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17岁的同桌(叶斌林小满)免费完结小说_免费小说在线阅读17岁的同桌(叶斌林小满)

17岁的同桌(叶斌林小满)免费完结小说_免费小说在线阅读17岁的同桌(叶斌林小满)

糖果蔷薇 著

都市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白小白2025的《17岁的同桌》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林小满,叶斌是作者白小白2025小说《17岁的同桌》里面的主人公,这部作品共计5812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1 12:27:47。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内容主要讲述:17岁的同桌..

主角:秦小晓,张编头   更新:2025-10-11 15:46:1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初秋的相遇银杏叶落在课桌上时,

林小满正用铅笔在课本空白处画一只歪脖子的唐老鸭。2008年的教室没有空调,

吊扇转动的声响像老人咳嗽,混着窗外蝉鸣,把九月的阳光切成碎片,

斑驳地洒在摊开的物理课本和她的涂鸦上。“让一下。”这是她听见叶斌说的第一句话。

声音清冽,像山涧流过的溪水,不带什么情绪。少年穿着洗得发白的蓝白校服,

袖口沾着一点早已干涸的蓝墨水痕迹,像雪地里落了只迷路的黑蚂蚁。他站在过道里,

怀里抱着厚厚一摞书,最上面那本《挪威的森林》用旧报纸仔细地包着书皮,

边角却已磨得发毛,显露出主人频繁的翻阅。林小满慌忙站起身,膝盖不小心撞到桌腿,

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她今天穿的是妈妈新买的碎花裙,浅黄色的底子上缀着白色的小花,

此刻裙摆扫过叶斌的纯白球鞋,留下了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浅金色的银杏叶脉络。而叶斌,

在她让开的瞬间,目不斜视地走向靠窗的那个空位,只是林小满眼尖地瞥见,

他那只露在碎发外的耳朵尖,正在悄悄泛红,像被午后过分热情的阳光烫了个小小的洞。

作为高二3班最后报到的学生,林小满被班主任随手一指,

安排在了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班主任说“你先和叶斌同桌”时,

教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意味不明的低笑。

她后来才迟钝地明白过来——叶斌是雷打不动的年级第一,而倒数第二排,在老师们眼中,

几乎是“放牛班”预备役的专属领地。优等生与“差生”的奇怪组合,

成了同学们课间窃窃私语的话题。最初的几天,他们像两条平行线,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

叶斌的世界似乎只有书本、试卷和那本永远包着书皮的《挪威的森林》。林小满则活泼得多,

她很快和前后桌打成一片,课间总能听到她清脆的笑声,像一串摇响的风铃。

她的课本空白处,渐渐被各种奇形怪状的卡通形象占据。打破僵局的,

是林小满快要见底的数学作业本。“你数学作业借我抄抄。”某个周一的早晨,她凑过去,

压低声音,带着点破罐子破摔的恳求。叶斌正在用一支黑色的钢笔默写英语作文,

闻言笔尖顿了顿,一个漂亮的“s”尾部洇出了一颗小小的蓝色墨点,像突然诞生的星辰。

他没抬头,长长的睫毛覆在眼睑上,只是沉默地把自己的练习册推到了两人课桌的中间。

然后,他用修长的、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的食指,在某一题的“解”字下方轻轻敲了敲,

声音依旧平静:“这里,需要画一条辅助线。”他的手指真好看。林小满的思绪飘了一下,

注意到他指节处有淡淡的、长期握笔留下的压痕。她下意识地数了数,

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上,一共三个浅浅的印子。从那以后,“借作业”成了常态,

但叶斌从不让她直接照搬。他总会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关键步骤,

或者画上一两条决定性的辅助线。林小满有时会故意问些看似愚蠢的问题,

只为了多听他说几句话。他的声音不高,却有种奇特的质感,像被夜雨浸透过的杉木,

沉稳而干净。第二章:烛光与声波十月中旬,学校举办秋季运动会。下午的项目进行到一半,

天空毫无征兆地阴沉下来,紧接着教室突然停电,陷入一片昏暗。欢呼声和抱怨声四起,

班主任让大家在教室自习,等待通知。叶斌默不作声地从书包侧袋里掏出半包蜡烛,

是那种便利店打折出售的粉色小蜡烛,印着些拙劣的红色爱心图案。他点燃一根,

融化的蜡油滴在课桌上,固定住,一小簇温暖的光晕便在两人之间跳跃开来。

烛光柔和了他平时略显冷硬的侧脸线条,林小满托着腮,第一次发现他右眼下方,

靠近睫毛根部的地方,有一颗极小的、浅褐色的痣。它随着他眨眼的动作若隐若现,

像是不小心被铅笔尖轻轻点上去的,带着一种隐秘的温柔。“你会唱歌吗?”鬼使神差地,

林小满问道。叶斌摇了摇头,目光仍落在跳跃的烛火上。但过了一会儿,

他拿起桌上的英语课本,慢条斯理地卷成筒状,凑到嘴边,像握着一个无形的麦克风。

他没有唱歌,而是用一种比平时更低沉、更舒缓的语调,

轻声念了一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他的声音透过“话筒”,带着细微的共振,敲打在林小满的心上。

教室里嘈杂的人声仿佛瞬间退潮,只剩下他念诗的声音和烛芯燃烧的噼啪轻响。

林小满感觉自己的心跳有点快,她悄悄拿起桌上的圆珠笔,伸到桌肚下面,

在废弃的草稿纸上胡乱画着波浪线,假装在认真记录什么重要的课堂笔记。期中考试后,

班主任按照成绩重新排座。林小满忐忑了好几天,生怕被调走。当座位表公布,

她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叶斌依然并列在倒数第二排那个靠窗的位置时,

一种隐秘的、巨大的喜悦像汽水泡泡般咕嘟咕嘟地从心底冒了出来。发还试卷时,

叶斌的语文答题卡飘落在地。林小满弯腰去捡,视线扫过作文栏,题目是《记一场秋雨》,

被扣了五分。评语是“情感真挚,但结构稍散”。她正看得入神,

起身时额头“咚”的一声脆响,结结实实地撞上了坚硬的桌沿,

疼得她眼前瞬间漫起生理性的水雾。“笨。

”这是叶斌第一次用这种带着情绪色彩的词跟她说话,虽然只有一个字。她捂着额头,

泪眼汪汪地看去,却见他已经伸出了左手,自然地护住了她刚才撞到的那个桌角,

掌心贴着冰冷的木头。林小满闻到他袖口传来淡淡的洗衣粉味道,

是那种廉价的、最常见的海鸥牌,但混着他身上特有的、类似旧书和墨水的清冽气息,

竟变得好闻起来。第三章:易拉罐与广播站十二月,天气彻底转冷。某天早读,

叶斌带来了一个用金属易拉罐精心剪成的笔筒。罐身上的图案被小心地去除,打磨得光滑,

不会割手。他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把它放在两人课桌的中间,解释道:“挡粉笔灰。

”林小满如获至宝,把自己花花绿绿的笔都放了进去。她仔细摩挲着笔筒冰凉的表面,

发现罐身内侧,靠近底部的地方,用尖锐物刻了一道歪歪扭扭的、闭合的曲线,

像地理课本上描绘的等高线,又像……一个笨拙的心形?她不敢确定,只是偷偷弯起了嘴角。

后来,这个朴素的笔筒里,长出了一枝塑料做的红玫瑰,是学校食堂周年庆发的纪念品,

颜色红得有些俗气,但林小满固执地把它插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叶斌看到时,

目光停顿了一秒,什么都没说,只是把笔筒往她那边又挪近了一点点。校园广播站招新,

林小满拉着同桌好友一起去凑热闹,在报名表上,她意外地看到了叶斌清瘦挺拔的字迹。

面试在广播站那间小小的、堆满设备的小屋里进行。恰逢暖气坏了,屋里冷得像冰窖。

林小满搓着冻得发红的手背,磕磕绊绊地念着一段关于冬季长跑的新闻稿。轮到叶斌时,

他走到麦克风前,却没有立刻开始,而是伸出双手,轻轻覆在了冰冷的金属麦克风上。

他的手心看起来温暖干燥。“别抖。”他侧过头,

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对等待的林小满说。他的睫毛很长,在眼下投出一小片细碎的阴影,

像蝴蝶栖息时收敛的翅膀。也许是那点残存的温度鼓励了她,也许是他的镇定感染了她,

林小满在正式念稿时,鬼使神差地在结尾处加了一句自己临时发挥的话:“愿我们每个人,

都能拥有跑过整个寒冬的勇气。”她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校园的角落。而控制室里,

负责播放背景音乐的叶斌,在她的尾音落下时,准确地切入了光良的《童话》钢琴前奏。

清澈柔和的旋律流淌出来,林小满透过控制室的玻璃窗看向他,叶斌正好也抬眼望来,

隔着玻璃,对她快速地、不易察觉地比了一个“OK”的手势。那一刻,窗外是萧瑟的寒冬,

林小满心里却仿佛炸开了一整个春天的焰火。

第四章:伞下的雪与未竟的话寒假前的最后一天,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林小满早上出门时天气尚好,没想到傍晚放学时,地上已铺了薄薄一层银白。

她站在教学楼门口,看着同学们或被家长接走,或三五成群地冲进雪幕里,

有些懊恼地跺了跺脚。一把黑色的长柄伞在她头顶撑开,隔绝了飘落的雪花。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