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小方正的《梦中的那片海肖春生认错贺红玲》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11982年的冬雪落满什刹冰场边的老槐树枝桠挂着冰贺红玲裹紧军大指尖冰凉的小提琴盒撞得膝盖生身后传来的脚步声让她猛地回肖春生拄着拐杖站在雪地军绿色的围巾沾着雪左腿的石膏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醒“红”他声音有些沙“文工团的调令下来了?”贺红玲攥紧琴盒背避开他的目光:“下周去报”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寒风里发就像当年在冰场第一次听见他喊自己名字时那肖春...
主角:贺红玲,肖春生 更新:2025-10-11 08:35:08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1982年的冬雪落满什刹海,冰场边的老槐树枝桠挂着冰晶。贺红玲裹紧军大衣,
指尖冰凉的小提琴盒撞得膝盖生疼,身后传来的脚步声让她猛地回头。
肖春生拄着拐杖站在雪地里,军绿色的围巾沾着雪沫,左腿的石膏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醒目。
“红玲,”他声音有些沙哑,“文工团的调令下来了?”贺红玲攥紧琴盒背带,
避开他的目光:“嗯,下周去报道。”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寒风里发颤,
就像当年在冰场第一次听见他喊自己名字时那样。肖春生挪动拐杖走近,
雪水顺着裤脚渗进伤处,他却像毫无察觉:“我听说……你为了进文工团,
跟叶国华走得很近。”“那是工作!”贺红玲突然提高声音,随即又软下来,“春生,
我跟我妈不容易,这是我唯一的机会。”她想起母亲咳血的模样,想起街坊邻居的白眼,
那些委屈像冰碴子扎进心里。肖春生沉默片刻,
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递过去:“这是我攒的津贴,你拿去置备点东西。”布包里的钱不多,
却叠得整整齐齐,还带着他身上的体温。贺红玲看着那布包,眼泪突然掉下来:“肖春生,
你就没怪过我吗?在你最需要人的时候,我却想着自己的前途。”“怪过。”肖春生笑了笑,
眼角的疤痕皱起来,“但我更懂你。你不是自私,是太想抓住救命的浮木了。”他顿了顿,
声音轻得像雪落,“去北京吧,好好拉琴,别丢了你的天赋。”送贺红玲上火车那天,
肖春生没去站台。他拄着拐杖站在远处的天桥上,看着绿皮火车冒着白烟驶离,
直到变成天边的一个小点。风掀起他的衣角,他摸出兜里的口琴,
吹起那首《我和我的祖国》,调子断断续续,混着风声飘向远方。
文工团的日子并不像贺红玲想的那般顺遂。叶国华确实帮了她不少忙,
可那些过分热情的关照,总让她觉得窒息。有次排练结束,
叶国华塞给她一块梅花表:“红玲,跟着我,以后想要什么都有。”贺红玲把表推回去,
指尖冰凉:“叶国华,我只当你是战友。”那晚她失眠到天亮,
翻出肖春生送她的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扉页上他写的“心有信仰,
何惧风霜”被她摸得褪了色。她突然想起肖春生受伤那天,他躺在病床上还笑着说“没事,
以后还能陪你滑冰”,眼泪打湿了书页。三个月后,贺红玲借着探亲假回了趟什刹海。
刚进胡同就听见齐天喊她:“红玲!春生在冰场等你呢!”冰场上,肖春生正在教人滑冰,
左腿的石膏已经拆了,虽然走路还有点瘸,滑起冰来却依旧灵活。看见贺红玲,他眼睛一亮,
滑过来时带起一阵风雪:“回来怎么不提前说?”“想给你个惊喜。”贺红玲笑着,
把小提琴盒放在长椅上,“给你拉首曲子吧。”琴音响起,是《梁祝》的旋律,
在空旷的冰场上流转。肖春生站在原地静静听着,看着阳光下她认真的侧脸,
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她时的模样,也是这样在冰场边拉琴,像个发光的精灵。一曲终了,
贺红玲放下琴:“春生,我想好了,我要退团。”肖春生愣住了:“为什么?
你不是盼这一天盼了很久吗?”“文工团很好,可没有你在的地方,再好也没意思。
”贺红玲走到他面前,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我以前总想着靠自己出人头地,
可现在才明白,比起前途,我更怕失去你。”肖春生的心猛地一颤,
伸手握住她的手:“红玲,你想清楚了?这可是你一辈子的梦想。
”“我的梦想从来不是文工团的首席,是能跟你一起,在什刹海滑冰,听你讲部队的故事。
”贺红玲的眼泪掉下来,却笑着说,“以后我教孩子们拉琴,你做你的生意,
咱们好好过日子。”那天的雪下得很大,两人并肩走在胡同里,脚印深深浅浅地连在一起。
肖春生把围巾解下来绕在她脖子上,又握紧她的手揣进自己兜里:“以后有我呢,
再也不让你受委屈。”肖春生的建材生意刚起步时,日子过得格外艰难。
为了谈下一个工地的订单,他每天天不亮就去蹲守,腿伤犯了疼得直冒冷汗,
也只是咬着牙贴块膏药继续跑。贺红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提前下班回家熬骨头汤,
又把他换下来的脏衣服连夜洗干净。有次肖春生回来时淋成了落汤鸡,
发着高烧躺在床上胡话连篇,嘴里一直喊着“红玲,别离开我”。贺红玲守在床边哭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就去找叶国华。彼时叶国华已经开了家贸易公司,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听她说完来意,叶国华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红玲,只要你跟我走,我不仅帮他,
还能给你更好的生活。”“叶国华,我不会跟你走的。”贺红玲站起身,语气坚定,
“我来找你,是因为你曾经是春生的战友,不是因为别的。如果你不愿意帮,
我再想别的办法。”她转身要走时,叶国华突然开口:“订单我帮他谈,但我有个条件,
以后别再让我看见你为了他低声下气。”他看着贺红玲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终究还是输给了肖春生。2有了叶国华的牵线,肖春生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他租了个小铺面,贺红玲也在附近开了个小提琴培训班,每天教完课就去铺子里帮忙记账。
傍晚关了门,两人就手牵手去菜市场买菜,肖春生总抢着提重物,说“我腿不好,
手可还有劲”,惹得贺红玲笑个不停。可好景不长,1985年的夏天,工地突然出了事故,
一批建材被查出质量问题,工人受伤住进了医院。
肖春生气得把合同摔在桌上:“李上游这个混蛋,竟然给我送假货!”贺红玲捡起因合同,
轻声说:“春生,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先去医院看看工人,再想办法赔偿。
”她把自己培训班的学费都取了出来,又去找街坊邻居借了些,凑够了医药费。那段时间,
肖春生每天跑工商局、跑工地,贺红玲就守在铺子里,既要应付上门要说法的客户,
又要照顾生病的肖母。有天晚上肖春生回来,看见她趴在桌上睡着了,
面前还放着没算完的账本,眼眶一下子红了。“红玲,委屈你了。”他轻轻把她抱到床上,
盖好被子。贺红玲迷迷糊糊地抓住他的手:“不委屈,只要我们在一起,什么坎都能过去。
”为了还清欠款,肖春生决定去南方进货。临走前,贺红玲给他收拾行李,
把药和暖水袋都塞进去:“南方潮,记得每天泡脚,腿要是疼了就别硬扛。
”她又把一张存折放在他手里,“这是我妈留下的钱,你拿着应急。
”肖春生在南方待了三个月,贺红玲每天都给他写一封信,告诉他家里的情况,
说肖母的病好了些,说培训班又收了新学生。肖春生把信都揣在怀里,
想她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仿佛她就在身边。回来那天,
肖春生刚进胡同就看见贺红玲站在门口等他,穿着他买的碎花裙子,手里还抱着个西瓜。
“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回来?”他走过去,把她搂进怀里。“叶国华说的。”贺红玲笑着,
帮他擦去脸上的汗,“快进屋,我炖了鸡汤。”肖春生这次带回了一批优质建材,
不仅还清了欠款,还跟几个工地签了长期合同。庆功那天,齐天他们都来道贺,
肖春生举着酒杯说:“我肖春生能有今天,最该感谢的就是红玲。没有她,我撑不到现在。
”贺红玲看着他,眼里闪着泪光,举起茶杯跟他碰了一下:“我们是夫妻,本就该同甘共苦。
”那晚的月亮特别圆,两人坐在院子里,肖春生给她讲南方的趣事,贺红玲靠在他肩上,
听着蝉鸣,觉得幸福不过如此。肖春生摸着她的头发,轻声说:“红玲,等生意稳定了,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