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槐花落尽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3-07

民国三十四年,春。林婉清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远处蜿蜒的山路。

槐花纷纷扬扬地落下,落在她的肩头,落在她手中的信笺上。

那是陈明远临走前写给她的最后一封信,字迹潦草,却字字千钧。"婉清吾爱:战事紧急,

我即将随部队转移。此去生死未卜,但请你一定要等我。待山河无恙,我必归来娶你为妻。

若我不幸......"信到这里戛然而止,最后几个字被泪水晕染得模糊不清。

林婉清记得那天,陈明远穿着笔挺的空军制服,站在她面前欲言又止。他的目光闪烁,

像是藏着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明远哥,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她紧紧攥着他的衣袖,仿佛这样就能留住他。陈明远轻轻抚摸着她的发丝,

从怀中掏出一枚银戒指。"这是我娘留给我的,说是要给未来的儿媳妇。

"他将戒指戴在她的无名指上,"等我回来,我们就成亲。"远处传来***的号角声,

陈明远最后看了她一眼,转身大步离去。他的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渐渐消失在尘土飞扬的路上。那一年,林婉清十八岁。起初,她还能收到陈明远的来信。

信中说他在昆明受训,后来又转战各地。每一封信都让她如获至宝,反复阅读,

直到纸张都起了毛边。她将信小心翼翼地收在檀木匣子里,那是她最珍贵的宝物。然而,

随着战事吃紧,来信越来越少。最后一封信是在民国三十四年的秋天,

陈明远说他即将执行一项重要任务。"等我回来。"这是信中的最后一句话。

林婉清开始数着日子等待。每天清晨,她都会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张望。春去秋来,

槐花开了又谢,她的身影始终如一。村里人开始议论纷纷。"那陈家的飞行员,

怕是回不来了。""听说他们那支队伍在缅甸全军覆没。""这姑娘还这么年轻,

何必苦等一个死人?"林婉清充耳不闻。她搬进了陈明远的老宅,

将他的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每天清晨,她都会为他整理床铺,仿佛他随时会回来。

她开始教书,用微薄的薪水维持生计,却始终舍不得摘下那枚银戒指。夜深人静时,

她会取出陈明远的信,一遍遍地读。信纸已经泛黄,字迹也开始模糊,

但她依然能背出每一个字。有时她会做梦,梦见陈明远回来了,穿着那身笔挺的制服,

站在槐树下朝她微笑。可每次醒来,枕边都是湿的。一年又一年过去,

林婉清的青丝渐渐染上霜白。村里人给她说媒,她都婉言谢绝。"我在等明远哥回来。

"她总是这样说,眼神坚定。直到有一天,一个陌生的军官来到村里。

他带来了一枚勋章和一封阵亡通知书。林婉清颤抖着手接过,却始终没有打开。

她将勋章和通知书收进檀木匣子,继续她的等待。"明远哥说过会回来的。

"她对每一个劝她的人说,"我要等他。"槐花又开了,纷纷扬扬,如同那年分别时的模样。

林婉清站在树下,望着远方。她的背已经佝偻,步履蹒跚,但目光依然清澈。她相信,

总有一天,那个穿着空军制服的青年会从路的尽头走来,对她说:"婉清,我回来了。

"林婉清开始习惯一个人的生活。每天清晨,她都会为陈明远准备一碗热腾腾的粥,

放在他房间的桌上。她会轻声说:"明远哥,该吃早饭了。"然后静静地坐在一旁,

仿佛他真的会从床上起来,端起碗喝粥。她开始教书,在村里的小学当起了老师。

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位温柔的老师,但大人们看她的眼神总是带着怜悯。

每当有孩子问起她手上的银戒指,她就会露出温柔的笑容:"这是老师在等一个人回来。

"春去秋来,转眼间五年过去了。林婉清依然保持着每天整理陈明远房间的习惯。

她会为他晒被子,擦拭书桌上的灰尘,将他的军装熨烫得笔挺。有时她会坐在他的书桌前,

翻看他留下的书籍,想象他读书时的样子。一个深秋的夜晚,林婉清发起了高烧。

她躺在床上,浑身发冷,却没有人照顾。恍惚间,她仿佛看见陈明远坐在床边,

轻轻握着她的手。"明远哥......"她喃喃道,泪水顺着眼角滑落。第二天清晨,

村里的王婶来给她送菜,才发现她病得不轻。王婶赶紧叫来村里的赤脚医生,

这才救了她一命。"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倔?"王婶一边喂她喝药,一边叹气,

"一个人住着,要是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林婉清虚弱地笑了笑:"没事的,

明远哥会保佑我的。"又过了几年,村里开始有人给她说媒。"张家的儿子在城里做生意,

条件不错。""李家的后生是个读书人,和你很般配。

"林婉清总是婉言谢绝:"我在等明远哥回来。"渐渐地,说媒的人少了。

村里人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她,有人说她疯了,有人说她太固执。

但她依然每天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远方。一个雨天,林婉清在回家的路上摔倒了。

她的腿受了伤,走路一瘸一拐的。但她依然坚持每天去学校教书,

依然每天整理陈明远的房间。有时她会坐在他的书桌前,给他写信。虽然不知道寄往何处,

但她相信总有一天他能看到。"明远哥:今天又下雨了。记得你最喜欢雨天,

说雨声能让人心静。我煮了你爱喝的姜茶,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喝......"信写好后,

她会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檀木匣子里。匣子里的信越来越多,她的头发也越来越白。

有一天,村里来了个年轻人,说是陈明远的战友。林婉清激动地迎上去,

却听到一个噩耗:"陈明远在执行任务时失踪了,

很可能已经......"林婉清的脸色瞬间苍白,

但她依然坚定地说:"明远哥说过会回来的,我要等他。"年轻人欲言又止,

最后叹了口气离开了。林婉清回到房间,取出陈明远的军装,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徽章。

"明远哥,我知道你还活着,你一定会回来的。"岁月如梭,

林婉清从青春少女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她的背驼了,眼睛花了,

但每天依然会站在老槐树下张望。村里的小孩都叫她"槐树婆婆",大人们则摇头叹息。

一个春天的早晨,林婉清照常去整理陈明远的房间。她突然感到一阵眩晕,

扶着桌子慢慢坐下。她取出檀木匣子,一封封地翻看那些信件。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但她依然能背出每一句话。"明远哥,我等了你一辈子......"她轻声呢喃,

"你什么时候回来啊......"窗外,槐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如同那年分别时的模样。

林婉清靠在椅子上,慢慢闭上了眼睛。她的嘴角带着微笑,

仿佛看见了那个穿着空军制服的青年,正从路的尽头向她走来。村里新搬来了一位教书先生,

名叫周文远。他三十出头,温文尔雅,很快就和村里人熟络起来。周文远住在林婉清隔壁,

每天都能看见她站在老槐树下张望。起初,周文远只是礼貌地打招呼。渐渐地,

他被林婉清的气质所吸引。她虽然不再年轻,但举手投足间依然透着优雅。

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藏着说不完的故事。一天傍晚,

周文远鼓起勇气敲响了林婉清的门。"林老师,我煮了些汤,想请您尝尝。

"他端着热气腾腾的汤碗,脸上带着腼腆的笑。林婉清礼貌地道谢,却没有请他进屋的意思。

周文远站在门口,看着她手上的银戒指,欲言又止。从那天起,

周文远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林婉清的生活中。他会帮她挑水,给她送菜,

甚至主动提出要帮她修缮漏雨的屋顶。每次林婉清想要拒绝,他都会说:"邻里之间,

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一个雨天,林婉清在回家的路上滑倒了。周文远正好路过,

连忙将她扶起。"林老师,您没事吧?"他的声音里满是关切。林婉清想要挣脱他的手,

却因为脚踝疼痛而踉跄了一下。周文远不由分说地将她背起,送回了家。

他细心地为她处理伤口,又煮了姜茶。"林老师,您一个人住着太不方便了。

"周文远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心疼地说,"让我照顾您吧。

"林婉清摇摇头:"谢谢你的好意,但我能照顾好自己。"周文远不甘心,

开始更加热烈地追求。他每天都会在林婉清门前放一束野花,会为她写诗,

会在她教书时偷偷站在窗外聆听。村里人开始议论纷纷,都说周文远对林婉清情有独钟。

一个夏日的傍晚,周文远终于按捺不住,向林婉清表白了。"林老师,我知道您心里有人。

但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您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让我照顾您吧,我会用余生来爱您。

"林婉清静静地听完,轻轻抚摸着手中的银戒指。"周先生,谢谢你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