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推书 > > 继母的蓝布包小军王秀兰完本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免费阅读继母的蓝布包(小军王秀兰)
其它小说连载
年代《继母的蓝布包》,讲述主角小军王秀兰的甜蜜故事,作者“顾北凉城七分醉”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男女情节人物分别是王秀兰,小军的年代小说《继母的蓝布包》,由网络作家“顾北凉城七分醉”所著,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819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3 22:25:18。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继母的蓝布包
主角:小军,王秀兰 更新:2025-10-14 02:09:16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蓝布包里的春天第一章 寒冬初至一九八三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刚进十一月,北风就裹挟着西伯利亚的寒流,一夜之间把清河这座北方小县城染成了灰白色。
林卫国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在清河纺织厂门口来回踱步,脚下是新落的积雪,
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他今天特意跟工长请了一小时假,
棉袄口袋里揣着刚发的四十五元工资,要去汽车站接一个人——王秀兰,
他故去妻子的远房表妹。“秀兰这人老实本分,手脚勤快,就是命苦。”三个月前,
媒人老马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说,“嫁过去不到两年就守了寡,婆家嫌她克夫,把她赶了出来。
回娘家吧,哥嫂又容不下她。你要是有意,就见见。”林卫国本不情愿再娶,
可一想到小军棉袄袖口短了一截都没人缝补,孩子已经半年没好好吃过一顿家常饭,
心就软了。“那就见见吧。”他最终说。远处,从乡下来的班车摇摇晃晃地驶进车站,
扬起一片雪雾。林卫国屏住呼吸,眼睛在下车的人群中搜寻。终于,
他看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藏蓝色棉袄的女人,拎着一个半旧的布包,正怯生生地四处张望。
“是秀兰吗?”林卫国走上前,声音在寒风中有些发抖。王秀兰转过头来,她约莫三十出头,
瘦削的脸上带着几分局促,眼角已有细密的皱纹,但一双眼睛清亮有神。“林大哥。
”她轻声叫道,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子坚韧。回去的路上,两人一前一后走着,话不多。
林卫国本想接过她手中的布包,却发现那包被她攥得紧紧的,便也不好勉强。
雪花落在他们的肩头,很快就积了薄薄一层。“小军——我儿子,今年十岁了,
在实验小学上四年级。”林卫国打破沉默,“孩子有点倔,但心眼不坏。”“我知道,
孩子都念亲妈。”王秀兰轻声说,眼睛望着脚下泥泞的雪路。林卫国心里沉甸甸的,
不知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三年前,妻子李桂芳因病去世,
他才明白一个女人在一个家里意味着什么。那不是洗衣做饭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温度,
一种让房子成为家的温度。走到棉纺厂家属院时,天已经暗了下来。
院子里几棵老槐树的枯枝在风中摇曳,发出呜呜的声响。林家住在最里面那栋红砖楼的三层,
阳台上的窗户透着昏黄的灯光——小军应该已经放学回家了。推开家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小军正趴在客厅的旧木桌上写作业,听见门响,头也不抬。“小军,叫王阿姨。
”林卫国有些尴尬地招呼。小军这才抬起头,目光在王秀兰身上扫了一眼,又低下头去,
含糊地嘟囔了一句什么。王秀兰却不在意,她轻轻放下布包,
从里面拿出一个手缝的布袋子:“这是我自己炒的南瓜子,家乡带来的,
不知道孩子爱不爱吃。”小军没应声,啪地一声合上作业本,跑进里屋锁上了门。
“这孩子...”林卫国脸上挂不住,想要去敲门,被王秀兰拦住了。“孩子认生,正常的。
”她说,声音依然轻轻的,“让他去吧。”那天晚上,王秀兰做了面条,手擀的面,
筋道爽滑,卤子是白菜豆腐,简单却温暖。小军不肯出来吃饭,王秀兰就盛了一碗,
放在他门口的小凳子上。“孩子,饭放门口了,趁热吃。”她轻轻敲了敲门。
屋里没有任何回应。夜深了,林卫国在主卧翻来覆去睡不着。这间屋子曾经是他和桂芳的,
如今要让另一个女人住进来,心里总不是滋味。而王秀兰则被安排在小军隔壁的房间里,
那原本是间储藏室,只够放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小衣柜。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
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王秀兰没有睡,她坐在床沿,
从那个从不离身的蓝布包里取出一个相框,轻轻抚摸着。相框里是一张泛黄的照片,
一个年轻女子抱着一个婴儿,站在一棵老槐树下。她的眼角有泪光闪烁,但很快就被擦去了。
她把相框重新包好,塞在枕头底下,然后开始整理自己带来的几件衣物。全部家当,
也不过是塞不满半个衣柜的旧衣服。窗外,北风呼啸,这个冬天,似乎格外寒冷。
第二章 冰封之家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王秀兰就起床了。她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
生火、和面、熬粥,动作熟练而安静。等林卫国父子起床时,
热腾腾的馒头和金黄的小米粥已经摆上了桌。“我今天上早班,小军就麻烦你了。
”林卫国匆匆吃完,拎起工装就要出门。王秀兰点点头:“你放心。”门刚关上,
小军就把筷子一放,瞪着王秀兰:“我不要你送我上学。
”“你爸说路上滑...”王秀兰话未说完,就被打断了。“我自己能走!”小军抓起书包,
砰地一声关上门跑了。王秀兰站在原地,许久才轻轻叹了口气。她收拾好碗筷,
开始打扫这个已经三年没有女主人的家。灰尘积了厚厚一层,墙角挂着蛛网,
厨房的油垢已经发黑发硬。王秀兰挽起袖子,从厨房开始,一点一点地擦洗。水很冷,
她的手很快冻得通红,但她没有停下。中午,她做了小军爱吃的土豆丝和红烧豆腐,
装在保温盒里送到学校。小军看见她,扭头就走。王秀兰只好把饭盒交给他的班主任李老师。
“您是林小军的妈妈?”李老师有些惊讶,“从来没见您来过家长会。”王秀兰张了张嘴,
最终只是点点头:“麻烦您了,李老师。”回家的路上,她在供销社买了一斤毛线,
浅蓝色的,像是冬日里难得的晴空。又去布店扯了几尺布,深蓝色的卡其布,耐磨实用。
接下来的日子,王秀兰几乎不出门,每天都在家里忙碌。她把林家父子穿破的毛衣一一拆洗,
重新织得厚实平整;她把小军那些袖口短了一截的棉袄,
接上了同色的新布;她甚至用林卫国的一条旧工装裤,改成了一个小书包。
但小军依然不领情。“谁让你动我东西的?
”当他看见王秀兰把他母亲留下的一条红围巾重新织补好后,勃然大怒,
“那是我妈给我织的!”王秀兰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我看它破了,
就想...”“破了也不要你管!”小军一把抢过围巾,跑回自己房间,砰地关上了门。
那天晚上,林卫国回家时,感觉家里气氛不对。小军不肯吃饭,王秀兰眼睛红红的,
显然是哭过。“又怎么了?”林卫国疲惫地问。“她动我妈的东西!”小军从房间里冲出来,
手里拿着那条红围巾,“谁让她动的!”林卫国看着围巾上细密的针脚,
那是桂芳生前最后的作品,围巾尾部本来已经脱线严重,如今却被巧妙地修补好了,
几乎看不出痕迹。“秀兰也是好意。”他试图缓和气氛。“我不要她的好意!”小军尖叫着,
“她不是我妈!”这句话像一把刀子,刺破了房间里本就脆弱的平静。王秀兰身子微微一颤,
转身走进了厨房。林卫国终于发火了,他一把拉过小军:“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王阿姨每天起早贪黑照顾我们,你就这个态度?”“我不要她照顾!我要我妈!
”小军哭喊着,挣脱父亲的手,跑回房间锁上了门。林卫国颓然坐在椅子上,双手捂住脸。
厨房里传来轻轻的切菜声,王秀兰还在准备明天的早饭。这样的冲突,
在这个冬天里屡见不鲜。
拨得到处都是;在同学面前说她“又土又丑”;甚至把她织的新毛衣送给了班里最穷的同学。
王秀兰从不发火,只是默默收拾残局,第二天依然早早起床,把热腾腾的豆浆端到小军面前。
有一天,王秀兰去学校给小军送伞,听见他正对着同学吹牛:“我妈?早死了!
现在那个是我家保姆,农村来的,你看她穿的那件蓝棉袄,三年没换过了!
”旁边的同学哄笑起来:“怪不得那么土气!”王秀兰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
雨水顺着伞尖滴落,在地上形成一个小小的水洼。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洗得发白的棉袄,
默默转身离开了。那天,她是淋着雨回家的。第三章 细微的裂痕腊月二十三,是小年,
也是林卫国的生日。往年这个时候,桂芳总会做一碗长寿面,面上卧两个荷包蛋,
再切几片自己腌的腊肉。自从她去世后,林卫国就再也不过生日了。这天早晨,
王秀兰却格外忙碌。她一大早就去了菜市场,用自己攒的肉票买了肉,又奢侈地买了一条鱼。
回到家,她系上围裙,开始在厨房里忙活。小军冷眼旁观,心想这女人又要搞什么名堂。
中午,林卫国下班回家,
一进门就闻到了熟悉的香味——那是桂芳生前最拿手的红烧肉的味道。“今天怎么了?
做这么多菜?”林卫国惊讶地问。王秀兰笑了笑,没说话,
只是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面上整整齐齐卧着两个荷包蛋,
旁边是几片油光发亮的腊肉。林卫国愣住了,眼睛直直地盯着那碗面。
“你怎么...”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我问了隔壁张大姐,她说桂芳姐以前常这么做。
”王秀兰轻声说,“我想着,生日总要吃点好的。”小军站在一旁,看着父亲激动的样子,
心里莫名地不舒服。“假惺惺。”他低声嘟囔了一句,但这次声音很小,
小到只有他自己能听见。那顿饭,林卫国吃得很慢,每一口都像是在回味什么。小军注意到,
父亲的眼角始终是湿润的。饭后,王秀兰拿出两件新织的毛衣,一件藏青色给林卫国,
一件浅蓝色给小军。“我用旧毛衣拆下来的线,掺了点新线织的,不知道合不合身。”她说,
手不自觉地搓着围裙。小军本想说不穿,但看见父亲已经穿上了那件毛衣,尺寸正好,
显得人精神了不少,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试试吧。”林卫国对他说,眼神里带着恳求。
小军不情愿地穿上新毛衣,柔软温暖的触感让他有一瞬间的恍惚。这感觉,
很像母亲在世时的冬天。“谢谢。”他生硬地说,然后迅速脱下来,叠好放在一边。
王秀兰的眼睛却一下子亮了,像是夜空中突然点亮的星星:“不客气,不客气,合身就好。
”那天晚上,下起了大雪。小军半夜醒来,看见隔壁房间的灯还亮着。他从门缝里看去,
王秀兰正就着昏黄的灯光缝补什么,手边的蓝布包敞开着,里面似乎有一张照片,
但他看不清楚。春节前夕,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准备年货。王秀兰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她要把所有的被褥拆洗一遍,要蒸足够吃到大年初五的馒头,要炸麻花、做年糕。小军发现,
这个他一度十分讨厌的女人,竟然有一双巧手。她剪的窗花栩栩如生,她做的面点精巧可爱,
她甚至会用高粱秆编小灯笼。除夕那天,王秀兰拿出自己攒的布票,
给小军做了一身崭新的中山装,却给自己只添了一双袜子。林卫国看不过去,
塞给她十元钱:“去买件新衣服吧,过年了。”王秀兰推辞不过,
第二天却带回来一块深蓝色的呢子料:“这料子结实,可以给你做件外套,穿好几年呢。
”“那你呢?”林卫国问。“我这件还能穿。”她拍拍自己洗得发白的棉袄,
“小孩子长得快,不能委屈了孩子。”小军站在门外,听着这番话,
心里第一次产生了愧疚感。年夜饭很丰盛,有鱼有肉,有饺子有年糕。
王秀兰还特意按照老家的习俗,在一只饺子里包了一枚硬币,说是谁吃到了,
来年就有好运气。结果是小军吃到了那枚硬币。“我们小军明年一定顺顺利利。
”王秀兰笑着说,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那一刻,小军忽然觉得,
这个家似乎又有了家的样子。守岁时,林卫国多喝了几杯,话也多了起来:“秀兰,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