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法医厨娘飒爆了!验尸美食两不误

第3章 街头惊现命案

发表时间: 2025-10-05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阿砚和春桃己经将“一勺鲜”的摊子支了起来。

新做的肉丝饼在铁锅里滋滋作响,香气比前两日更加诱人。

“今天准备了八十个饼,比昨天多了三十个呢。”

春桃一边翻动着锅里的饼,一边担心地问,“阿砚姐,这么多能卖完吗?”

阿砚笑着将切好的野菜装入盆中:“昨天不少客人问有没有肉饼,今天咱们推出新品,应该能吸引更多顾客。

再说,就算卖不完,剩下的咱们自己吃或者送给邻居也好。”

正说着,第一批客人己经上门了。

是几个赶早市的挑夫,他们闻香而来,一人买了两个饼边走边吃。

紧接着,布庄的王大娘也来了,还带着两个相熟的夫人。

“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阿砚姑娘,手艺可好了。”

王大娘热情地介绍着,“今天有新做的肉丝饼,一定要尝尝。”

两位夫人各买了一个,尝过后连连称赞,又多买了几个说要带回家去。

阿砚悄悄多给王大娘塞了两个饼,感谢她帮忙宣传。

生意比前两日更加红火,不到一个时辰,准备的饼就卖了一大半。

春桃收钱、包饼,忙得额头见汗,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阿砚姑娘,给我留五个饼!”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街尾茶馆的刘掌柜。

他急匆匆地走过来,脸色有些发白。

阿砚一边包饼一边关切地问:“刘掌柜,您脸色不太好,是不是身体不适?”

刘掌柜接过饼,压低声音说:“你们还没听说吗?

城南发现死人了!

就在我家茶馆不远的小巷里,今早被更夫发现的。

我现在得赶紧回去,官府的人己经来了,把整条街都封了。”

这消息让阿砚和春桃都愣住了。

春桃害怕地靠近阿砚:“死、死人了?

怎么死的?”

刘掌柜摇摇头:“不清楚,听说是个陌生面孔,不是咱们这一带的人。

县衙的王仵作己经来了,可验了半天也没验出个所以然来。

周县令亲自在现场坐镇呢。”

送走刘掌柜后,春桃紧张地拉着阿砚的衣袖:“阿砚姐,咱们今天早点收摊吧?

我有点害怕。”

阿砚拍拍她的手安慰道:“命案发生在城南,离咱们这儿还远着呢。

再说了,***的,不会有事的。”

话虽如此,阿砚心里却泛起了一丝不安。

作为一名法医,她对命案有着本能的关注。

在这个科技落后的时代,破案手段有限,很多案件恐怕都会成为无头公案。

接下来的生意明显受到了影响。

来往的行人大多行色匆匆,不少人在低声议论着城南的命案。

靖安城己经多年没有发生过命案了,这个消息让整个城镇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中。

午时刚过,饼就全部卖完了。

阿砚让春桃看店,自己打算去城南看看情况。

春桃一听,立刻拉住她:“阿砚姐,你去那儿干什么?

多晦气啊!”

“我就远远看看,不会靠近的。”

阿砚解释道,“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春桃虽不情愿,但知道拗不过阿砚,只好嘱咐她早点回来。

阿砚沿着街道向南走去,越靠近命案现场,行人越少,气氛也越发凝重。

终于,在距离现场一条街的地方,她被官差拦了下来。

“前面官府办案,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一个年轻的官差严肃地说。

阿砚抬头望去,只见远处小巷口围着一群人,有官差,有看热闹的百姓,还有几个穿着体面的人,想必是县衙的人。

她踮起脚尖,勉强能看到巷子里似乎躺着一个人形物体,被草席半遮着。

“差爷,请问死者是什么人?

怎么死的?”

阿砚试探着问。

官差打量了她一眼:“姑娘,这不是你该打听的事,快回去吧。”

正当阿砚准备离开时,一阵争吵声从巷口传来。

她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和一个身着官服的中年人争论着什么。

那官员应该就是县令周明远,而老者想必就是仵作王老头了。

“...明明就是突发疾病而死,还有什么可验的!”

王老头的声音带着不耐烦。

周明远县令眉头紧锁:“可死者身上并无疾病征兆,年纪也不过三十上下,怎会无故暴毙?

王仵作,你再仔细查验查验。”

王老头冷哼一声:“周大人若不信老朽的判断,大可另请高明!

老朽验尸三十载,难道连个死因都断不明白?”

周围的官差和书吏们都面露难色,显然对这位老仵作的脾气很是了解。

周明远叹了口气,不再与他争辩,但眉宇间的忧虑却更深了。

阿砚在不远处听着,职业本能让她对死因产生了好奇。

突发疾病而死的壮年男子,确实有些蹊跷。

她很想上前仔细查看尸体,但知道自己一个平民女子,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回到“一勺鲜”,春桃迫不及待地迎上来:“阿砚姐,你看到什么了?

死者真是被人害死的吗?”

阿砚摇摇头:“官府不让靠近,我只听到仵作说是突发疾病而死,但周县令似乎不太相信这个结论。”

春桃松了口气:“那就好,不是被杀的就没事。

这些天我得去城隍庙拜拜,去去晦气。”

下午,阿砚准备明天的食材时有些心不在焉。

她总觉得这起命案没那么简单,但苦于无法接触尸体,无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傍晚时分,布庄的王大娘过来串门,又带来了新的消息。

“听说死者是个外乡人,在城里无亲无故的。”

王大娘压低声音,“王仵作咬定是突发急病,可周县令觉得可疑,己经下令全城查找认识死者的人。”

春桃好奇地问:“大娘,您说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就死了呢?”

王大娘神秘地说:“有人说啊,是前几天路过的那伙江湖艺人搞的鬼。

他们在这住了三天,昨天刚走,今天就出了人命。

哪有这么巧的事?”

阿砚心中一动:“那伙艺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特别倒谈不上,就是那个班主眼神凶得很,不像善类。”

王大娘说着,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阿砚,明天你给我留十个饼,我女儿女婿要来看我,让他们也尝尝你的手艺。”

送走王大娘后,阿砚陷入了沉思。

江湖艺人、外乡人、疑似突发疾病的死亡...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确实引人遐想。

但作为法医,她深知破案不能靠猜测,而是需要确凿的证据。

“阿砚姐,你想什么呢?”

春桃见她发呆,关切地问。

阿砚回过神,笑了笑:“没什么,就是在想明天要不要试试做菜肉包子。

总卖饼,客人可能会吃腻。”

春桃高兴地点头:“好啊好啊!

我最喜欢吃包子了!

我可以帮你擀皮!”

夜幕降临,阿砚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

她脑海中反复浮现白天在命案现场听到的对话。

周明远县令的疑虑,王仵作的不耐烦,还有那些围观百姓恐惧又好奇的眼神...作为一名法医,她曾无数次面对死亡,也深知每一个死者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真相都值得被揭开。

在这个世界,她原本只想安安分分开个小饭馆,平淡度日。

但职业的本能,却让她无法对一桩可疑的命案视而不见。

窗外,月光如水。

阿砚轻轻叹了口气,闭上眼睛。

明天,她还得早起和面、调馅,继续经营她的小饭馆。

而那具躺在县衙停尸房里的无名男尸,恐怕很快就会被人遗忘,成为靖安城又一个未解之谜。

想到这里,阿砚心中莫名涌起一丝不甘。

在现代,她曾为无数无声的死者发声;而在这里,难道她只能眼睁睁看着真相被埋没吗?

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己是二更时分。

阿砚翻了个身,强迫自己不再去想这桩命案。

现在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饭馆老板,不该过问官府的事情。

然而命运的安排,往往出人意料。

这起命案,很快就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将她卷入其中,让她不得不再一次拿起“手术刀”,为死者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