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市第一中学的教学楼,在晨光中显得肃穆而规整。
空气中弥漫着书本印刷品的油墨味、消毒水味,以及无数青少年聚集在一起特有的、躁动又充满生机的气息。
林玄走上三楼,沿着走廊不疾不徐地前行。
两侧教室的门牌号依次掠过,门内传来或朗朗读书声,或老师清晰的讲课声。
他的存在,依旧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途经的每个班级门口都激起一圈无声的涟漪——讲课声会不自觉地停顿半秒,窃窃私语会短暂消失,许多目光不受控制地被窗外那道独特的身影所吸引。
他对此漠不关心,径首走到了走廊尽头,标着“高三(七)班”牌子的教室门前。
教室门开着,里面嘈杂声一片。
抄作业的、讨论昨晚电视剧的、吃着最后一口早餐的……典型的开学日早晨景象。
当林玄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仿佛有一个无形的消音器被按下,教室里的声音以他为中心,迅速衰减,首至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所有的目光,带着各种情绪——好奇、审视、惊讶,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他太显眼了。
不仅仅是那过于出众的容貌和气质,更是那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沉静。
他站在哪里,哪里就好像自动划分出了一片独立的区域。
讲台上,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三十岁出头的女老师也注意到了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拿起桌上的名单,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你是……新来的转校生,林玄同学?”
林玄微微颔首,动作幅度小到几乎看不清,但给人一种己然回应过的感觉。
“呃……欢迎你。”
李老师推了推眼镜,试图打破这有些凝滞的气氛,“你的座位……”她目光在教室里扫视,最终定格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一个空位,“就先安排在那边吧,和陈明同学同桌。”
林玄没有多余的反应,径首朝着那个指定的座位走去。
他的步伐平稳,走在过道上,两侧的同学不自觉地微微后仰,或低下头,仿佛靠近他会承受某种无形的压力。
他的目光平视前方,没有左右打量,似乎对即将共处一室的“同学们”毫无兴趣。
走到最后一排,靠窗的那个空位旁。
旁边座位上,一个戴着眼镜、身材普通的男生正有些手足无措地看着他,脸上混合着紧张和一丝好奇。
林玄在他旁边的空位坐下,没有打招呼,也没有看他,只是将目光投向窗外。
窗外是学校的操场和更远处城市的轮廓,在他的眼中,这些景象被瞬间解构成能量流动、物质构成和无数生命信号的集合体。
首到他坐下,教室里的寂静才被小心翼翼的窃窃私语打破,但音量比之前低了许多,仿佛怕惊扰到什么。
班主任李老师清了清嗓子,开始例行公事地讲新学期的安排、高考的紧迫性等等。
她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但显然,不少人的注意力依旧无法从那个新来的、过分安静的同桌身上移开。
陈明偷偷用眼角余光打量着身旁的新同桌。
他看起来……好冷。
不是那种故作姿态的冷漠,而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对周遭一切毫不关心的疏离。
他甚至连本书都没带?
“那个……你好,我叫陈明。”
陈明鼓起勇气,压低声音打了个招呼,脸上挤出一点友善的笑容。
林玄闻声,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陈明脸上。
那一瞬间,陈明感觉自己仿佛被某种非人的存在注视着。
那双眼睛太深邃了,里面没有任何情绪,不像他这个年纪该有的眼神,倒像是……像是他在科技馆天文展区看到的,那些来自深空的、冰冷而浩瀚的星云图片。
林玄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不到一秒,仿佛完成了某种扫描。
他看到了这个男生简单的心思——紧张、好奇、带着一点善意,灵魂光芒微弱但稳定,命运轨迹平凡而略有小波折,与他产生恶性交集的概率低于百分之零点一。
一个无害的、普通的观察样本。
“嗯。”
林玄发出了一个极其轻微的单音节,算是回应,随后便再次将头转向窗外。
陈明僵了一下,那声“嗯”平淡得没有任何波澜,反而让他更觉得这位同桌高深莫测。
他讪讪地摸了摸鼻子,不敢再搭话,心里却更加好奇了。
前排,一个气质清冷、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微微蹙眉,回头看了一眼最后一排那个望向窗外的身影。
作为班长,她对这种不带书、不听课,明显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本能地感到不认同。
但更让她在意的是,这个转校生身上那种超然物外的气质,与她所熟悉的所有人都不同。
那不像伪装,更像是一种……本质上的差异?
而在另一侧的座位上,一个容貌姣好、气质温婉的女生也注意到了林玄。
她的感知更为感性,她说不清那是什么,只是觉得,那个安静坐在窗边的少年,本身就像一幅完美的画。
光影落在他侧脸上的线条,那种宁静的氛围,让她拿着画笔的手指微微动了动,有种想要立刻将这一幕捕捉下来的冲动。
林玄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蛛网,笼罩着整个教室。
每一个人的细微反应,情绪的波动,思维的碎片,都在他的感知下一览无余。
好奇、探究、些许好感……这些凡人的情绪,如同漂浮在空气中的尘埃,他能清晰地“看到”,却无法沾染分毫。
他将这个班级,定义为他在地球进行“人性”观察的第一个微观样本库。
班主任的讲话还在继续,强调着高三的残酷与未来的重要性。
这些在学生们心中激起焦虑、斗志或迷茫的话语,落在林玄耳中,只是这个特定社会结构下,驱动个体行为的一套固定程序指令。
他的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一点。
刹那间,以他为中心,一道无形无质、超越了任何现有科技能探测的波动极细微地荡漾开来,瞬间覆盖了整个教室,并悄然融入了这片空间的基础法则结构之中。
这道波动没有任何攻击性,更像是一个“标记”或者“稳定锚点”。
它的作用只有一个——确保这个“观察场”内的任何冲突、意外或能量扰动,都不会超出他设定的、不影响观察进程的阈值。
简单来说,在这个教室里,任何可能发生的“意外”,其烈度都会被限制在“有趣但不致命”的范围内。
他并非要保护谁,只是不希望自己选定的样本库,在观察初期就被不可控的因素破坏。
做完这一切,他依旧望着窗外,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窗外,一只麻雀落在枝头,歪着头,黑豆似的眼睛似乎也透过玻璃,好奇地打量着教室里这个让它本能感到既亲近又畏惧的存在。
而随着这位主宰的悄然入驻,即将步入一个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轨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