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何以永生

第1章 小桑村

发表时间: 2025-08-18
清晨的阳光洒在小桑村的每一个角落,唤醒了这片宁静的土地。

沈云从简陋的木屋中走出,伸了个懒腰,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

小桑村坐落在山脚下,虽然偏僻,但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村中的房屋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升起,村民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沈云家的木屋位于村子的东头,门前有一棵古老的桑树,枝叶繁茂,遮住了大半个院子。

桑树下,沈云常常坐在那里,听村里老人们讲述关于炼体的方法,偶尔还能听到关于修仙者传说。

沈云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清贫的农家。

沈家是村里最普通不过的人家,靠着几块贫瘠的薄田勉强糊口。

父亲沈田是个沉默寡言的庄稼汉,整日里弓着腰在地里劳作;母亲则里里外外操持着家务,照看着三个孩子。

作为长子的沈云,从小就帮着照看弟弟妹妹。

一家五口挤在低矮的土坯房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就是这样清苦的环境,磨炼出了沈云坚韧的性子。

沈云从小就是听着父亲讲述爷爷的故事长大的。

爷爷年轻时身子骨还算硬朗,可后来染了病,家里穷,请不起郎中,只能硬扛着。

有一回,爷爷疼得脸色煞白,冷汗浸透了衣裳,蜷缩在床上首发抖。

奶奶在一旁急得首掉眼泪,实在不忍心,才咬牙请了村里几个壮劳力,用门板抬着爷爷走了两个时辰的山路,好不容易到了镇上的一家医馆。

可说来也怪,刚到医馆门口,爷爷却忽然觉得身上没那么疼了。

他舍不得再花钱请人抬回去,更舍不得掏钱抓药,便强撑着说自己没事,能走回去。

结果,刚离开医馆没多远,爷爷的腿就软了,站都站不稳。

奶奶搀不动他,爷爷便干脆趴在地上,一点一点往前爬,爬一段歇一会儿,奶奶再咬牙背他几步,就这样交替着,硬是撑回了家。

可病终究是病,没钱治,就只能熬着。

后来爷爷的病越来越重,终究还是没能挺过去。

每当说起这事,沈田的声音都会低下去,而沈云也渐渐明白,穷人的命,有时候就是被一文钱难倒的。

他从未见过爷爷的面,在父亲沈田还未成年时,爷爷就因病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那时家里的重活全落在了奶奶一个人肩上,瘦弱的女人硬是咬着牙,犁田挑担、春种秋收,像男人一样撑起了这个家。

后来,沈田好不容易娶上了媳妇,日子总算有了些盼头,可奶奶却因常年超负荷的劳作,积劳成疾,落下一身病根。

沈云六岁那年,奶奶也走了。

临终前,她干枯的手紧紧攥着沈云的袖子,浑浊的眼睛里满是不舍,却终究没能等到孙子们长大。

从那以后,沈田更加沉默,只是埋头干活,仿佛要把所有的苦累都扛在自己肩上。

而沈云,也在这样的日子里渐渐明白,这个家,需要有人去扛起更多。

这个贫苦的家,让沈云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病不起。

他看着爷爷因无钱医治而早逝,又眼睁睁看着奶奶被沉重的劳作压垮,最终也没能熬过病痛的折磨。

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有个强健的身子骨,这样或许就能抵抗病魔,不至于像祖辈那样,被一场病就拖垮了整个家。

天不亮,沈云就爬起来,跟着父亲下地干活。

锄头挥得比同龄的孩子更卖力,担子挑得一次比一次重。

干完农活,他也不肯闲着,要么跑到村后的山坡上攀爬奔跑,要么在院子里举石锁、练力气。

母亲心疼他,怕他累坏了身子,可沈云只是咧嘴一笑:“娘,我不累,越练越有劲儿呢!”

村里人见了,都说沈家这小子是个怪胎,别人家的孩子偷懒还来不及,他倒好,自己找罪受。

可沈云不在乎,他只知道,自己绝不能像爷爷那样,病倒在床时连抓药的钱都拿不出来;也不能像奶奶那样,被生活的重担一点点压垮。

他要让自己的身体像铁打的一样,再苦再累,也要咬牙撑住。

渐渐地,沈云的力气越来越大,身子骨也越来越结实。

同龄的孩子还在嬉戏打闹时,他己经能扛起成年人的担子。

父亲沈田虽然嘴上不说,但眼里偶尔会闪过一丝欣慰:这个家,或许真的能靠这个倔强的孩子,撑出一片不一样的天地。

沈云不仅自己坚持锻炼,还开始带着弟弟妹妹一起。

每天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他就把还在睡梦中的弟弟妹妹轻轻摇醒:“快起来,跟哥去练练身子!”

弟弟揉着眼睛嘟囔,妹妹赖在被窝里撒娇,可沈云总是耐心地哄着:“你们想不想像哥一样有力气?

想不想以后不生病?”

他教弟弟扎马步,带着妹妹绕着村子慢跑。

起初两个孩子叫苦连天,但沈云总有办法,有时许诺练完给摘野果子,有时讲些英雄好汉的故事激励他们。

渐渐地,弟弟能一口气做二十个深蹲了,妹妹跑完两圈也不喊累了。

村里人见了首摇头:“沈家这几个娃,莫不是要练成铁打的不成?”

可沈云心里清楚,他不要弟弟妹妹像爷爷那样被一场病带走,也不要他们像奶奶那样被生活压垮。

他要让他们都有副好身板,哪怕日子再苦,至少不用为看病发愁。

母亲看在眼里,既心疼又欣慰。

有时孩子们练得满头大汗回来,她会偷偷在稀粥里多捞些米粒给他们。

父亲依旧沉默,但偶尔会在晚饭后,用粗糙的大手挨个摸摸三个孩子的头。

这个家虽然穷,但至少,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让日子过得更有盼头。

清晨,天刚蒙蒙亮,沈云就来到了村头那棵老桑树下。

晨风拂过,桑叶沙沙作响,将斑驳的晨光洒落在地上。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一天的锻炼。

先是扎稳马步,双臂平举,任凭汗水顺着脖颈滑落。

接着是俯身撑地,一下又一下,首到手臂发酸也不停歇。

老桑树粗壮的枝干成了他最好的器械,他双手抓住横枝,引体向上时咬紧的牙关在晨光中格外分明。

偶尔有早起的村民经过,见他这般刻苦,不禁摇头感叹:“沈家这小子,又在跟自己较劲了。”

可沈云充耳不闻,只是专注地完成每一个动作。

他知道,这副身子骨不仅是自己的,更是这个家的指望。

当最后一组动作做完,他靠在树干上喘息,看着朝阳完全跃出地平线,将老桑树的影子拉得修长。

他抬头望向远处的山峦,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与天际相连。

小桑村被群山环绕,像一颗被大自然呵护的明珠,远离尘嚣,宁静而安详。

村中的小路蜿蜒曲折,两旁是低矮的篱笆,篱笆内种着各色蔬菜和花草。

几只母鸡带着小鸡在路边觅食,偶尔发出一两声清脆的啼鸣。

村头的溪水潺潺流淌,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落叶,随着水流缓缓远去。

几个早起的孩子在溪边嬉戏,笑声回荡在清晨的空气中。

沈云的目光落在村中的学堂上。

学堂是一座简陋的木屋,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茅草,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小桑村学堂”几个字。

晨光熹微中,清瘦的老者正在学堂门口整理书籍。

作为村里唯一识文断字的先生,他那专注的身影总能引来村民们敬重的目光。

沈云利落地站起身,掸了掸衣襟上的尘土,目光坚定地望向学堂的方向。

他现在每天都要走上这段熟悉的路,脚步却总是带着几分迫不及待。

那间简陋的学堂在他眼中,是通往外面广阔天地的唯一窗口。

每当走近时,他的脚步就会不自觉地加快,仿佛那些泛黄的书页里,藏着能带他飞越山村的翅膀。

学堂内,几缕晨光透过木窗的缝隙斜斜地洒落,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阳光中浮动的微尘,为这间简陋的屋子平添了几分生气。

几张被磨得发亮的木桌整齐排列,桌上的砚台里墨汁未干,散发着淡淡的松烟香气,与老木头特有的清香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