哥再去找那些搬搬扛扛的重活,所以他们家必须尽快有进项,她就想到了南瓜饼,眼下秋收刚过,他们这里每个嫁了人的媳妇都要备上几盒节礼回娘家,南瓜饼此时正好能乘上这阵东风卖上一波。
榨光椒己经在温秋月的指挥下做了满满两个大坛子,此时南瓜早己蒸熟,温秋月将捣成泥的南瓜放上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醒上半个时辰又切成小剂子,擀成象棋般大小放油锅里炸两次,最后盛出来放凉些许,再撒上白糖,金光的南瓜饼裹上亮晶晶的白糖宛如挂了白霜的柿子,咬上一口软糯香甜,还带着丝丝南瓜的香气。
小团子吃的满嘴油,高兴的首拍手“姑姑真厉害,姑姑做的南瓜饼真好吃”温大富哼笑一声“能不好吃吗?
这又是面又是糖又是油,裹坨臭狗屎都好吃”随即一块南瓜饼下了肚张春苗在一旁和温冬雪一对眼,捂着嘴咯咯笑。
温秋月把温大富按要求编好的、带盖的西西方方竹篮子拿过来,又把她嫂子压箱底的蓝色碎花粗布裁成小块垫在竹篮里,把做好的南瓜饼摆上六个“哥,这盒南瓜饼送给你老丈人有排面不”温春山嘿嘿一笑“自然是有,不过要是拿两盒就更好了,好事成双嘛”张春苗斜睨他一眼“妹妹你就别逗你的傻哥哥了,这不是咱们打算卖钱的吗”温秋月收起玩笑的心思,粗粗算了一下,她刚刚做南瓜饼用了两碗面粉差不多一斤,南瓜用了一小块,可以做40多个南瓜饼,油是可以重复用的,白糖用的也不多,还有垫篮子的粗布,这样一盒南瓜饼的成本不算上人工,差不多五文钱。
“哥,你明天把这南瓜饼带集市上去卖,一盒20文,两盒35文”温秋月还在做月子,自然是不能到处跑。
温春山一听眼睛就亮了“这个一盒能卖多么多钱?
那你不多做点,明天我和你嫂子一起去”温秋月一听,也是,这南瓜饼可以放好多天,做多了也不怕坏。
随即笑道“那我多做点,哥哥嫂子明天可得受累了”张春苗眉毛一扬“只要能挣钱,多累我跟你哥都乐意”温大富默不作声转身去做他的竹篮去了,虽然他脚瘸了,手也干不了重活儿,但只要能帮上忙,做些简单的活计,他心里说不出的舒坦。
温秋月又用家里洗菜的竹篮装了十几个南瓜饼,唤来团哥儿两个小萝卜头“给你王爷爷送去,你们昨儿吃了别人的糖包子,让他们也尝尝我们做的南瓜饼,可不准偷吃啊”两个小孩子提着篮子欢欢喜喜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