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约前1152年—约前1056年),姓姬,名昌,又称姬昌。
商时为西伯,又称西伯昌,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
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之父,商朝末期诸侯国周国君主,周朝奠基者。
父死子继周文王其父季历,生母为太任。
姬昌出生时,有祥瑞圣明之兆,季历的父亲古公认为姬昌能成大事,于是将爵位传给季历。
季历继位后,是为公季,季历以仁义治国,诸侯服从。
他在位时多次征伐周边戎狄部落,屡屡获胜。
殷商文丁十一年(前1102年),季历大败戎狄翳[yì]徒,去向殷商王文丁献上捷报,文丁以嘉奖为名,将季历幽禁,季历因商王文丁的猜忌被软禁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季历死后,姬昌继位,是为西伯昌。
求贤爱民周文王继位后,求贤若渴,曾亲自去拜会姜太公姜子牙,并拜吕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
他继承祖父和父亲未完的事业,施行仁政,尊老爱幼。
周文王礼贤下士,广罗人才,他曾为接待贤者,忙得顾不上午饭,因此许多外部落的人才都归附于他。
如孤竹国的贤士伯夷、叔齐,听闻周文王十分敬重老人,便一同投奔他。
又有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也都因为周文王礼贤下士的名声,纷纷归附。
囚禁羑里商纣王的臣子崇侯虎,对纣王进献谗言,声称周文王积德行善,诸侯都愿意归附他,将会对纣王不利。
纣王认可崇侯虎的说法,于是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在羑(yǒu)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被囚期间,周文王推演《易》,将八卦增为六十西卦。
闳[hóng]夭等人十分担心周文王,西处收集了有莘氏的美人、骊戎地区的骏马、有熊国出产的九驷以及其他种种奇珍异宝,经由殷商的宠臣费仲进献给纣王。
纣王为此大悦,称这里面任意一件物品即可换取释放周文王,何况还有这么多。
被囚禁7年之久的周文王被释放,纣王还赐给他弓箭斧钺[yuè],令周文王有征讨附近部落的权力。
同时,纣王告诉周文王,陷害他的人就是崇侯虎。
献地废刑纣王曾经发明了炮烙之刑,即将铜柱涂满油,下放炭火,命犯人去行走,犯人一滑倒就会跌落到火坑里,被活活烧死。
纣王的宠妃妲己看见此惨状笑个不停,纣王就经常施行炮烙之刑,以博妲己一笑。
周文王被纣王释放回国后,献上周国洛河以西的一块土地,以此换取废除炮烙之刑。
纣王答应了周文王的要求,废除了炮烙之刑。
断讼称王周文王率兵攻打毕国,拜吕尚为老师。
后密国人侵犯阮国,周文王率师伐密,密国不敌投降。
因为周文王积德行善,素有威望,诸侯都会请他裁决是非。
当时虞国与芮国的人有讼事无法解决,便前往周国。
在进入周国的国界后,两国人看到耕种的农民在互相让田地、百姓也以礼让长辈为民俗,还未见到周文王本人,他们都感到惭愧。
虞、芮两国的人互相示意,自己所争执的,周人以此为耻,再去请求周文王决断也是自取其辱罢了。
于是一同返回,双方相互谦让。
各路诸侯听闻此事,都认为周文王是上天任命的君主。
因为裁决虞、芮两国讼事,周文王即在这一年受命称王,即文王元年(1060年)。
因病去世此后几年,周文王陆续征伐犬戎、密须,又大败耆国。
殷朝的祖伊听闻,感到恐惧,将情况报告给纣王帝辛,纣王不以为意,认为天命在自己,周文王无可奈何。
后来周文王又征伐邘[yú]和崇侯虎,建造了丰邑(今西安市长安区沣[fēng]河西岸),从岐下迁都到丰。
周文王五十年,崩,享寿九十七岁,葬于毕(今陕西咸阳),谥号为“文王”。
周文王死后,子嗣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