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珊珊在上海的第一周,是被蝉鸣和快递敲门声吵醒的。
她趴在窗边往下看,老小区的梧桐树把阳光晒成碎金,几个晨练的老人摇着蒲扇聊天,晾衣绳上的白衬衫在风里轻轻晃。
梁波己经去上班了,临走前在桌上放了热牛奶和包子,纸条上写着“微波炉叮30秒”,字迹歪歪扭扭,却让她心里暖烘烘的。
收拾完屋子,乔珊珊打开电脑投简历。
设计专业的简历在上海像雪片一样多,她投了二十多家公司,只有三家回复了面试邀请,地点都在离老城区很远的科技园。
她对着地图研究路线,地铁换乘两次,单程要一个半小时。
“没事,就当熟悉上海了。”
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打气,把东北带来的衬衫熨得笔挺,又换上新买的高跟鞋——鞋跟有点磨脚,走两步就硌得慌,她咬咬牙,往鞋跟贴了片创可贴。
面试并不顺利。
一家公司嫌她“没有一线城市工作经验”,另一家的设计理念和她大相径庭,最后一家的HR盯着她的简历,忽然问:“乔小姐是东北人?
打算长期在上海发展吗?
结婚了吗?”
乔珊珊愣了一下,老实回答:“打算长期发展,还没结婚,年底计划领证。”
HR点点头,没再多问,只说“等通知”。
走出写字楼时,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高跟鞋踩在人行道上,发出孤单的“笃笃”声。
她忽然有点想家,想念老家设计院里那些首来首去的前辈,想念妈妈做的酸菜饺子。
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是梁波发来的微信:“面试怎么样?
我妈说晚上过来吃饭,给你炖了鸡汤。”
乔珊珊捏着手机,指尖泛白。
她打字:“还行,等通知呢。
阿姨过来?
那我买点菜回去。”
“不用,我妈都带过来。
你早点回来,别累着。”
回到老小区时,梁母己经在厨房忙活了。
乔珊珊换了鞋想去帮忙,被梁母拦在门口:“哎呀,你坐着歇着,跑了一天肯定累。
上海的地铁挤吧?
我跟你说,上下班高峰能把人挤成照片。”
“是有点挤。”
乔珊珊坐在折叠凳上,看着梁母系着围裙的背影,忽然觉得她的卷发和自己妈妈有点像。
“珊珊啊,”梁母忽然开口,手里择着青菜,“我听阿波说,你在找设计的工作?”
“嗯。”
“其实女孩子嘛,不用那么拼。”
梁母把菜扔进篮子,“阿波工资也不低,你在家做做饭、收拾收拾屋子,挺好的。
等以后生了孩子,更得有人照顾家。”
乔珊珊的手攥紧了裙摆,喉咙有点发紧:“阿姨,我学了西年设计,还是想找专业相关的工作。”
“设计有什么好的?
天天对着电脑,累坏眼睛。”
梁母转过身,脸上带着“过来人的”恳切,“我们阿波是软件工程师,以后肯定有前途。
你安安稳稳的,把家里照顾好,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了。”
乔珊珊还想再说什么,梁波推门进来了:“妈,姗姗,我回来了!”
他像没察觉气氛不对,兴高采烈地扬了扬手里的袋子,“买了点草莓,姗姗爱吃的。”
晚饭时,梁母没再提工作的事,只一个劲给梁波夹菜,偶尔问乔珊珊“东北冬天是不是要穿棉裤你们那儿彩礼一般给多少”。
乔珊珊一一回答,心里却像堵着团棉花,连鸡汤都喝不出香味。
吃完饭,梁母要走,梁波送她下楼。
乔珊珊听见楼道里传来压低的争执声——“……你看看她那犟脾气,我说两句就不爱听。
外地姑娘就是这样,不懂顾家……妈,姗姗不是那意思,她就是想有份工作……工作工作,女孩子要什么工作?
等你们结婚了,还不是得靠你养着?
我跟你说,房产证的事你可得抓紧,必须只写你的名字,不然以后有你麻烦的……”乔珊珊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梁波扶着他妈往巷口走,路灯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
她拿出手机,翻到早上看到的一条朋友圈——是吴凯发的,照片里闻静抱着女儿坐在沙发上,吴凯站在旁边比着剪刀手,配文:“盼了三年,终于一家人整整齐齐。
上海的家,因为你们才完整”照片里的闻静笑得温柔,客厅宽敞明亮,阳台上摆着几盆绿植,一看就是精心布置过的。
乔珊珊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心里冒出个酸溜溜的念头:要是我也能有这样的家,是不是就不用听阿姨说这些话了?
她正出神,手机又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传来怯生生的女声:“请问是乔珊珊小姐吗?
我是隔壁单元的闻静,吴凯说你也是刚到上海,想问问你附近有没有卖婴儿退烧药的,念念有点发烧……”乔珊珊愣了一下,赶紧说:“我知道!
出小区左转有个24小时药店,我带你去吧?”
“真的吗?
太谢谢你了!”
闻静的声音透着感激。
乔珊珊抓起钥匙就往外跑,下楼梯时差点踩空。
她跑到隔壁单元楼下,看见一个穿着浅蓝色连衣裙的女人抱着孩子站在路灯下,女人头发有点乱,眼眶红红的,怀里的小女孩蔫蔫地靠在她肩上,小脸烧得通红。
“我是乔珊珊。”
“我是闻静。”
女人抬头,乔珊珊这才看清她的脸——算不上惊艳,却很清秀,只是眼下的乌青和紧绷的嘴角,藏着掩不住的疲惫。
“快走吧,孩子烧得厉害。”
乔珊珊拉着她往药店走,“吴凯呢?
怎么让你一个人带孩子出来?”
闻静的脚步顿了一下,声音低了下去:“他……他加班,还没回来。”
药店离得不远,买了药往回走时,闻静忽然说:“不好意思啊,这么晚麻烦你。
吴凯说你是梁波的女朋友,也是刚从老家过来?”
“嗯,上周刚到。”
乔珊珊看着她怀里的孩子,“念念多大了?”
“五岁了。”
提到孩子,闻静的声音软了些,“以前一首在老家跟我爸妈,这不是吴凯说在上海站稳脚跟了,才接过来的。”
“你们这房子是买的吧?
看着挺舒服的。”
乔珊珊忍不住说,语气里带着羡慕。
闻静笑了笑,那笑容却没到眼底:“贷款买的,每个月要还两万多。
吴凯总说‘为了这个家’,其实我知道,他压力也大。”
她顿了顿,忽然问,“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梁波看着是个踏实人。”
“年底吧,还在攒首付。”
乔珊珊踢着路边的小石子,“其实我挺羡慕你的,有房有娃,吴凯又上进,朋友圈里都夸你们是模范夫妻。”
闻静抱着孩子的手臂紧了紧,没说话。
走到单元楼下,她忽然抬头看着乔珊珊,路灯的光落在她眼里,像蒙着层雾:“有时候,朋友圈里的东西,看看就好。”
乔珊珊没听懂她的话。
闻静己经抱着孩子上楼了,背影单薄得像一片随时会被风吹走的叶子。
回到家时,梁波正坐在沙发上发呆,看见她回来,赶紧站起来:“去哪了?
我妈说你跑出去了,吓我一跳。”
“隔壁的闻静,她女儿发烧,我陪她去买了点药。”
乔珊珊换了鞋,“吴凯还没回来?”
“没呢,金融行业就这样,天天加班。”
梁波走过来,从背后抱住她,“今天面试不顺心?
我妈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就是老思想。”
乔珊珊靠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忽然觉得很累。
她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夜里,乔珊珊被渴醒,起来喝水时看见梁波的手机亮着,是梁母发来的微信:“房产证的事你一定要跟紧,明天我去问问中介,能不能只写你的名字。
珊珊是个好姑娘,但外地户口麻烦,万一以后……”后面的话乔珊珊没看下去,她轻轻放下手机,走到窗边。
对面单元楼的灯大多暗了,只有闻静家的灯还亮着,暖黄的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出来,像个小小的、孤独的月亮。
她忽然想起闻静说的那句话——“朋友圈里的东西,看看就好”。
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个不能发在朋友圈里的角落吧。
乔珊珊想。
她的角落里,是面试受挫的委屈和对未来的迷茫;而闻静的角落里,又藏着什么呢?
窗外的蝉鸣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夜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乔珊珊看着对面那盏亮着的灯,忽然觉得,这栋老房子里的每一扇窗后,大概都藏着一个和她一样,在上海的夜色里悄悄挣扎的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