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小镇书劫青溪镇的雨,总带着一股子挥之不去的湿冷。
苏砚坐在 “墨香书铺” 的柜台后,指尖捏着半块冷硬的麦饼,目光却没离开桌上摊开的《论语》。
油纸伞在门口转了圈水珠,几个穿粗布短打的镇民走进来,嗓门压得低低的:“苏小哥,今天还能抄《千字文》不?
家里娃等着启蒙呢。”
“能。”
苏砚放下麦饼,指尖在书页上轻轻划过,一行 “仁者爱人” 的墨迹仿佛活了过来,细微的暖流传遍全身 —— 这是《文心诀》的玄妙,寻常人读典籍只当文字,他却能从中凝出 “文气”,虽微弱,却足够在这乱世护得自己周全。
他是三年前来到青溪镇的。
父母曾是大玄王朝有名的文修,却因不愿给衍圣阁当 “笔杆子”,被安了个 “私藏异端典籍” 的罪名,满门抄斩。
他裹着藏有《文心诀》的襁褓,从京城逃到这偏远小镇,靠抄书维生,一躲就是十八年。
“苏小哥,你这字写得是真俊,比县城里的秀才还强。”
镇民捧着刚抄好的《千字文》,忍不住夸赞,“可惜了,你要是去参加科举,说不定能中个举人,让咱青溪镇也沾沾光。”
苏砚笑了笑,没接话。
科举是衍圣阁筛选 “听话文修” 的工具,他若敢踏入考场,无异于自投罗网。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粗鲁的呵斥:“让让!
衍圣阁赵公子过境,闲杂人等滚开!”
镇民们脸色一变,慌忙往书铺里躲。
苏砚皱了皱眉,将《论语》合上,藏进柜台下的暗格 —— 衍圣阁的人,从来不是善茬。
三个身着锦袍的年轻人走进来,为首的是个面白无须的公子,腰间挂着 “衍圣阁” 的玉佩,正是赵谦。
他扫了眼满架的典籍,嘴角勾起一抹轻蔑:“不过是个乡下书铺,也敢叫‘墨香’?”
身后的随从立刻附和:“公子说得是!
这些粗制滥造的典籍,简直污了您的眼。”
苏砚强压下心头的火气,拱手道:“不知公子驾临,有何贵干?”
“贵干?”
赵谦走到柜台前,手指敲了敲桌面,“听说你这儿有本孤本《春秋左传》,拿来给本公子瞧瞧。”
苏砚心里一紧 —— 那本《春秋左传》是父亲留下的遗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