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昆仑秘符(冰湖陈砚)热门网络小说推荐_免费完结版小说昆仑秘符(冰湖陈砚)

昆仑秘符(冰湖陈砚)热门网络小说推荐_免费完结版小说昆仑秘符(冰湖陈砚)

番茄佛系玩家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淺殤憶”的优质好文,《昆仑秘符》火爆上线啦,小说主人公冰湖陈砚,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剧情走向顺应人心,作品介绍:小说《昆仑秘符》的主要角色是陈砚,冰湖,这是一本悬疑灵异小说,由新晋作家“淺殤憶”倾力打造,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本站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876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9-29 04:01:45。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昆仑秘符

主角:陈砚,苏野   更新:2025-09-29 09:33:2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雪线之上的相遇陈砚第一次在昆仑山北麓见到那枚青铜符牌时,

正蹲在齐膝深的碎石堆里捡相机零件。三天前的暴风雪来得猝不及防,

他的橙色帐篷像片被撕碎的落叶,翻卷着坠入冰裂缝边缘,相机摔在花岗岩上,

镜头卡口彻底变形,里面还卡着半张刚拍的雪莲——花瓣上的露珠正凝结成冰,

在风雪里闪着细碎的光。“ 这东西,你从哪捡的?”苍老的声音裹着冰碴砸过来,

陈砚抬头时,睫毛上的霜花簌簌往下掉。眼前站着个穿藏青色氆氇的老者,

羊皮袄的袖口磨出了毛边,露出的手腕上戴着串老蜜蜡,每颗珠子都裹着包浆,

像是被岁月反复摩挲过的石头。老者手里捏着块巴掌大的铜牌,

边缘雕刻的云纹在雪光里泛着青黑,正中央的凹槽像是某种动物的轮廓,

却又辨不出具体模样——说像虎,尾端却带着鳞;说像龙,头上又生着羊角。

“就在那堆冰碛石下面。”陈砚指着身后的斜坡,那里的积雪被风刨开个豁口,

露出黑黢黢的岩石,“我是《华夏地理》的摄影师,来拍冰川退缩的素材,不是盗墓的。

”他慌忙摸出背包里的记者证,塑料封皮已经被冻得发脆,照片上的自己还穿着短袖,

笑得一脸灿烂。老者没接证件,

只是用枣木杖在雪地上画了个奇怪的符号:一道折线向上挑起,末端分了三叉,

像极了雪莲的根茎。“知道这是什么吗?”陈砚盯着那道歪扭的痕迹,

忽然想起大学考古课上见过的岩画拓片。那是在青海同德县发现的宗日遗址,

距今五千年的陶器上,就有类似的符号,当时教授说可能是古羌人记录日月运行的标记。

“像是...像是新石器时代的太阳纹?”“是‘守关兽’的脚印。

”老者把铜牌塞进他手里,掌心的温度透过冰凉的金属渗进来,像团火在烧。陈砚这才发现,

老者的指甲缝里嵌着暗红的泥,像是刚从什么地方挖过东西。“顺着冰川往南走,

到海拔五千米的冰湖,会有人等你。”说完转身便走,

枣木杖敲击冰面的笃笃声很快被风雪吞没,只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

不到半分钟就被新雪盖住。陈砚握着铜牌站起身,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

疼得像被小石子砸。他望向远处被云雾笼罩的主峰,

那座海拔六千多米的山巅在传说里藏着太多秘密——《山海经》里说西王母“其状如人,

豹尾虎齿”,就住在昆仑之丘;上世纪三十年代,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在这里发现过带翼兽纹的陶片;更有人说,

1962年有牧民在冰缝里见过发光的宫殿。相机里的存储卡还能工作,

他调出刚才无意中拍下的画面:老者站在冰碛石旁的背影,

身后的岩壁上似乎有被风雪磨平的刻痕,隐约连成门的形状,门楣处的浮雕,

竟和铜牌上的守关兽如出一辙。2 冰湖魅影往南走的第三天,

陈砚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发现了废弃的木屋。屋顶的积雪厚得能没过膝盖,木梁已经歪斜,

却仍倔强地撑着,像个鞠躬的老人。木门上挂着把生锈的铜锁,锁芯里卡着半片干枯的雪莲,

花瓣呈深褐色,却还保持着绽放的姿态。他用登山镐撬开房门,

扑面而来的是混合着酥油和灰尘的气息,呛得他猛咳了几声。

墙角的木箱里装着几本泛黄的日记本,纸页边缘已经发脆,翻动时簌簌掉渣。

第一本的封皮上烫着个模糊的徽章,像是某支探险队的标记。翻开第一页,

字迹潦草而急切:“1938年7月12日,冰层下有异动,那些符号开始发光,

像有活物在里面呼吸...”后面的字迹被水洇得模糊不清,

只能辨认出“昆仑之眼”“血祭”“守关兽苏醒”等字眼。箱子底层压着张黑白照片,

六个穿着探险服的人站在冰湖边,其中一人胸前挂着的铜牌,和陈砚手里的一模一样,

只是照片里的铜牌上,守关兽的眼睛是用红漆涂过的。陈砚把照片凑近窗户,

借着微弱的天光细看。

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行小字:“队员:汉斯、罗西、李...”后面的名字被磨掉了,

只剩下个模糊的“华”字。他忽然想起出发前查的资料,

1938年确实有支中德联合探险队深入昆仑,后来莫名失踪,官方记录说是遭遇了雪崩,

但民间一直有传言,说他们找到了不该找的东西。夜幕降临时,风雪小了些。陈砚生起篝火,

火苗舔着松木枝,噼啪作响。他把铜牌架在火边烘烤,想看看有没有隐藏的纹路。

随着温度升高,牌面上的云纹渐渐浮现出暗红色的纹路,像是某种血管在皮下搏动,

顺着纹路的走向看,竟组成了幅微型地图,标注的终点正是老者说的冰湖。

他忽然想起日记本里的话,赶紧翻到夹着书签的那页,上面画着幅简陋的地图,

冰湖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子时开门,需以雪莲为引”。第五天清晨,

他终于抵达冰湖。湖面结着厚厚的冰,冰层下隐约能看见墨绿色的湖水在流动,

像是某种巨大生物的内脏在蠕动。湖中央有块突出的岩石,形状酷似蹲伏的野兽,

岩石上布满了和铜牌相同的云纹,只是更大更清晰。陈砚绕着冰湖走了一圈,

发现湖边的冰层上有许多奇怪的凹痕,像是被巨大的爪子抓过,边缘还留着暗红色的印记,

不知是血还是某种矿石。当月亮升到头顶时,冰层突然发出咔嗒声,

像是有什么东西在下面碎裂。陈砚握紧登山镐,看见那些云纹开始渗出淡金色的光,

在冰面上连成一个个同心圆,圆心正好对着湖中央的岩石。他按照地图上的指示,

从背包里拿出昨天采的雪莲——这是他在海拔四千八百米处找到的,

花瓣上还沾着冰粒——将雪莲放在岩石旁,然后把铜牌嵌进岩石中央的凹槽,严丝合缝,

像是天生就该在这里。“后生,你倒比当年那些人聪明。”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老者不知何时站在冰湖边,手里的枣木杖斜插在雪地里,杖头的铜皮在月光下闪着光,

上面刻着的守关兽和铜牌上的图案完全重合。他身边还站着个穿藏袍的年轻人,

约莫二十岁年纪,腰间挂着把短刀,刀鞘上镶嵌的绿松石和冰湖的颜色融为一体,

脸上带着高原人特有的高原红,眼神却异常沉静。“那些探险队的人呢?

”陈砚摸着发烫的铜牌,能感觉到里面有什么东西在震动,像是脉搏在跳。

老者往湖里扔了块石头,冰层下的湖水突然翻涌起来,墨绿色的水面上浮现出许多气泡,

破裂时发出细微的声响。“他们想把‘昆仑之眼’带出去,结果被守关兽拖进冰缝了。

”年轻人在一旁用藏语低声念叨着什么,声音像是古老的歌谣,每个音节都带着颤音,

和风雪的呼啸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冰层裂开的瞬间,陈砚闻到了浓郁的檀香。

湖中央的岩石缓缓下沉,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洞口两侧的岩壁上,

凿刻着和铜牌相同的守关兽浮雕,兽眼处镶嵌的红宝石在暗处闪烁,像是真的在眨眼。

他忽然注意到,浮雕的爪子下踩着什么东西——仔细看去,竟是一个个小小的人形,

姿态恭敬,像是在朝拜。3 地宫秘辛沿着凿刻在岩壁上的台阶往下走,空气越来越潮湿,

带着股泥土和金属锈蚀的气息,像是走进了某种巨大生物的腹腔。

墙壁上的火把是早就备好的,浸过酥油,老者用打火石点燃时,火苗“腾”地窜起半米高,

陈砚看见火苗在墙壁上投下晃动的影子,那些影子竟不是他们的轮廓,

而是一群穿着古装的人在跪拜,为首的人身着长袍,手里举着块和铜牌相似的器物。

“这是‘影壁’,”老者解释道,他的声音在通道里回荡,带着奇特的共鸣,

“用昆仑玉混合朱砂烧制的墙砖,能把过去的影像存住。就像你们的相机,

只是它存的是活的场景。”他指着其中一段影子,“那是吐蕃时期的祭司,

他们在这里守护了三百年,每天都要对着昆仑之眼念咒,不然里面的东西会醒。

”陈砚凑近墙壁细看,砖石的质地确实非同寻常,表面光滑如镜,却又带着玉的温润。

他用指尖触碰墙砖,感觉到一丝微弱的震动,像是有电流穿过。“这些影像能存多久?

”“只要山体不塌,就能一直存着。”年轻人突然开口,汉语带着浓重的口音,却很清晰,

“我爷爷说,最早的影像是两千多年前的,是修建地宫的工匠留下的。

”他指着影子里一个正在凿石的人,“你看,他手里的凿子,和我们现在用的一模一样。

”地宫的通道呈螺旋状向下延伸,每走十米就会遇到一扇石门,

门上的浮雕各不相同:有的是狩猎场景,牦牛和藏羚羊在草原上奔跑,

猎人的箭正对准猎物;有的是星图,北斗七星的位置被特别标出,旁边刻着许多小点,

像是记录着星辰的运行轨迹;还有的是密密麻麻的符号,

和陈砚相机里拍到的岩壁刻痕如出一辙。

年轻人用短刀在门上的凹槽里划了几下——每次划的轨迹都不同,

像是在输入密码——石门便会发出沉重的声响,缓缓打开,门轴转动时的摩擦声,

在寂静的地宫里显得格外刺耳。走到第三十三扇门时,通道突然变得开阔。

眼前出现一座圆形的大厅,穹顶足有三十米高,镶嵌着无数颗夜明珠,光线透过珠串洒下来,

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斑,像是星空落在了人间。大厅中央的石台上,悬浮着枚巨大的水晶,

足有一人高,通体透明,却又泛着淡淡的血色,水晶里包裹着团暗红色的雾气,

随着他们的呼吸轻轻晃动,像是有生命般。“这就是昆仑之眼?”陈砚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

他注意到石台边缘刻着的符号,和铜牌上的守关兽形成了呼应,守关兽的爪子正环绕着水晶,

像是在守护它。老者走到石台旁,伸手在水晶上抚摸着,指尖划过的地方,

水晶表面泛起涟漪般的波纹。“说是眼睛,其实是道封印。”他指着水晶里的雾气,

“里面锁着的是千年前的瘟疫,当年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亲征西域,带回了这东西,

原本想用来对付敌人,没成想控制不住,死了好多人。后来请了大昭寺的活佛,

用王室血脉混合昆仑玉髓才镇住它,那些云纹是用来吸取雪山灵气的,能让封印一直有力量。

”陈砚忽然想起日记本里的“血祭”,

心里咯噔一下:“那些探险队的人...他们想打开封印?”“他们以为里面藏着宝藏。

”年轻人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半块生锈的铜牌,边缘有明显的断裂痕迹,

“这是从冰缝里找到的,和你的拼在一起,才能彻底锁住它。当年他们把铜牌掰成两半,

想一人带一半出去,结果刚掰开,水晶就开始发光,守关兽就从冰里出来了。

”他指着大厅角落的阴影,那里堆着些锈蚀的金属碎片,像是探险队留下的装备,

“他们的相机、指南针,都在这里。”当两块铜牌在水晶前合二为一时,

陈砚听见了类似骨骼摩擦的声响。水晶里的雾气剧烈翻滚起来,像是沸腾的水,

大厅的地面开始震动,那些夜明珠发出刺耳的嗡鸣,光线忽明忽暗。

他看见墙壁上的影壁变得清晰,无数人影在跪拜、祈祷,

其中一个穿龙袍的人正将滴血的手指按在铜牌上,动作和他现在的姿势一模一样,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