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赌局翻盘头痛欲裂间,南宫一鹤猛地睁开眼,雕花猫金的床顶映入眼帘,
空气中飘着一股陌生的熏香。他刚想抬手揉太阳穴,却发现手臂沉重得不像话,
脑子里还涌入一堆不属于自己的记忆——丞相府嫡子南宫一鹤,京城有名的纨绔,嗜赌好色,
把祖产、东宫下辖的绸缎庄和粮铺全输了个精光,如今府里连下人月钱都发不出,
东宫官员天天堵门要债。“公子,您醒了?”侍女红袖端着药碗进来,满脸愁容,
“方才东宫的万公公又来催了,说在补不上亏空,就要禀明女帝陛下了。
”南宫一鹤消化着记忆,原主不仅败光家产,
还把主意打到东宫头上——女帝宇文晴雪登基初,曾将部分皇室产业交由丞相府代管,
原主竟把这当成私人金库,全填了窟窿。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国公府的赵佗,
京城最大**“聚财阁”的主人。“红袖,府里还剩多少现银?”南宫一鹤声音沙哑,
却带着一股与往日纨绔截然不同的冷静。“只剩.......只剩三两七钱碎银了。
”红袖垂着头,声音越来越小。南宫一鹤掀开被子下床,
目光扫过空荡荡的梳妆台——原主连母亲留下的首饰都当了。他沉吟片刻,
从抽屉里摸出那点碎银:“备车,去聚财阁。”“公子!不可啊!”红袖急忙阻拦,
“您前几日刚在那儿输了五百两,赵国公心狠手辣,您这去了......”“放心,
这次不是去输钱。”南宫一鹤拍了拍红袖的肩,指夹触到手腕时,
突然传来一阵温热——一个散发着绿色精光的玉扳指凭空出现,
扳指外侧雕刻着“储物”二字,正是穿越时绑定的空间玉扳指。他试着将碎银放进去,
玉扳指闪过一丝微光,碎银瞬间消失,这才松了一口气。半个时辰后,来到聚财阁门口。
南宫一鹤刚下车,就被店小二拦住;“呦,这不是南宫公子吗?您还来啊?
上次的债还没还呢!”周围赌客哄堂大笑,有人嘲讽:“怕是来当衣服的吧?
”南宫一鹤没理会,径直往里走:“赵佗呢?让他出来见我。”“放肆!
赵国公的名讳也是你能叫的?”店小二伸手要推他,却被南宫一鹤反手扣住手腕,
疼得呲牙咧嘴。“谁在我这撒野?”一个穿着锦袍的胖子从堂内走出,此人正是赵佗。
他看见南宫一鹤,眼中满是不屑:“南宫一鹤,你还敢来?
莫不是想把你那丞相老爹的乌纱帽也赌给我?”“赵国公,今日我来,
是要拿回属于我的东西。”南宫一鹤走到一张赌大小的桌子前,
从空间玉扳指里取出一两碎银,“押大。”赌客们又是一阵哄笑,庄家冷笑一声,
掷出骰子:“小!南宫公子,又输了!”南宫一鹤却不慌不忙,指着骰子:“庄家,
你这骰子灌了铅吧?三点那面比其他面重半分,一掷必出小。”庄家脸色一变,
赵佗走过来:“南宫一鹤,你输不起就别来丢人现眼!”“是不是丢人现眼,试试便知。
”南宫一鹤夺过骰子,指夹飞快转动,在掷出时,骰子稳稳挺住“三个六,”,“大。
”全场寂静,赵佗的脸色沉了下来。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南宫一鹤如神助般,押大小赢大小,
押单双赢单双。
他的眼睛仿佛能看穿骰子的轨迹、牌面的顺序——穿越时触电觉醒的“千术精通”,
让他对概率和手法的敏感度达到了极致。桌上的银子堆得越来越高,从一两碎银,
变成了五十两、一百两、五百两......赵佗坐不住了,亲自上阵,
摆了一桌牌牌九:“南宫一鹤,敢跟我赌一把大的吗?你若赢了,之前的债一笔勾销,
我在赔你五百两;你若输了,就把你丞相府的老宅抵给我。”“不够。
”南宫一鹤靠在椅背上,语气淡然,“我若赢了,聚财阁,还有你名下那十家外围产业,
全归我。我若输了,任凭你处置。”赵佗一愣,随即大笑:“好!有种!”牌局开始,
赵佗偷偷给庄家使了个眼色,庄家趁洗牌时换了几张牌。南宫一鹤看在眼里,不动声色。
轮到赵佗揭牌,他得意的翻来:“天牌!南宫一鹤,你输定了!
”南宫一鹤缓缓的掀开自己的牌,却是“地牌”。赵佗刚要欢呼,
南宫一鹤突然按住牌:“赵国公,别急啊,你看看你袖口。
”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赵佗的袖口,
一枚与牌九花色相同的纸牌角露了出来——正是庄家换给他的“天牌”原来的牌角。
“你......你出千!”赵佗脸色煞白,想把牌藏起来,却被南宫一鹤一把按住。
“出千的是你。”南宫一鹤将证据举给众人看,“聚财阁用灌铅骰子、换牌手段坑害赌客,
今日我便替天行道,将这聚财阁收了!”赌客们本就对赵佗的霸道不满,此刻纷纷附和。
赵佗见状,想叫护卫,
却发现聚财阁的护卫早已被南宫一鹤暗中用银钱收买——他从空间玉扳指里取出赢来的银子,
分给护卫:“从今往后,你们归我管。”夕阳西下,南宫一鹤站在聚财阁门口,
看着牌匾被换成“盛唐阁”,嘴角勾起一抹笑。红袖赶过来,看着满院的银子,
激动的手抖:“公子!您......您真把聚财阁拿下来啦!”南宫一鹤点点头,
将大部分银子存入空间——玉扳指容量似乎因为“收回产业”的功绩,扩大了不少。“红袖,
先拿两千两去填补东宫亏空,再给府里下人发双份月钱。”“是!是!”红袖喜极而泣。
此时,东宫深处,宇文晴雪正看着万公公递来的账本,眉头紧锁。突然,太监来报:“陛下,
丞相府南宫一鹤派人送来两千两白银,说已填补东宫亏空,
还说......还说日后东宫产业由他代管,定不会再出纰漏。”宇文晴雪愣住了,
他印象中的南宫一鹤,是个连自己都管不好的纨绔。“这个南宫一鹤,竟真的改邪归正了?
”她放下账本,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传旨,召南宫一鹤明日入宫见朕。
”第二章~宫阙献策翌日清晨,朱雀大街上,一辆青布马车缓缓驶向大明宫。车厢内,
南宫一鹤身着藏青锦袍,大拇指上带着那枚玉扳指——昨夜他已将赢来的银子清点完毕,
除填补亏空和府中留用外,还剩三千两存入玉扳指,更惊喜的发现,
玉扳指容量竟从最初的“半立方米”扩至“两立方米”,
想来是“稳定东宫产业”的功绩所致。“公子,前面就是宣政殿了,按规矩需步行入内。
”红袖停下车,递过一块腰牌。南宫一鹤颔首,刚踏上白玉阶,
就见两个身着绯色官服的御史迎面走来,正是昨日在东宫催债的万公公与另一位李御史。
“呦,这不是南宫公子吗?”李御史阴阳怪气地笑,“昨日刚填了亏空,今日就敢来面圣,
莫不是想在陛下跟前邀功?”万公公也附和:“陛下英明,可容不得半分虚言,你若敢欺瞒,
当心连累你父亲!”南宫一鹤脚步未停,淡淡暼了两人一眼:“两位大人若有空操心我,
不如想想如何解决东宫国库亏空的烦恼——毕竟,往后东宫产业归我代管,
若半年内营收翻番,两位可要记得来道贺。”话音落,两位脸色骤变,
却也不敢在拦——昨夜东宫亏空补全的消息已传遍朝堂,谁都知道陛下对南宫一鹤起了兴趣。
踏入宣政殿,殿内肃穆无声。龙椅上,宇文晴雪一身明黄龙袍,凤目微抬,
目光如炬地扫过南宫一鹤,身旁的内侍尖叫唱喏:“丞相府嫡子南宫一鹤,覲见陛下!
”南宫一鹤依着盛唐礼仪躬身行礼,不卑不亢:“臣南宫一鹤,叩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平身。”宇文晴雪的声音清冷,“朕问你,东宫亏空近万两,
你仅用一日便填补完毕,钱从何来?”“回陛下,取自聚财阁。”南宫一鹤抬眸,坦然道,
“聚财阁主赵佗用灌铅骰子、换牌之术,骗取臣祖产及东宫财物,臣昨日已拆穿其手段,
将聚财阁及名下十家产业收回,所得银两除填补亏空,其余皆存入东宫库房,
陛下可派人查验。”户部尚书周大人立刻出列:“陛下,此事不可信!聚财阁乃赵国公产业,
经营十余年南宫一鹤一个纨绔,怎会一夜之间将其拿下?定是他另有图谋!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附和,显然都对原主的“纨绔名声”印象深刻,不愿相信他的转变。
南宫一鹤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递呈内侍:“陛下,
此乃聚财阁近三年的假账与真账对比 --赵佗每年偷税漏税近五千两,还暗中放高利贷,
盘剥百姓。臣已将真账整理完毕,若陛下下令彻查,不仅能追回税款,
还能安抚被盘剥的商户。”宇文晴雪接过账册,翻看几页,
眸中闪过一丝讶异-一账册上字迹工整,每一笔收支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甚至还附上了被高利贷逼得家破人亡的商户名单,
绝非往日那个连账本都看不懂的纨绔能做得出来。“你既收回聚财阁,
打算如何处置?”宇文晴雪放下账册,语气缓和了些。“回陛下,
臣计划将聚财阁改为‘盛唐通商栈’,不再经营赌业,
转而做南北货贸易 --南方的丝绸、茶叶,北方的皮毛、药材,经由通商栈统一调配,
既能平抑物价,又能为东宫增加稳定营收。”南宫一鹤顿了顿,又补充道,“此外,
臣还有一策,可解大唐财政之困,还能让百姓都尝得上‘甜’。
”“哦?” 宇文晴雪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可知,如今大唐的‘糖’,仅有贵族能享用少量蜂蜜与饴糖,且价格昂贵?”南宫一鹤说着,
抬手触碰手腕的储物玉扳指,取出一个小巧的瓷瓶,“臣偶然得到一种‘白砂糖’的制法,
用南方盛产的甘蔗便可提炼,成本低、产量高,若能大规模生产,不仅能供应百姓,
还能远销西域、吐蕃,为大唐赚回海量白银。”侍卫将瓷瓶呈给宇文晴雪,她打开瓶塞,
一勺雪白的砂糖倒入掌心-颗粒均匀,晶莹剔透,与往日的褐色饴糖截然不同。
她用指尖沾了一点尝了尝,清甜爽口,比蜂蜜更纯粹。
“此物当真能用甘蔗提炼?”宇文晴雪眼中闪过精光,她深知西域诸国对“糖”的渴求,
若大唐能垄断白砂糖的生产,财政收入必能大幅提升。“臣愿立军令状!”南宫一鹤朗声道,
“若陛下肯拨给臣南方三百亩甘蔗田、五十名工匠,臣三个月内必能产出首批白砂糖,
届时陛下可派人验收,若有半句虚言,臣甘受重罚!"殿内大臣们哗然,
周大人又想反驳:“陛下,南方甘蔗田多归地方豪强所有,贸然调拨恐生事端,
且这‘白砂糖’从未听闻,万一……”“周大人此言差矣。”南宫一鹤打断他,
“地方豪强若肯合作,可给予其三成利润:若不肯,便以‘官督商办’之法,
由朝廷出地、出工,百姓出力,所得利润三成用于改善民生,三成归入国库,
四成投入扩大生产-一既不损害豪强利益,又能惠及百姓,何乐而不为?"这番话条理清晰,
既考虑到实际困难,又给出了可行方案,让原本质疑的大臣们哑口无言。
宇文晴雪看着殿中从容应对的南宫一鹤,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一一眼前这个青年,
眼神清明、谈吐不凡,哪里还有半分纨绔的影子?“好!朕准你所请!”宇文晴雪拍案定论,
“即日起,任命你为‘东宫通商使’,主管东宫产业革新,南方甘蔗田由户部协调调拨,
工匠从工部选派,所需银两从内库暂支-朕倒要看看,你这‘白砂糖’,
能否真为大唐带来新局!”“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南宫一鹤躬身行礼,
心中松了口气。第三章·糖业风波与产品革新南方甘蔗田的风还带着甜香,
南宫一鹤在苏州建立的首家糖厂已运转两月有余。第一批白砂糖产出时,
莹白的颗粒装在青花罐里,一经运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