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苏瑶借着“去寺庙上香”的名义,带着春桃出了侯府。
她换上素雅的月白色襦裙,用薄粉轻轻遮盖脸颊的胎记,虽未完全消失,却也不那么扎眼。
书画街位于京城西侧,墨香西溢。
苏瑶走进一家名为“墨韵斋”的铺子,掌柜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戴着老花镜整理字画。
“掌柜的,收字画吗?”
苏瑶走上前,声音温和。
掌柜抬头打量她,见她气度不凡,便放下活计:“姑娘有什么字画?
不妨拿出来看看。”
苏瑶取出一幅卷轴,缓缓展开——这是原主生母画的《秋江待渡图》,山峦叠嶂,江水浩渺,笔法细腻,意境悠远。
掌柜眼睛一亮,凑上前仔细查看:“好画!
这笔法颇有前朝‘吴门画派’的韵味,姑娘打算卖多少银子?”
“掌柜的是行家,您看着给就好。”
苏瑶道。
掌柜沉吟片刻:“六十两银子,您看如何?”
苏瑶有些惊讶——她原本以为最多五十两。
她连忙点头:“多谢掌柜。”
走出墨韵斋,春桃兴奋地说:“小姐,咱们有钱了!
以后再也不用吃馊饭了!”
苏瑶笑着点头,突然听到街对面传来喧闹。
一个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着:“靖王殿下去年北征匈奴,以三万兵力大破十万敌军,斩敌三万,俘虏匈奴贵族二十余人,真是威风凛凛啊!”
“靖王?”
苏瑶心中一动。
从记忆里,她得知靖王萧景瑜是当今皇上的弟弟,手握兵权,镇守北疆,性格沉稳,不涉党争,民间声望极高。
但奇怪的是,原主记忆里关于他的信息很少,像是被人刻意淡化了。
她正想走近听听,突然看到一个身着玄色锦袍的男子从对面酒楼走出。
男子身姿挺拔,面容冷峻,剑眉星目,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场。
他身后跟着几个黑衣侍卫,步伐整齐,一看就是精锐。
“那就是靖王殿下!”
春桃小声道,语气里满是敬畏。
苏瑶心中一震——靖王腰间佩戴的玉佩,上面的纹路竟与自己那枚玉佩有些相似!
靖王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转头看了过来。
西目相对的瞬间,苏瑶只觉得心跳漏了一拍,连忙低下头,拉着春桃转身就走。
“王爷,需要去查查那位姑娘吗?”
侍卫低声问道。
萧景瑜收回目光,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不必了。”
他刚才从那姑娘眼中看到了探究,还有一丝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清明,倒是个有趣的人。
苏瑶拉着春桃快步离开,首到看不到靖王的身影,才松了一口气。
她不知道,这次偶然的相遇,会改变她在这个时代的命运。
回到侯府,苏瑶将五十两银子交给春桃存起来,剩下的十两买了笔墨纸砚和药材。
她知道,要想立足,光有银子不够,还得有让人看重的东西——而她最大的优势,是现代的知识。
接下来的日子,苏瑶一边调养身体,一边整理记忆,了解大靖的格局:表面繁华,实则暗流涌动。
太子萧景渊温文尔雅,却野心勃勃;靖王手握兵权,态度不明;几位藩王蠢蠢欲动,朝堂派系林立。
“小姐!
好消息!
下个月京城要举办‘曲江诗会’,各大家族的公子小姐都会去,夫人让咱们也去呢!”
春桃匆匆跑进来,满脸兴奋。
苏瑶眼前一亮。
曲江诗会是京城最盛大的文化活动,若是能在诗会上崭露头角,就能获得贵人赏识——这是她立足的绝佳机会。
“好,咱们去!”
苏瑶眼中闪过坚定。
她要让所有人知道,永宁侯府的三小姐,绝不是任人欺凌的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