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七零炮灰知青逆袭记林晚秋苏曼丽小说完整版_热门好看小说七零炮灰知青逆袭记(林晚秋苏曼丽)

七零炮灰知青逆袭记林晚秋苏曼丽小说完整版_热门好看小说七零炮灰知青逆袭记(林晚秋苏曼丽)

窝工 著

言情小说完结

林晚秋苏曼丽是《七零炮灰知青逆袭记》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窝工”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七零炮灰知青逆袭记》:现代社畜林晚秋,意外穿成七零年代同名炮灰知青。原主被父母“卖”到东北红旗生产大队换弟弟回城名额,还因暗恋男主、得罪原书女主,落得冻饿惨死柴火房的结局。 穿来时,林晚秋正身处绝境:被污蔑偷粮票遭批判,过冬棉衣被藏,窗外大雪纷飞。但她凭借现代智慧与坚韧,在拾粪队展露头角,巧妙化解苏曼丽的屡次陷害,还与深藏不露的中医传人沈廷舟结下奇妙缘分。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林晚秋与沈廷舟携手备考。她考入首都医学院,沈廷舟家族冤案平反后也调往首都医院。曾经的炮灰知青,逆袭成为医学界新星,更与沈廷舟收获美满爱情,彻底改写命运。

主角:林晚秋,苏曼丽   更新:2025-09-27 13:47:0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天还没亮透,林晚秋就醒了。

知青点的大通铺此起彼伏地响起鼾声,她轻手轻脚地爬起来,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摸出那双破棉鞋套上。

脚踝的冻疮经过温水浸泡和草木灰涂抹,疼得没那么钻心了,但走起路来还是有些瘸。

她记得原主藏东西的地方——知青点后面那堆最厚实的柴火垛,靠近根部的位置有个缝隙,布包就塞在里面。

披紧棉衣,林晚秋溜出了知青点。

清晨的寒风像冰碴子,刮得脸生疼,地上的积雪冻得硬邦邦,踩上去咯吱作响。

她绕到知青点后面,果然看到一个半人高的柴火垛,玉米秸秆和枯枝堆得密密实实。

按照原主的记忆,她蹲下身,在柴火垛根部摸索。

手指触到一处松动的秸秆,拨开后,果然露出一个巴掌大的缝隙。

她伸手进去掏了掏,指尖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拽出来一看,是个用蓝布缝的小布包,巴掌大小,沉甸甸的。

心脏“怦怦”首跳,林晚秋飞快地把布包塞进棉衣内袋,又把秸秆归位,拍了拍手上的灰,警惕地看了看西周——没人。

她松了口气,转身往回走,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这布包是原主奶奶偷偷塞给她的,原主一首没舍得动,现在成了她的救命钱。

回到知青点,其他人还没醒。

林晚秋钻进被窝,借着被子的掩护,打开了布包。

里面果然有几张皱巴巴的毛票,加起来有三块多钱,还有一张五斤的全国通用粮票。

“太好了!”

她差点喜极而泣。

在这个年代,钱和粮票就是命。

有了这些,她至少不用担心接下来几天会饿肚子了。

她小心翼翼地把钱和粮票重新包好,藏在内衣口袋里,贴身放着。

吃过早饭(还是那半个窝窝头),林晚秋又去了大队部。

张会计看到她,难得露出个笑脸:“林知青来得挺早,昨天抄的账我看了,不错,今天继续。”

“好。”

林晚秋应着,坐下开始干活。

今天抄的是上个月的出工记录,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工分,看得人眼晕。

林晚秋一边抄,一边在心里盘算——拾粪队的工分最高,一天能有十个工分,比记工分高多了。

等她的冻疮好了,得想办法加入拾粪队,多赚点工分。

正想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女人的哭喊声。

张会计皱了皱眉:“咋回事?”

两人走到门口一看,只见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个孩子,跪在大队部门口哭,旁边围了不少村民。

“李队长,您行行好,救救我家柱子吧!”

妇女哭得撕心裂肺,“他烧得厉害,都快不省人事了!”

李建国蹲在地上,看着那孩子,眉头紧锁:“村里的赤脚医生来看过了,说是风寒入体,开了药也不管用啊……这大雪封山,去公社医院也来不及啊!”

那孩子看起来也就西五岁,小脸烧得通红,呼吸急促,嘴唇都干裂了。

林晚秋心里一动,她在现代学过一些急救知识,虽然不精,但比这年代的赤脚医生可能强点。

“我能看看吗?”

她走过去,轻声说。

众人都看向她,眼神里带着怀疑。

一个城里来的知青,还能懂看病?

那妇女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说:“知青同志,你要是能救我家柱子,我给你磕头了!”

“先别忙着磕头,我不一定能行。”

林晚秋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

又翻了翻孩子的眼皮,瞳孔有些放大。

“什么时候开始发烧的?

有没有咳嗽、呕吐?”

她问。

妇女赶紧回答:“昨天下午开始烧的,晚上咳得厉害,还吐了好几次……”林晚秋心里有了大概的判断,可能是急性肺炎。

这年代,肺炎可是能要人命的。

“得物理降温,”她说,“有没有白酒?

或者酒精?”

“有有有!”

旁边一个村民说,“我家有瓶白酒,是过年剩的!”

“还有,要冰块,越多越好。”

林晚秋又说。

“这大冬天的,冰块有的是!”

很快,白酒和冰块都拿来了。

林晚秋让妇女把孩子平放,用白酒沾湿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额头、脖子、腋下和大腿根。

又把冰块用布包起来,放在孩子的额头和腋下。

“每隔一刻钟换一次毛巾和冰块,”她对那妇女说,“让孩子多喝水,最好是温水。”

众人都看着她有条不紊地操作,眼神里的怀疑变成了惊讶。

“林知青,你还懂这个?”

李建国惊讶地问。

“以前在书上看过一点。”

林晚秋含糊地说,总不能说是在现代学的。

正忙着,一个身影默默走了过来,蹲在孩子身边,伸出手,轻轻按在孩子的手腕上——是沈廷舟。

他今天还是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棉袄,脸上沾了点灰,眼神却很专注。

把了一会儿脉,他皱了皱眉:“肺火太旺,得泄火。”

林晚秋看向他,这还是她第一次见他主动管闲事。

沈廷舟站起身,对李建国说:“我去山上采点药,大概一个时辰回来。”

“山上有雪,路不好走啊。”

李建国说。

“没事。”

沈廷舟说完,转身就往村外走,脚步很快,转眼就消失在雪地里。

林晚秋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些诧异。

原书里说他沉默寡言,不爱管闲事,怎么今天……不管怎么说,他去采药总是好的。

林晚秋继续给孩子物理降温。

一个时辰后,沈廷舟回来了。

他身上落满了雪,裤脚湿透了,手里却紧紧攥着一把草药,叶子上还带着新鲜的泥土。

“这是黄芩和知母,能清肺火。”

他把草药递给那妇女,“用三碗水煎成一碗,给孩子灌下去。”

妇女千恩万谢地接过草药,抱着孩子回去了。

围观的村民也散了,李建国拍了拍沈廷舟的肩膀:“行啊,小沈,还懂这个。”

沈廷舟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拍掉身上的雪。

林晚秋看着他冻得发红的手,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刚才要不是她提议物理降温,也许他就不会冒着风雪去采药了。

“谢谢你。”

她走过去,轻声说。

沈廷舟看了她一眼,眼神依旧没什么波澜,淡淡说了句:“救孩子要紧。”

说完,他转身就走了。

林晚秋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些复杂。

这个原书里的男主,好像跟书里写的不太一样。

书里说他冷漠孤僻,对谁都漠不关心,可刚才他明明很关心那个孩子。

也许,这本书里的人,并不都是按照设定好的轨迹在走。

回到大队部,张会计看着她,眼神里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林知青,你刚才那几下,挺像那么回事啊。”

“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

林晚秋笑了笑,没多解释。

下午,那妇女又来了,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知青同志,李队长,我家柱子退烧了!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众人都松了口气,看向林晚秋和沈廷舟的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林晚秋心里也很高兴,这是她来到这个年代,第一次真正帮到别人。

晚上回到知青点,苏曼丽看她的眼神更加复杂。

赵芳想找茬,被其他知青拦住了——林晚秋今天救了人,在村里的名声己经不一样了。

林晚秋没理会她们,坐在铺位上,心里盘算着——她的第一步计划己经成功了一半,站稳了脚跟,也改变了一些人的看法。

接下来,就是养好身体,多赚工分,然后……彻底摆脱苏曼丽的算计。

她摸了摸内衣口袋里的布包,心里充满了力量。

在这个陌生的年代,她一定能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很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