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推书 > > 沪上暗棋夫妻间的无声战场(苏曼卿沈砚)免费阅读无弹窗_最新好看小说推荐沪上暗棋夫妻间的无声战场苏曼卿沈砚
其它小说连载
秀外慧中的王满堂的《沪上暗棋夫妻间的无声战场》小说内容丰富。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小说《沪上暗棋:夫妻间的无声战场》的主要角色是沈砚,苏曼卿,这是一本其他,大女主,职场,民国小说,由新晋作家“秀外慧中的王满堂”倾力打造,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本站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6112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2 02:44:35。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沪上暗棋:夫妻间的无声战场
主角:苏曼卿,沈砚 更新:2025-10-12 04:05:5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静安寺的生死擦肩1941 年深秋,上海的雨总带着化不开的湿冷。
沈砚撑着一把黑色油纸伞,
指尖捏着那张折成方形的字条 —— 上面用密写墨水写着 “申时,
静安寺旁‘沁心茶馆’,接头人戴灰帽,持《申报》”。他穿着米白色洋行文员制服,
领口系着规整的领带,看起来和上海街头无数个体面的小职员没两样,
只有藏在袖口的微型密码本,提醒着他中共地下特工 “砚台” 的身份。
离申时还有一刻钟,沈砚提前抵达茶馆附近。他故意绕到侧边的弄堂,
眼角余光扫过茶馆门口 —— 三个穿着短衫、袖口鼓囊的便衣正假装看报纸,
腰间的枪形轮廓在雨幕里若隐若现。是军统的人。沈砚的心猛地一沉,指尖攥紧了伞柄,
伞骨几乎要被捏断。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身影从对面马路走来。
苏曼卿穿着宝蓝色暗纹旗袍,领口别着一枚珍珠胸针,手里举着相机,
鬓边的卷发被雨水打湿几缕,却依旧维持着报社记者的优雅。她站在茶馆对面的电线杆旁,
举起相机对着茶馆橱窗拍照,镜头却在不经意间扫过那几个便衣,眼神锐利如刀。
沈砚的呼吸漏了一拍。他的妻子,苏曼卿,竟是这次军统行动的负责人。去年秋天,
经组织安排,他与苏曼卿 “自由恋爱” 结婚,住进了法租界的小洋楼。
他知道她是军统上海站的人,
却从不知道她具体负责什么任务;她也只当他是洋行里普通的文员,
偶尔抱怨几句 “生意不好做”。两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像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各自守着自己的秘密。茶馆里,戴灰帽的接头人已经到了,正坐在靠窗的位置,
手里摊着《申报》。沈砚看着便衣们慢慢围过去,
心里急得像火烧 —— 那里面有日军军火库的布防图,要是被军统截走,
前线的同志就会陷入险境。他必须想办法通知接头人。沈砚假装整理领带,
悄悄从口袋里摸出一枚硬币,用力往茶馆橱窗扔去。“哐当” 一声,硬币撞在玻璃上,
弹落在地。接头人下意识抬头,
正好对上沈砚递过去的眼神 —— 那是组织内部约定的 “危险” 信号:眨眼三次,
左手摸耳垂。接头人脸色微变,不动声色地收起报纸,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起身准备离开。
“先生留步!” 一个便衣突然上前,手按在腰间的枪上,“我们是警局的,
想请您配合调查。”沈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就在这时,苏曼卿突然举着相机冲过去,
对着便衣们按下快门:“各位警官,这里发生什么事了?我是《良友》报的记者,
能采访一下吗?”便衣们被突如其来的记者打乱了节奏,领头的人皱眉:“无关人等走开!
”“怎么能是无关人等?” 苏曼卿笑着,故意挡在便衣和接头人之间,
“这位先生看起来文质彬彬,不像坏人,你们是不是抓错人了?” 她说话间,
悄悄用手肘碰了碰接头人的胳膊,眼神示意他往弄堂跑。接头人立刻会意,
趁着便衣和苏曼卿拉扯的间隙,转身冲进弄堂,很快消失在雨幕里。便衣们气得跺脚,
却又不敢对记者动粗。苏曼卿收起相机,对着他们笑了笑:“看来是误会,那我先走了。
” 说完,她转身,正好对上站在不远处的沈砚。“阿砚?你怎么在这里?
” 苏曼卿走过来,自然地挽住他的胳膊,指尖却不经意地扫过他的袖口 —— 没有枪,
没有异常。“洋行下班,路过这里,想过来买包茶叶。” 沈砚定了定神,露出温和的笑,
“你呢?又来采访?”“是啊,跑新闻嘛,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去。
” 苏曼卿的眼神在他脸上停留了两秒,似乎在确认他说的是不是实话,“雨这么大,
我们回家吧。”两人并肩走在雨里,油纸伞下的空间狭小,
沈砚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栀子花香水味 —— 那是她执行任务时特意喷的,
用来掩盖身上的硝烟味。他看着她的侧脸,心里五味杂陈:刚才是她救了接头人,
可她不知道,自己救的是中共党员;而他,也不能告诉她真相。回到家,苏曼卿去浴室洗澡,
沈砚趁机走进书房,从书架最底层抽出一本《唐诗三百首》,
翻开第 37 页 —— 里面夹着一张薄纸,正是他提前抄录的军火库布防图备份。
他把纸塞进台灯底座的夹层里,又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诗,
假装自己刚才在练字。苏曼卿洗完澡出来,穿着白色睡衣,头发湿漉漉的。她走到书房门口,
看着沈砚写字的背影:“今天怎么突然想起练字了?”“洋行的王经理说我的字太潦草,
让我多练练,以后签合同能体面点。” 沈砚头也不回,笔尖在纸上落下工整的楷书,
心里却在快速盘算:她刚才的举动,是无意还是故意?她是不是已经开始怀疑他了?
苏曼卿没再多问,只是递给他一条干毛巾:“别写太晚,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班。
” 说完,她转身离开书房,关门的瞬间,
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 —— 她刚才在茶馆外,
分明看到沈砚和那个 “可疑分子” 对视,而且他的伞柄上,沾着一点弄堂里特有的红泥,
可他说只是 “路过”。第二章 生活里的蛛丝马迹接下来的日子,
沈砚和苏曼卿的生活依旧平静,却处处透着暗流涌动。沈砚注意到,
苏曼卿每次执行任务回来,都会把钢笔里的墨水全部倒掉,换成一种深褐色的墨水。有一次,
他趁苏曼卿去厨房倒水,偷偷拿起她的钢笔,在废纸上画了一笔 —— 墨水干了之后,
用碘酒一涂,纸上竟浮现出一行细小的字迹:“明日午时,汇丰银行门口,
盯紧穿黑西装者”。是军统的密写墨水。他还发现,苏曼卿的珍珠胸针其实是个微型相机,
胸针的卡扣里藏着胶片;她每晚睡前都会听收音机,调到一个没有台的频率,
耳朵贴在喇叭上,有时会拿出一个小本子记录 —— 沈砚猜,那是军统的密码电台,
她在接收任务指令。而苏曼卿,也在暗中观察着沈砚。她发现沈砚的书房台灯总是亮到很晚,
有时她起夜,能看到书房里有微弱的光。有一次,她假装送牛奶进去,
看到沈砚正对着一张报纸发呆,
报纸上的某些字被用红笔圈了起来 —— 她后来偷偷翻了那张报纸,
发现圈起来的字连起来是 “军火库,东仓库,周三”,可沈砚说自己只是在看财经新闻。
她还注意到,沈砚的公文包夹层里总放着一块怀表,表盖内侧刻着一个小小的 “砚” 字,
可怀表的指针从来不准,总是停在三点十分 —— 后来她才知道,
三点十分是中共地下组织常用的紧急联络时间。两人的试探像一场无声的博弈,
都在对方的生活里寻找破绽,却又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夫妻的体面。有一次周末,
两人一起去逛霞飞路的百货公司。
沈砚看到一个穿灰色长衫的男人对着橱窗比划 —— 那是组织的暗号,
意思是 “有紧急任务,速去八仙桥菜场”。他刚想借口 “去买包烟” 离开,
苏曼卿却突然拉住他:“阿砚,你看那件大衣怎么样?我觉得很适合你。
”她指着橱窗里的黑色大衣,眼神却在观察那个穿灰色长衫的男人。沈砚心里一紧,
只能顺着她的话说:“挺好看的,就是太贵了,没必要。”“钱不是问题,” 苏曼卿笑着,
从钱包里拿出一沓法币,“你天天上班穿的那件太旧了,该换件新的了。
” 她故意拖延时间,直到那个男人离开,才松开沈砚的手。走出百货公司,
沈砚假装抱怨:“你怎么突然这么大方?”“你是我丈夫,我不对你好对谁好?
” 苏曼卿的语气很温柔,眼底却没有笑意,“不过刚才那个穿灰色长衫的男人,
看起来有点奇怪,一直在看我们。”“可能是认错人了吧。” 沈砚避开她的目光,
心里却在想:她一定是发现了什么,以后行动要更小心。没过几天,
沈砚接到任务:营救被军统盯上的地下党员老周。老周负责联络上海的工人组织,
最近因为叛徒出卖,暴露了行踪,军统计划在码头逮捕他,
然后从他嘴里套出工人组织的名单。沈砚知道,苏曼卿很可能参与这次行动。
他必须想办法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救老周出去。
他想起自己洋行最近在和日军合作运输 “机械零件”其实是军火,
每次运输都会有日军的通行证。他找到负责货运的王科长,借口 “家里亲戚要去南京,
想搭个便船”,用两条香烟换了一张空白的日军货运通行证。当天晚上,沈砚假装加班,
去了码头附近的一家小酒馆。老周已经按照约定在酒馆里等着,穿着码头工人的衣服,
脸上沾着灰。“砚台同志,” 老周压低声音,“军统的人已经在码头周围布控了,怎么办?
”“别慌,” 沈砚把通行证递给老周,“你拿着这个,混在日军的货运船上,
今晚十点出发,到了南京会有人接你。”老周接过通行证,激动地握住沈砚的手:“谢谢你,
砚台同志!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沈砚刚送走老周,就看到苏曼卿带着几个便衣走进码头。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