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暗,厚重的乌云像是被墨汁泼洒在天幕之上,海风从岛屿的东侧呼啸而来,带着盐分和湿意,在林间掀起一阵阵树叶的狂舞。
肖然站在沙滩边,望着天色变化,眉头紧锁。
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气象仪,屏幕上红色的警告符号闪烁不止。
“大家,快***!”
肖然提高了声音,声音被风吹得有些飘散,但团队成员还是迅速聚拢过来。
王大锤背着鼓鼓的背包跑在最后,脸上浮现着兴奋和一丝紧张。
“风暴要来了,我们得马上搭建临时庇护所。”
肖然简明扼要地说,“分工如下:我和林逸负责找合适的庇护地点,阿琛和小叶负责整理现有物资,大锤,你带上你的锅和食材,准备今晚的晚餐。”
“没问题!”
王大锤咧嘴一笑,拍拍背包,发出一阵锅碗瓢盆的清脆响声。
树林边有一片地势略高的岩石地,三面环树,正好可以遮挡部分风雨。
林逸仔细观察地形,指着岩石下方说:“这里不错,背风,土层不厚,水不会淤积。”
肖然和林逸开始动手搭建庇护所。
他们用砍刀将树枝、藤蔓割下,交错编成简单的骨架,再用大块的防水布覆盖,西角用石块压实。
阿琛和小叶则清点帐篷、睡袋、食物和急救包,把易受潮的物品包裹好,堆放在庇护所中央。
“可惜没什么现成的竹子。”
林逸边绑藤蔓边感叹,“要是能多几根,就能加固棚顶了。”
肖然擦了把额头的汗,“先凑合吧,风暴不是很强,熬过今晚应该没问题。”
远处的王大锤己经在庇护所旁的一块平坦石头上支起了小铁锅。
他从背包里掏出土豆、萝卜和腊肉,还有一小包香料。
海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他却兴致勃勃地用小刀切菜。
“大家,今晚保证让你们吃得舒服!”
王大锤一边吩咐小叶帮忙生火,一边把食材一一下锅。
小叶拿着打火石,手法虽然生疏,但在王大锤耐心指导下,火苗终于在干燥的枯枝下跳跃起来。
锅里的腊肉开始滋滋作响,香气混着海风飘散开来。
阿琛走过来,忍不住吸了吸鼻子:“锤哥,你这是野外烹饪首秀吧?
看着挺专业的!”
王大锤得意地晃了晃锅,“小时候在乡下,家里常做土灶饭。
野外嘛,只要有火、有锅、有食材,啥都能做出来!”
外面的风声越来越大,树冠摇摆,枝叶打在防水布上发出啪啪的响声。
庇护所内,大家围坐在锅旁,等待着晚餐出锅。
林逸用树枝支起帐篷的一角,观察外面的天气,肖然则时不时刷着气象仪,眼神中带着一丝担忧。
“风暴要持续两个小时左右,”肖然低声道,“我们要轮流守夜,随时观察庇护所是否有漏雨、倒塌的危险。”
“我来第一班吧。”
阿琛主动请缨。
王大锤把炖好的腊肉土豆盛在几个铁皮饭盒里,分给大家。
热气腾腾的饭菜在风暴来临前,带来一丝安慰。
小叶吃了一口,眼睛亮起来:“锤哥,你这手艺绝了!”
“多吃点,风暴天容易消耗体力。”
王大锤笑着说,自己却只盛了一半饭,时不时望向外面的风雨。
一道闪电划过天际,接着是沉闷的雷声。
雨点终于落下,先是细密如丝,转瞬间便密集如珠。
防水布上响起密集的敲击声,庇护所微微晃动,但始终稳固。
林逸用随身带的登山绳加固了一遍西角,确保棚顶不会被风掀起。
风暴中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庇护所内,大家靠在一起,分享着风暴里的第一次野外晚餐。
阿琛守在入口处,时刻观察外面的动静。
小叶小声和王大锤聊天,问他以前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天气。
“有过几次,不过那时候是在山里,不像这里西面都是海风。”
王大锤压低了声音,“只要大家齐心,什么风暴都能扛过去。”
肖然听着队员们的谈话,心里稍稍放松了些。
团队第一次面对自然的考验,每个人都在努力分担责任,互相照顾。
她拿出记录本,在昏暗的灯光下记下今天的分工与应对措施,为之后的风暴做准备。
风雨声渐渐变得节奏缓慢,外面的天色似乎也逐渐亮起来。
风暴的最强时刻己然过去,庇护所依然坚固。
大家轮流守夜,彼此交谈,有人讲起家乡的故事,有人畅想这次冒险的意义。
王大锤在睡前还不忘检查锅,确保第二天早上能有热水煮粥。
他收拾好餐具,坐在庇护所一角,望着外面逐渐平息的风雨,嘴角露出满足的微笑。
“第一次风暴,算是过关了。”
林逸拍了拍王大锤的肩膀,语气中带着欣慰。
“靠大家齐心协力,没什么过不去的。”
王大锤笑道。
风暴中的夜晚,团队的心也在这片孤岛上悄然凝聚。
他们知道,这只是冒险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猛烈的风暴、更艰难的挑战。
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孤岛上的每一个夜晚,都不会孤单。
庇护所外,风渐渐停息,天边隐隐透出一丝晨曦。
团队成员们在夜色中安然入睡,等待着新的挑战和冒险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