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国曾出现过不少痴情种子,而周相爷便是这其中之一。
周相爷的一生,只与一位女子结下不解之缘。
那位女子命运多舛,在与周相爷诞下儿子周玉英后,便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周相爷费尽心力地将儿子抚养长大,培养得风度翩翩、文武双全。
即便是在皇族中有沈傲宇、沈傲星两位皇子这样出类拔萃的人物,相府的周玉英公子也依然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赢得了世人的交口称赞。
少年时期的周玉英,作为探花郎,意气风发,仕途一帆风顺。
他时常会有一些无伤大雅的新奇举动,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他竟然会萌生去学习那些武将,以身报国的念头。
他本是一介文科探花,本无需像武将那样在沙场上挥戈奋战。
守城自有专门的守城兵将,周玉英此举实在是令人惋惜。
他那满腹的经纶和韬略,本是用来治国安邦的,却偏要要大材小用地去守城。
周相在家气得头发都白了。
然而,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去了,并且一去不复返。
先帝沈傲星曾倾全国之力发兵攻打齐国。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刻,周玉英,这位承载着周相爷毕生心血的嫡子,在灵都人群激愤、大部分人都被仇恨蒙蔽了头脑的情况下,敏锐地察觉到了边关的异常。
在众人争抢从龙之功的喧哗声中,他默默地抽身前往了边关。
这位名扬天下的文弱才子,在持甲拒敌时,也丝毫不逊色于天下的武将。
他折扇换银枪,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于灵武关坚守了足足六个月,之后又辗转多地守关杀敌。
他的热血洒遍了灵国南方的各个边城。
不少亲眼见过他白衣银枪风采的人,都纷纷传言,周家公子实乃兵神降世,算无遗策。
都说当年先帝能够全力复仇,压着齐国打,将齐国赶出邻国边境,周家功不可没。
周相爷坐镇朝堂,辅佐镇国长公主,平衡各方势力,确保灵国不乱。
而周家的探花郎,则横扫后方敌寇,确保江山不失。
因此,当女帝上位之后,对周家礼遇有加。
即便是周相爷多次对我出手,妄图置我于死地,我的母亲也只是让我远赴边城,避其锋芒,从未对他有过半点厉色,还嘱咐我不要记恨于他。
我心中虽有不甘,但在灵国无权无势的我,也只能听从安排。
当我知道来接应我的将领是周相爷的孙女时,我特意打听了她的生平。
探花郎战死后,周相爷曾多次阻拦她前往边疆,但最终还是没有拦住。
周家的亲卫只能倾巢出动,保护着这位周家最后的独苗、周相爷的心肝宝贝眼珠子。
我总是时时刻刻留意着她,刻意接近她。
如果周相爷再对我动手,我就拉他的孙女垫背。
以平安和影的身手,在近身的情况下,想要杀掉她应该不难。
她为人爽朗大气,待人以诚,对身边的人从不设防。
此时我也渐渐明白了逐月姑姑最后跟我说的那句话——跟着娘亲,我不会有好下场的。
齐国有父亲在,就算我的娘亲是敌国的女帝,我这一生也将是无比的尊贵。
父亲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在朝堂上一言九鼎,有他庇护,我将一生无忧。
哪个不要命的敢寻我晦气,老虎头上拔毛。
监国太子大齐名正言顺的皇帝压根不知道什么叫权臣奸相门阀世家。
有时候,我也想回齐国,但一首没有回去。
除了母亲的身边亲人只有我了和回齐路途遥远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父亲做了齐国皇帝后,封了一个叫白灵的女儿为宝珍公主。
父亲曾经把我高举着,说我是这世上最珍贵的宝贝儿。
他给我取名叫白灵儿,封号宝珍郡主。
以他齐国皇族为姓,母亲的灵国为名,珍贵无比。
我不知道他是否也一样宝贝那个叫白灵的宝珍公主。
我想,我是一个很擅长躲避的人。
父亲的侧妃们不待见我,除了自己的小院儿,我就只在父亲和母亲的院子里待着。
父亲和母亲吵架时,我就将自己藏起来,藏到母亲的坐凳下面。
父亲把给我的爱给了其他的女儿,我就老老实实地只当母亲的女儿。
周相爷他们想除掉我,我就躲来边关。
周小将军总是那么有活力,骑着他的枣红马,前军后军两边跑。
我光是跟着军队赶路就己经浑身不适,骨头缝里都在发疼。
小将军教我用怎样的姿势应对马上的颠簸,他说:“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你是公主,娇弱一些很正常。
其他人也都各有不适应的,我是例外。
我打小体格就好,你不要跟我比。”
我实在想不出周相爷那么阴暗又死板的人,怎么能教养出这样明媚张扬的孙女。
周相爷看到我总是用鼻子出气,曾经他还当着我的面要母亲杀了我祭旗,以证明母亲对灵国的忠贞不渝。
当母亲让我入灵国皇族族谱、改名沈天娇并封为公主的时候,他脸都气绿了,装病罢朝了好几日。
最后还是母亲以一国女帝的身份亲自去探望他,这事儿才算了了。
不知道母亲同他说了什么。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在明面上有过要置我于死地的言论。
但背地里,这个阴险的老头儿和他的那帮门客弟子没少对我耍阴招。
好几次我都差点救不回来,不得己,母亲才将我送到军队来。
母亲说灵国西面距离齐国远,那里的多数将领一辈子都没见过几个齐国人。
而且武将大多性子洒脱,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周相爷作为一文官,管不了那么远的地方。
我在那里会很安全,她能更放心地专心做她自己的事。
我在边城和周小将军一起干着训练新兵、押送军粮的活儿,干了好几年。
小将军还能时不时地上前线威风一阵子,而我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可能是母亲有关照,从来都是哪里最安全就把我往哪里塞。
这次小将军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争取去了前军里面,留我自己带军守粮。
勇武的周小将军终于在他的横冲首撞之下,把自己撞进了敌军的包围圈。
即便亲卫再多,配置再精良,也没能护她冲出来。
众位大将军主将们一个个急的抓耳挠腮,其中一位大将急吼吼的抱怨:“都说了不让她到前军阵营,非要来。
战场那么大,谁顾及得了她。
再说她平日也不差事。
这下搞的。
要我说呀,小周颖命丢了也就丢了,大不了我去老丞相面前以死谢罪。
万一当了俘虏,那老丞相就是把半个邻国送出去都得和谈了?”
“就是,这厮平时哪里擦伤破皮儿了?
老丞相知道了都要来数封书信关心问责。
这下完蛋了。”
另一个大将也连声应和。
我带着亲卫快马加鞭向前军赶去,一路上心急如焚。
风沙迷眼,心中却只有小将军被困的担忧。
刚到营帐外,就听得这些人高声叫嚷完蛋了。
“没法子派人去救吗?”
我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忍不住开口询问,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不甘。
我缓缓步入屋内,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们的注意力瞬间被我吸引,纷纷回头望向我。
在那一刻,整个房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原本嘈杂的讨论声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寂。
众人不约而同地收敛了神色,端正了坐姿。
我虽然年纪尚小,但是从不娇气吩咐什么就做什么。
也没有什么世家子弟的架子。
这些年在军中也出了不少力的。
因此大家待我还算恭敬。
大将军见状,连忙起身,朝我拱手行礼,声音沉稳而有力:“殿下,您有所不知,这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辽阔无垠。
如今我们尚不知周小将军的具体下落,若贸然出兵搜救,无异于盲目行动,只会白白牺牲将士们的性命啊。”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与决绝,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让人无法反驳。
“小将军要是像小殿下这样懂事,听安排老老实实的守在中后方,就省事儿多了。”
“你现在这么说,让小将军帮你冲阵杀敌的时候,你吼的比谁都大声。
是谁总是把小将军勇武好用挂嘴边的。”
“小将军你用少了?
你这军功有一半都是小将军的?”
营帐里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乱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