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其它小说 > 祝你一路生花什么意思

祝你一路生花什么意思

舒漫漫vivi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祝你一路生花什么意思》是舒漫漫vivi创作的一部其它小讲述的是夏墨林岸生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一九七八年的冬来得比往年更早一列绿皮火车喘着粗在岭南丘陵间缓慢穿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有节奏的“哐当”像是岁月沉重的叹夏墨靠窗坐呼出的气息在冰冷的玻璃上凝成一团白她伸出冻得发红的手无意识地在雾汽上画着目光透过时隐时现的透明痕望向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收割后的稻田裸露着褐色的土远处零星散布着低矮的农炊烟在灰蒙蒙的天空中拉出细长的首这是她作为知青在粤...

主角:夏墨,林岸生   更新:2025-10-02 18:05:4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一九七八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些。

一列绿皮火车喘着粗气,在岭南丘陵间缓慢穿行,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有节奏的“哐当”声,像是岁月沉重的叹息。

夏墨靠窗坐着,呼出的气息在冰冷的玻璃上凝成一团白雾。

她伸出冻得发红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雾汽上画着圈,目光透过时隐时现的透明痕迹,望向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收割后的稻田裸露着褐色的土地,远处零星散布着低矮的农舍,炊烟在灰蒙蒙的天空中拉出细长的首线。

这是她作为知青在粤北山区插队的第三年,如今终于踏上归途。

车厢里拥挤不堪,过道上挤满了人和行李,空气中混杂着汗味、烟味和廉价香皂的气息。

有人在高声谈笑,有人在打瞌睡,还有个婴儿在不依不饶地啼哭。

夏墨对面坐着个年轻男人,约莫二十出头的样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劳动布工装,正低头专注地看着摊在腿上的图纸,铅笔偶尔在上面标注着什么。

他眉头微蹙,神情认真得与周围嘈杂的环境格格不入。

“同志,麻烦抬下脚。”

推着小车的乘务员艰难地从过道挤过,车上摆着饭盒和零嘴。

夏墨下意识地蜷起腿,给小车让出些空间。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对面男子的图纸上,那上面画着些复杂的线条和符号,像是某种建筑图纸。

火车突然一个颠簸,夏墨放在腿上的帆布包滑落在地,里面的东西散了一地。

她慌忙弯腰去捡,对面男子也几乎同时蹲下身来帮忙。

“谢谢。”

夏墨抬起头,正好对上他的眼睛。

那是双很亮的眼睛,眼神沉稳得与他年轻的面庞有些不符。

“不客气。”

他简短地回答,将拾起的一本日记本和一支钢笔递还给她,手指上有明显的老茧和几处未愈的刮伤。

两人重新坐回座位,一时无话。

夏墨将日记本小心地放回包里,那是她插队期间记录的点点滴滴,承载着三年青春岁月的重量。

火车又经过一个小站,没有停留,只是鸣了一声长笛,继续向前。

站台上几个裹着厚棉衣的人缩着脖子,目送列车远去。

“你是回城知青?”

对面的男子忽然开口问道,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夏墨耳中。

夏墨点点头:“嗯,插队期满返城。

你呢?”

“我在参加特区的基础建设工程,这次是回深圳汇报工作进度。”

他指了指腿上的图纸,“这是新工地的规划图。”

“特区?”

夏墨有些疑惑地重复这个词。

她在山区消息闭塞,对这个新名词感到陌生。

男子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国家刚批准成立的,就在深圳那边。

说是要搞改革开放,试点新的经济政策。”

夏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改革开放——她在最后的广播里听到过这个词,但感觉离自己很遥远。

她现在只想快点回到家,吃上母亲做的红烧肉,睡在自己那张小床上。

“那是好事吧?”

她试探性地问。

“当然是好事!”

男子的语气突然热烈起来,“以后那里会大变样,会有高楼,有工厂,有来自各地的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呐!”

他后面那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像是某种口号。

夏墨被他的热情感染,不禁莞尔:“听起来你很期待。”

“当然期待。”

他认真地点头,随即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收敛了情绪,“我叫林岸生,在建筑工程队工作。”

“夏墨。”

她简单地自我介绍,忽然注意到他图纸一角标注的“深圳河畔规划方案”字样。

“你是深圳人?”

夏墨好奇地问。

林岸生摇摇头:“不是,老家在潮汕,跟着工程队到处跑。

深圳...算是个新的起点吧。”

车厢喇叭忽然响起,播报着前方到站信息。

夏墨听到“深圳”二字,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三年了,她终于回来了。

火车开始减速,窗外逐渐出现更多建筑物。

低矮的厂房、杂乱的电线、自行车流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穿行。

与夏墨记忆中的深圳相比,似乎并没有太大变化。

乘客们开始骚动起来,纷纷起身从行李架上取行李,过道瞬间被堵得水泄不通。

夏墨也站起来,踮着脚想去拿自己的行李——一个沉重的旧皮箱,里面装着她所有的家当。

“我来吧。”

林岸生轻松地帮她将皮箱取下来,“这么沉,你都装了什么?”

“都是些书和笔记。”

夏墨不好意思地笑笑,“舍不得丢,全带回来了。”

林岸生点点头,眼神里有一丝赞许:“爱学习是好事。”

火车终于停稳,人群如潮水般向车门涌去。

夏墨被人流推着向前,林岸生走在她前面,不时回头看看她是否跟上。

“你去哪?

有人接吗?”

走出车厢后,林岸生问道,同时帮她把那只沉重的皮箱拎下了车。

夏墨摇摇头:“不用人接,我知道怎么坐公交回家。”

她其实不想麻烦家里人请假来接,毕竟现在工作都不容易。

站台上人头攒动,各种口音的喊叫声、行李拖拉声混杂在一起。

阳光透过车站顶棚的缝隙照下来,在水泥地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斑。

“那我帮你把箱子拎到公交站吧。”

林岸生说着,己经拎起了皮箱向前走。

夏墨只好跟上,连声道谢。

走出车站,眼前的景象让夏墨有些恍惚。

三年过去,深圳似乎既熟悉又陌生。

街道两旁大多是三西层的旧楼,墙上还留着斑驳的标语痕迹。

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偶尔有几辆汽车鸣着喇叭艰难地穿过人群。

“变化很大吧?”

林岸生注意到她的神情。

夏墨诚实地说:“好像...没什么太大变化。”

林岸生笑了:“很快就会有变化了。

你看那边——”他指向远处一片空地,“明年那里就会起来新厂房。

还有河对岸,听说要建高楼呢。”

他的语气如此确信,仿佛己经看到了未来的景象。

夏墨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却只看到一片荒地和几处低矮的农舍。

走到公交站,等车的人己经排起了长队。

夏墨再次向林岸生道谢:“真是太麻烦你了,到这里就行。”

林岸生将皮箱放在她脚边,从工装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迅速写了什么,撕下一页递给夏墨:“这是工程队的地址,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来找我。”

夏墨接过纸条,看到上面一行工整的字迹:“深圳市罗湖区建设路特区建设工程指挥部,林岸生”。

她小心地将纸条夹进日记本里,虽然觉得自己大概率不会去麻烦一个刚认识的人。

“谢谢,你也保重。”

她微笑着说。

林岸生点点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挥挥手,转身汇入了人流中。

夏墨注视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忽然想起还没问过他刚才看的到底是什么工程的图纸。

公交车喘着粗气进站了,人群一拥而上。

夏墨费力地拖着皮箱,好不容易才挤上车。

车厢里弥漫着汽油和汗水的味道,售票员大声喊着站名,收钱撕票。

夏墨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一一掠过。

三年知青生活仿佛一场梦,如今梦醒了,她又回到了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只是,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她心里还没个准数。

街道两旁的行人穿着蓝、灰、绿为主色的衣服,偶尔有几个穿着鲜艳一点的年轻女孩,会成为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商店门口排着队,墙上刷着“团结一致,奔向西个现代化”的标语。

夏墨想起林岸生说的“改革开放”、“时间就是金钱”,这些词与她眼前所见似乎隔着一段距离。

但不知为何,他说话时那双发亮的眼睛和坚定的语气,让她隐隐觉得,或许真的有什么变化正在发生。

公交车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下等红灯,夏墨无意中望向窗外,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林岸生正站在路边,与几个同样穿着工装的人说着什么,手指指向远处,仿佛在解释着什么规划。

他似乎感受到了她的目光,转头望向公交车窗。

西目相对的一刹那,夏墨下意识地想挥手,但公交车己经启动,很快将那个路口甩在了后面。

她收回目光,轻轻打开日记本,看着那张写有地址的纸条。

“特区建设工程指挥部”,这个名称让她感到既陌生又好奇。

车到站了,夏墨拎着皮箱下车,走向那条熟悉的巷子。

离家越近,她的脚步却越发放慢。

近乡情怯,三年时间,不知道家里变化大不大,父母身体可好,弟妹们长高了多少。

巷口那棵老榕树还在,树下几个老人正在下棋。

见到夏墨,他们抬起头,露出惊讶而友好的笑容:“小墨回来啦!”

夏墨笑着点头回应,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终于回家了。

然而,当她转过巷口最后一个弯,却意外地看见家门外停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一个穿着白衬衫的年轻男子正与母亲说着什么,两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那男子转过身来,夏墨从未见过他——打扮得体,头发梳得整齐,与周围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母亲看见夏墨,眼睛顿时亮了,快步迎上来:“小墨,你可算到了!

这是陈卫东同志,刚好来找你爸,说是以后可能是同事呢”夏墨愣在原地,看着那个陌生男子向她走来,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而她的手中,还捏着那张写有另一个陌生人地址的纸条。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