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穿越西游唐僧统领三界

第2章初入西游世界

发表时间: 2025-11-02
钟声余韵未散,玄奘己随众僧步入大雄宝殿。

檀香袅袅,梵唱低沉,庄严肃穆的气氛几乎让他窒息。

他学着记忆中“玄奘”的样子,在蒲团上跏趺而坐,合十双手。

然而,口中诵出的经文对他而言,只是一串串陌生的音节,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贞观年间……现在是唐朝初期,李世民在位。

西行取经是历史真实事件,但《西游记》是小说。

问题是,这世界显然不只是历史那么简单——那颗珠子,这个灵魂融合,都指向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他偷眼观察西周。

殿内僧众或垂眸敛目,或神情虔诚,香火气中,一切都真实得不容置疑。

属于陈祎的佛法记忆如潮水般自然涌出,他甚至能理解每一句经文背后的深奥义理,但这反而加深了他的恐惧——这融合太彻底了,那个现代自我的边界正在被侵蚀。

“我必须找到回去的方法,或者,至少掌握自己的命运。

那颗珠子是关键。”

早课结束,僧众依次退出。

玄奘(为避免混淆,我们暂称这个融合体为玄奘)正欲返回禅房理清思绪,一位老僧却唤住了他。

“玄奘师弟。”

玄奘转身,记忆立刻认出这是寺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首座师兄。

“师兄。”

他依礼回应,心中警惕。

老僧目光温和却深邃,在他脸上停留片刻,缓缓道:“师弟今日气色似有不同,眉宇间隐有躁动,不似往日沉静。

可是修行上遇到了关隘?”

玄奘心中一震,这老和尚眼光好毒!

他连忙收敛心神,凭借身体的本能反应,垂首道:“谢师兄关怀。

只是昨夜偶感天地浩瀚,自身渺小,一时心生迷惘罢了。”

这话半真半假,倒也不算完全撒谎。

老僧微微颔首:“迷惘亦是修行一途。

心有所惑,方能有所破。

师弟佛缘深厚,智慧过人,些许迷雾,定能勘破。”

他话锋一转,“今日午后,陛下遣使而来,似有要事相商,方丈命你一同接待。”

李世民?

! 玄奘的心脏猛地一跳。

历史(或者说剧情)的车轮,这么快就开始转动了吗?

他强作镇定:“玄奘遵命。”

回到禅房,关上门,玄奘背靠门板,感觉冷汗几乎湿透了内衫。

与皇帝使者会面?

这很可能就是“西行取经”项目的开端!

按照“剧情”,他应该欣然接受,然后踏上征途。

但现在……“不,绝不能被动接受!”

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但在皇权面前,公然抗命是死路。

必须要有策略。”

他踱步到窗前,看着庭院中的古柏。

现代人的思维开始与玄奘的佛法知识、以及对这时代的认知相互碰撞。

“西行取经,本质是一次官方的文化引进项目,目的是解决当时佛经翻译混乱、宗派林立的问題,同时也有政治考量。

李世民需要稳定社会,佛教是重要工具。

而《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如果这个世界真有神佛,那它们也可能真实存在。

‘唐僧肉’的传说……”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

“硬抗不行,但可以……‘优化’方案。”

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历史上的玄奘是偷渡出关的,因为当时朝廷并未批准。

如果我能说服李世民,让这次取经从一开始就得到朝廷更大力度的支持,比如……派一支真正的精锐护卫?

而不是指望几个‘自愿’跟随、各有算盘的徒弟?”

这个想法让他心跳加速。

凭借现代人对组织管理、项目规划、外交策略的知识,加上玄奘本身的佛学造诣和声望,或许真的可以改变“孤身犯险”的模式。

“但难点在于,如何让皇帝相信,需要派兵保护?

首接说路上有妖怪要吃我?

会被当成疯子。”

他蹙眉沉思。

午后,寺院客堂。

方丈与几位高僧接待了宫中来使。

使者宣读了皇帝对佛法弘扬的重视,并提及如今佛法经义多有分歧,希望能有高僧西行天竺,求取真经,以正视听。

方丈等人纷纷附和,目光不时看向年轻俊朗、佛法精湛的玄奘。

一切都按照“剧本”在发展。

当使者象征性地询问玄奘的意见时,玄奘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并未像记忆中那样立刻慷慨激昂地***。

他行了一礼,声音平和却清晰:“陛下圣心眷顾佛法,贫僧感佩万分。

西行求取真经,乃泽被苍生之壮举,贫僧愿效犬马之劳。”

方丈面露欣慰,使者亦点头。

但玄奘话锋一转:“然则,此去天竺,路途遥远,何止万里。

需历经流沙、雪山、荒漠等无数险阻,此乃天地之险。

更兼沿途列国,风俗各异,律法不同,言语难通,此乃人事之难。

若准备不周,非但不能达成圣望,恐有损天朝威仪,亦令佛法蒙尘。”

他顿了顿,观察使者和方丈的神色,见他们露出思索之状,便继续道:“贫僧以为,西行之事,当从长计议。

可否容贫僧先详考西域地理风情,拟定详尽路线与方略,甚至尝试联络西域商贾、先行探路者,了解最新动向。

同时,若朝廷能选派精通西域事务、通晓多国言语、甚至……略通防身之技的随行人员,组成使团,而非贫僧一人独行。

如此,方能显我大唐气象,确保真经稳妥东传。”

这番话,有理有据,既表达了决心,又充分强调了困难与准备的必要性,完全出乎了在场所有人的意料。

历史上的玄奘,靠的是一腔虔诚和毅力,而此刻的玄奘,提出的却是一个近乎现代项目管理的方案。

使者显然没料到这位高僧会如此“务实”,他沉吟片刻:“法师所虑,不无道理。

咱家定将法师之意,回禀陛下。”

使者离去后,方丈看着玄奘,眼神复杂:“玄奘,你今日之言,沉稳周密,大异往常。

那份急切与赤诚,似乎淡了些。”

玄奘心中凛然,知道自己的变化引起了注意,他恭敬答道:“方丈,非是赤诚淡去,而是深感责任重大。

若因莽撞而事败,其罪大矣。

唯有周密,方能不负佛祖,不负陛下,不负众生。”

方丈默然片刻,终是长叹一声:“或许,是你又进境了。

去吧,好好准备。”

回到禅房,玄奘松了口气。

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虽然没有改变西行的大方向,但至少埋下了“改变模式”的种子,争取了时间。

夜晚,他再次拿出那串念珠摩挲,冰凉的触感让他思绪稍定。

“昆仑山……珠子……祭坛……九……” 他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关键词。

“九”这个数字,在佛道文化中都有特殊意义。

九根火把,是否代表什么阵法?

那珠子是阵眼?

我的穿越是意外,还是某种安排?

他想起触碰珠子前,似乎看到祭坛上有一些模糊的刻痕。

当时没在意,现在努力回忆,那些刻痕的形状……似乎与某些古代符文,或者道教的符篆有些相似?

“这个世界的水,比我想象的更深。”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感,但与此同时,那个现代灵魂中的冒险基因,竟也隐隐有些兴奋。

“既然回不去了,那么,在这个神佛妖魔真实存在的世界里,作为一个知晓‘剧本’的变数,我能否不仅改变唐僧的命运,甚至……探究这个世界的真相?”

他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那里繁星点点,也许每一颗星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位仙佛或者大能。

“西游之路,或许不再只是取经之路,也是我的求生之路、探索之路,甚至……破局之路。”

他轻轻捻动念珠,一个计划开始在心中慢慢成形:首先要利用寺中藏书和可能的人脉,研究昆仑山的传说和那种奇异珠子、祭坛的记载。

其次,要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这具身体——历史上的玄奘体质并不差,但远远不够。

最后,要密切关注朝廷动向,引导西行计划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如果你们注定会出现,那么这一次,我们的相遇方式,或许会大不相同了。”

玄奘(陈祎)的眼中,第一次闪烁起不属于僧人的、充满算计和斗志的光芒。

这场意外的西游,正式拉开了偏离原典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