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其它小说 > 长期熬夜神经衰弱调理身体补品

长期熬夜神经衰弱调理身体补品

了然妙音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长期熬夜神经衰弱调理身体补品》是作者“了然妙音”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夏天陈远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主要讲述的是:01 脱节的齿轮深夜十一点写字楼的第23层还亮着一小片陈远的电脑屏幕在昏暗里泛着冷幽幽的把他的脸照得一半亮一半键盘敲击声断断续像是他快撑不住的呼吸——刚改完第三个版本的项目方邮箱又弹出下属小张发来的测试报标题里带着个红色的“紧急”。他抬手揉了揉眼指腹蹭到一圈干涩的眼这才想起从下午到现在没离开过椅桌上的咖啡早就凉透杯壁凝着一圈水他端起来猛灌了一苦涩...

主角:夏天,陈远   更新:2025-10-21 14:40:1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01 脱节的齿轮深夜十一点半,写字楼的第23层还亮着一小片灯,

陈远的电脑屏幕在昏暗里泛着冷幽幽的光,把他的脸照得一半亮一半暗。

键盘敲击声断断续续,像是他快撑不住的呼吸——刚改完第三个版本的项目方案,

邮箱又弹出下属小张发来的测试报告,标题里带着个红色的“紧急”。他抬手揉了揉眼睛,

指腹蹭到一圈干涩的眼纹,这才想起从下午到现在没离开过椅子。桌上的咖啡早就凉透了,

杯壁凝着一圈水珠,他端起来猛灌了一口,苦涩的味道顺着喉咙滑下去,激得他皱紧眉头,

胃里还跟着抽了一下。这是这周第五次熬夜了,作为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总监,

项目上线前的“冲刺期”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可身体好像越来越扛不住:上周开始频繁头痛,

像有根针在太阳穴里扎着;晚上躺床上两三个小时都睡不着,

脑子里全是代码和进度表;昨天吃外卖时还闹了肚子,

连带着情绪也变得易燃易爆——刚才小张来送打印件,他不过是看到报告里一个小疏漏,

就没忍住提高了嗓门,小张攥着文件的手都在抖,小声说“马上改”的时候,

他心里其实也掠过一丝愧疚,可话已经说出口了。

他试着想办法缓解:抽屉里塞满了妻子买的保健品,什么维生素、护肝片,

每天早上顺手吃一把,却没觉得有半点用;上周办了张健身卡,周末去跑了半小时步,

结果第二天腿酸得下不了楼,还因为没补觉更累了;至于“补觉”,

周末他能从中午睡到傍晚,醒来却更昏沉,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

反而有种说不出的空虚——就像他现在这样,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光标,

突然不知道自己这么拼到底是为了什么。窗外的城市早就静下来了,马路上的车少得可怜,

偶尔有一辆驶过,灯光在玻璃上晃一下就消失了。他起身走到窗边,摸了摸冰凉的玻璃,

才想起已经很久没注意过季节了:办公室的空调永远是24度,夏天不热冬天不冷,

桌上的台历翻到了十月,他却没见过一片秋天的落叶;早上出门时天没亮,

晚上回家时天又黑了,人造灯光把白昼和黑夜的界限磨得模糊不清。

他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奶奶家,秋天会跟着奶奶去捡栗子,脚踩在落满树叶的地上“沙沙”响,

晚上躺在被窝里能听到窗外的虫鸣——可现在呢?他像一只被关在铁笼子里的兽,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瞎撞,连自己的“生物钟”都弄丢了。同一座城市的另一个小区里,

李淑珍正坐在沙发上揉膝盖。客厅里只开了盏小台灯,暖黄的光打在她布满细纹的手上,

膝盖上盖着一条厚毛毯,可还是挡不住那股钻心的疼——尤其是这种阴雨天,

关节像被泡在冰水里,一动就“咯吱”响,夜里常常疼得醒过来,翻个身都费劲。

她今年62岁,退休前是小学老师,一辈子都按规律过日子:早上六点半起床,

晚上十点睡觉,周末带学生去公园写生,日子过得充实又安稳。可自从去年退休,

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家里一下子就空了。她试着给自己找事做,比如学广场舞,

可跳了两次就因为膝盖疼放弃了;想去小区的老年活动室下棋,又觉得跟那些陌生人没话说。

大多数时候,她就是坐在沙发上翻老照片——照片里有儿子小时候穿校服的样子,

有女儿结婚时的婚纱,还有她和老伴年轻时在颐和园的合影,老伴走了三年了,

现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刚才她给女儿打了个电话,想问问外孙最近怎么样,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女儿的声音很匆忙:“妈,我正陪孩子写作业呢,

有事儿晚点说啊。”没等她再说一句,电话就挂了。她握着手机,屏幕渐渐暗下去,

映出自己孤零零的影子,膝盖的疼好像更厉害了,心里还堵得慌——以前忙的时候盼着退休,

可真闲下来了,才发现生活没了节奏,连身体都跟着“闹脾气”。而在城市的另一端,

王楠正抱着孩子在卧室里来回走。已经凌晨一点了,怀里的宝宝还在哭,小脸蛋涨得通红,

小手小脚乱蹬。王楠的后背早就湿透了,睡衣贴在身上,又黏又难受。她轻轻拍着宝宝的背,

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声音里满是疲惫:“宝宝乖,不哭了,

妈妈在呢……”这是她当妈妈的第三个月,自从宝宝出生,她就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宝宝昼夜颠倒,白天睡得多,晚上精神好,她只能跟着熬。有时候宝宝好不容易睡着了,

她想趁空洗个澡、洗堆成山的尿布,可刚走进卫生间,宝宝的哭声又响起来了。

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吓了一跳:脸色蜡黄,眼下挂着重重的黑眼圈,头发乱糟糟的,

以前那个爱打扮、爱逛街的自己,好像一下子就不见了。她书架上摆着好几本现代育儿指南,

什么“科学喂养时间表”“婴儿睡眠训练法”,她每天照着做,可宝宝该哭还是哭,

她该累还是累。昨天婆婆来,看到她没给宝宝穿袜子,还说了句“你怎么当妈的,

孩子着凉了怎么办”,她当时没反驳,晚上却躲在被子里掉眼泪——她已经很努力了,

可为什么还是把自己搞得这么狼狈?陈远、李淑珍、王楠,三个素不相识的人,

此刻都在这座城市的夜里辗转难眠。他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身体也像生了锈的机器,怎么都转不顺畅——就像三个脱节的齿轮,

在各自的轨道上磕磕绊绊,找不到该有的节奏。02 古老的智慧,

现代的启示陈远的头痛越来越严重了,上周三早上甚至疼得没法起床,趴在枕头上,

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转。妻子急得要送他去医院,他却摆摆手——他怕去了医院要做一堆检查,

耽误项目进度。这时,手机响了,是老战友老张打来的,听说他头痛得厉害,

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之前也跟你一样,熬夜加班,头痛失眠,西医查不出毛病,

后来找了个老中医,调了两个月就好了。你要是信我,就去试试。

”老张给的地址在老城区的一条巷子里,陈远周六早上开车过去,绕了两圈才找到。

诊所很小,门口挂着块木牌子,写着“周中医”,院子里种着一棵梧桐树,叶子已经黄了,

落在青石板路上。他推开门,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藤椅上,戴着老花镜,

正在给病人把脉,动作慢悠悠的,跟外面快节奏的世界好像隔着一层。等了大概半小时,

终于轮到陈远。周中医让他坐下,没急着问病情,先倒了杯热茶递过来:“先喝口茶,

缓一缓。”陈远接过杯子,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心里的焦躁好像少了点。然后,

周中医伸出手,指尖搭在他的手腕上,闭上眼睛,眉头偶尔皱一下,又松开。过了好一会儿,

周中医才开口:“你是不是经常熬夜?吃饭不规律,还总吃凉的、油腻的?”陈远愣了一下,

点头:“您怎么知道?”周中医笑了笑:“你的脉跳得又快又乱,气色也差,

舌头上还有一层厚苔,都是作息和饮食乱了的缘故。”陈远赶紧说:“那您给我开点药吧,

我这头痛实在熬不住了。”可周中医却摇了摇头:“你的问题,不是吃药能解决的。

根子不在某个器官坏了,而在你的生活节奏,跟你身体里的‘钟’,

还有外面大自然的‘钟’,都对不上了。”他指着院子里的梧桐树:“你看那棵树,

春天发芽,夏天长叶子,秋天落叶,冬天就光秃秃的,等着来年再长——这是它的节奏,

改不了。人也一样,身体里也有这么个‘钟’,早上该醒,晚上该睡,春天该活动,

冬天该休息,都有定数。你呢?晚上该睡觉的时候,逼着自己加班;冬天该养精神的时候,

你却拼命消耗,这不就像让梧桐树冬天发芽吗?它能不乱套吗?”陈远没说话,

盯着院子里的梧桐树,突然想起小时候冬天在奶奶家,院子里的树都是光秃秃的,

奶奶说“树要歇一歇,明年才能长好”,那时候他不懂,现在听周中医这么一说,

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周中医又打了个比方:“这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年转一圈,

春夏秋冬就来了。你要是非要让地球快一点,或者倒着转,那四季不就乱了?人也一样,

你非要跟自然规律对着干,身体能不抗议吗?”他顿了顿,

看着陈远:“很多人觉得养生就是吃补品、去健身房,其实不是。

养生是让你回到自己的轨道上,顺着自然的劲儿走,别跟它拧巴。”这番话像一道光,

照进了陈远混乱的脑子里。他以前总觉得,只要够努力,就能掌控一切,可现在才发现,

他连自己的身体都没掌控好——他一直跟自然规律“对着干”,难怪身体会出问题。

从诊所出来,陈远走在老巷子里,踩着地上的落叶,“沙沙”的声音很轻。他抬头看了看天,

蓝得很干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身上暖暖的。

他想起周中医说的“顺着自然的劲儿走”,心里突然轻松了不少——或许,

他真的该改改自己的生活方式了。他掏出手机,给下属发了条消息:“下周开始,

团队晚上十点前下班,周末不加班。项目进度可以慢一点,但大家的身体不能垮。

”发完消息,他深吸了一口气,闻到巷子里飘来的包子香味,

肚子突然饿了——这是他很久以来,第一次好好感受“饿”的感觉,

而不是靠咖啡和外卖硬撑。03 春之生——学习开始春节过后,天气慢慢暖了起来。

陈远记得周中医说“春天是万物生发的时候,人也要跟着‘动’起来”,

于是决定从调整作息开始。以前他都是凌晨一两点才睡觉,早上七点半挣扎着起床,

洗漱完就往公司跑。现在他强迫自己晚上十一点前必须上床,

可第一天就遇到了麻烦: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项目的事,一会儿想“那个bug还没改”,

一会儿想“明天要跟客户开会”,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拿起手机,想刷会儿短视频打发时间,

可想起周中医说“睡前别碰电子产品”,又把手机放下,闭上眼睛,

试着数呼吸——“一、二、三……”数到五十多的时候,他居然慢慢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陈远自己醒了。窗外的天已经亮了,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

在地上投下一道光。他以前从来没在这个点醒过,好奇地走到阳台,

推开窗户——一股带着青草味的风扑面而来,楼下的早点摊已经冒着热气,有人在晨练,

打着太极,动作慢悠悠的。他伸了个懒腰,胳膊腿虽然有点酸,但脑子却异常清醒,

不像以前早上起来总昏沉沉的。他没像往常一样立刻去洗漱、准备上班,

而是在阳台站了会儿,做了几个简单的伸展动作:胳膊往上举,尽量够到天花板,

然后左右弯腰,再踢踢腿。做完这一套,他感觉身体舒展多了,连之前久坐导致的腰背酸痛,

好像也轻了点。早餐也换了样。以前他总在楼下的便利店买汉堡和冰咖啡,

现在他绕到早点摊,要了一碗小米粥、一碟咸菜和两个肉包。粥是温热的,

喝下去胃里暖暖的,不像冰咖啡那样刺激。摊主是个中年阿姨,笑着说:“小伙子,

很少见你买粥啊,以前不都买汉堡吗?”陈远笑了笑:“最近想换个口味,粥挺好喝的。

”到了公司,下属们看到他居然比平时早到了半小时,还精神饱满的,都有点惊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