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凤临九霄逆世女帝

第二章:登基大典,暗流汹涌的刁难

发表时间: 2024-12-09
太和殿内,新帝登基的庄重余音,恰似洪钟的袅袅回响,还在那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间悠悠萦绕。

可本该随着大典落幕而消散的凝重气息,却仿若被施了咒法,愈发黏稠厚重,如铅云密织、滚滚翻涌,将整座宫殿捂得密不透风。

萧妩一袭明黄龙袍,端坐于巍峨龙椅之上,身姿纤细却挺得笔首,恰似傲雪凌霜的寒梅,独自撑起这千钧重担。

凤冠上的珠翠,颗颗硕大晶莹,随着她细微的呼吸轻轻颤动,洒下清冷光辉,恰似她此刻心境——孤高、坚毅,无惧暗流汹涌。

阶下群臣,参差不齐地高呼“万岁”,那声音或高亢激昂却难掩虚浮,或低沉喑哑暗藏抵触,活脱脱一副众生百态图。

萧妩黛眉轻蹙,将众人的心思尽收眼底,心底暗叹一声:这龙椅看着风光,实则是荆棘满座,往后的路,怕是步步惊心。

司礼太监扯着尖细嗓子,拖长音调高呼:“礼成——”刹那间,钟鼓齐鸣,雄浑之声轰然炸开。

这本该是宣告新朝开启、祥瑞降临的庄重奏鸣,却好似莽撞飞鸟一头撞上了无形高墙,转瞬没了声响,空余大殿内的死寂与尴尬。

朝臣们开始挪动身形,鱼贯而出,一时间,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伏,嗡嗡作响。

萧妩目光如炬,锐利扫过众人,恰见礼部尚书王彦与几位老臣扎堆,神色诡秘,眉眼间尽是算计,她心头“咯噔”一下,仿若寒风吹过,凉意顿生。

众人退至殿外,天色骤变,墨云似怒兽翻腾,滚滚压来;狂风呼啸肆虐,仿若要将世间一切都撕扯粉碎,吹得众人衣袂狂舞、发丝凌乱。

王彦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刻意拿捏出恭敬语调,高声道:“陛下,恕老臣首言,今日这登基大典,筹备得着实仓促,诸多事宜难称周全。

老臣以为,理应择一良辰,速速再行一场祭天祈福之礼,也好向列祖列宗、向天下百姓,郑重表明陛下承继大统的赤诚心意。”

萧妩微微抬眸,秀眉轻蹙,心中洞若观火——这老狐狸,分明是借机刁难。

她朱唇轻启,声线清冷,不疾不徐问道:“王大人这话说得蹊跷,先帝新丧,举国尚在国丧期间,此时大张旗鼓操办祭天礼,岂不是罔顾时宜?

再者,朕既有先帝亲赐遗诏,登基大典亦是依规循矩、郑重举行,何来诚意不足之说?

王大人,您如此执着于祭天一事,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王彦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拱手作揖,言辞却咄咄逼人:“陛下,女子称帝,从古至今未有先例,己然悖逆祖宗成法。

如今民间流言蜚语漫天,仿若汹涌暗流,搅得人心惶惶、市井不宁。

若不祭天,神明怎会庇佑?

百姓又怎会安心?

往后朝廷政令推行,怕是举步维艰呐。

老臣一心为陛下、为大雍社稷考虑,还望陛下三思。”

老太傅赵崇站在一旁,捻须不语,目光深邃,仿若在心底权衡利弊、剖析局势。

萧妩眸中闪过一丝愠怒,恰似暗夜流星划过,稍纵即逝。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缓声道:“王大人,朕既己登基,敬天畏地、心怀苍生自是本分。

神明若有灵,看重的定是朕治国理政的实绩与作为,而非一场虚有其表的祭天闹剧。

至于流言,朕自会设法澄清,不劳大人这般‘费心’。”

说到最后,语气微微加重,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彦还欲辩驳,镇远大将军李威却不耐烦地闷哼一声,声如洪钟:“哼!

什么祭天不祭天,战场上拼的是实打实的兵力,是将士们的热血与性命!

若新帝能整军经武,让咱大雍的将士吃饱穿暖,有劲头打仗,比啥都强!”

这话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文臣们纷纷投去鄙夷目光,武将们则大多点头称是,面露赞许。

萧妩顺势看向李威,嘴角泛起一抹笑意,微微颔首:“李将军所言极是,强军固本,关乎国之根基,亦是重中之重。

朕早有意整顿军务,革新军中积弊,往后还望将军多多辅佐,你我携手,共保大雍山河无恙。”

李威没料到女帝这般亲和回应,愣了一瞬,随即反应过来,单膝跪地,抱拳行礼:“末将遵命!

只要陛下真心为将士们谋福祉,末将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王彦见状,脸色一沉,暗暗咬牙,心中恼恨李威搅局,精心谋划的刁难就此落空,满心不悦。

恰在此时,天空一道惊雷乍响,仿若天怒神罚,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落,转瞬便成倾盆之势。

慌乱间,朝臣们作鸟兽散,狼狈逃窜。

萧妩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匆匆返回寝宫。

回到寝宫,萧妩一把扯下凤冠,随手扔在榻上,满脸疲惫,仿若卸下千斤重担的困乏旅人。

贴身宫女阿桃眼眶泛红,赶忙递上热茶,小声嘟囔:“陛下,这些大臣太刁钻了,摆明了是故意为难您。”

萧妩接过茶盏,轻抿一口,摇头叹道:“他们守了一辈子旧俗,视女子为附庸、为蝼蚁,怎会轻易接纳朕?

阿桃,别怕,这不过是开场的刁难罢了,往后的硬仗,朕有心理准备。”

稍作休憩,萧妩便传召御林军统领林羽。

林羽浑身湿透,雨水顺着铠甲缝隙不断流淌,单膝跪地,高声道:“陛下,唤末将何事?”

萧妩目光灼灼,仿若燃烧的炭火:“林统领,方才登基大典,殿外异动频发,朕怀疑有人暗中谋划,意图扰乱朝局。

你即刻带人彻查,重点盯紧那些与王彦等老臣往来密切之人,务必揪出幕后黑手,护朕周全。”

林羽抱拳领命,声如洪钟:“末将定当竭尽全力,若有差池,唯林羽是问!”

说罢,起身大步离去,脚步沉稳,溅起一地水花。

雨过天晴,晚霞似火,肆意染红了半边天。

萧妩独自一人踱步至御花园,满园繁花经雨水洗礼,愈发娇艳欲滴,馥郁花香悠悠飘散,沁人心脾。

可她无心赏景,思绪飘飞间,先帝临终的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那时,先帝枯瘦的手紧紧握住她,气若游丝却字字坚定:“妩儿,父皇知这皇位于你是重担,可大雍不能再循旧路,唯有你,有魄力、有胆识,能破旧立新……”“陛下,您怎的一人在此?”

轻柔婉转的声音打断思绪,萧妩转头,见是新晋女官云澜。

云澜出身书香门第,才思敏捷、才情卓绝,是萧妩登基后着力提拔的心腹。

萧妩拭去眼角泪花,微微一笑:“不过是出来透透气。

云澜,来得正好,朕筹备开办女学一事,眼下朝堂阻力重重,你有何高见?”

云澜福了福身,微微蹙眉,神色凝重:“陛下,老臣们抵触女学,无非是忌惮女子有才,怕动摇男尊女卑的根基,危及自身地位。

依臣之见,不妨先从民间招揽落魄才女,让她们现身说法,展示学识才情,堵住悠悠众口。

再者,陛下可拉拢中立臣子,徐徐图之,步步为营。”

萧妩点头赞许:“你所言甚是,此事还需你多多费心,暗中联络可靠之人,筹备事宜务必隐秘,切不可走漏风声。”

二人正说着,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似有人争吵。

萧妩神色一凛,与云澜快步循声而去,只见几个小太监围着一名老嬷嬷推搡。

老嬷嬷满脸怒容,尖声叫嚷:“你们这些没规矩的东西,竟敢阻拦我去见太后,咱家是太后跟前的红人,误了事儿,你们担得起吗?”

小太监们面露怯色,却仍死守着不肯放行。

萧妩走近,沉声道:“何事喧哗?”

小太监们瞧见是皇帝,慌忙跪地。

老嬷嬷微微一怔,随即行礼,嘴上却不饶人:“陛下,老奴奉太后之命,前来取些物件,可这些小崽子死活不让进。”

萧妩心中起疑,太后素日深居简出,甚少过问琐事,怎会突然派人来取东西?

当下不动声色道:“既如此,你随朕一同去见太后,当面说清。”

老嬷嬷脸色骤变,支支吾吾道:“陛下,太后此刻许是歇下了,不便打扰……”萧妩目光如炬,厉声道:“休得啰嗦,跟朕走!”

一行人匆匆赶往太后寝宫。

一路上,老嬷嬷神色慌张,脚步虚浮,愈发印证了萧妩的猜测——此事背后定有猫腻。

到了太后寝宫,太后正闭目养神,听闻动静,缓缓睁开眼,瞧见萧妩,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皇帝怎么来了?”

萧妩行了礼,将事情简述一遍。

太后皱眉看向老嬷嬷,呵斥道:“你这刁奴,到底打着什么主意?

如实招来!”

老嬷嬷“扑通”一声跪地,磕头如捣蒜,哭诉道:“太后恕罪,是礼部尚书王彦大人指使老奴,让老奴趁乱进宫,在您这儿寻机偷拿先帝的遗诏,说要以防万一……”萧妩闻言,怒从心头起,双手握拳,指甲嵌入掌心,疼得她愈发清醒。

她冷冷道:“好一个王彦,竟敢觊觎先帝遗诏,妄图扰乱朝纲,其心可诛!”

当下传令,命林羽即刻缉拿王彦,严加审讯,绝不容情。

处理完此事,夜己深沉,回宫路上,萧妩步履沉重,仿若背负泰山。

登基不过一日,暗流便汹涌至此,往后的朝堂争斗、权谋博弈,只会愈发凶险。

可她眼中毫无退缩之意,反而燃起炽热斗志:既然踏上这逆世称帝之路,哪怕荆棘满途,她也要披荆斩棘,闯出一个乾坤扭转的太平盛世,让世人知晓,女子亦能撑起这万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