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沸腾年代1980(陈旭陈根生)最新好看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沸腾年代1980陈旭陈根生

沸腾年代1980(陈旭陈根生)最新好看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沸腾年代1980陈旭陈根生

叙白飞 著

其它小说完结

现代言情《沸腾年代1980》,由网络作家“叙白飞”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旭陈根生,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陈旭,本是河口子村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穷小子,家庭困顿,备受欺凌。一次生死危机后,他意外觉醒了祖传玉佩中的【一方小世界】一个仅有一立方米的静止储物空间。且看陈旭如何谨小慎微,运用超越时代的眼光和一方小世界,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守护家人,积蓄力量,闷声发大财,最终抓住改革开放的春潮,开启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

主角:叙白飞,陈旭   更新:2025-10-16 13:54:0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三张轻飘飘的票券,捏在手里却像烧红的烙铁。陈旭坐在冰冷的床沿上,心跳如鼓。沈月清,这个突然出现又神秘消失的女知青,像投入死水的一块石头,在他本就纷乱的思绪里激起更大的漩涡。

她为什么给自己这些?试探?陷害?还是真的走投无路下的病急乱投医?

自行车券,缝纫机票,工业券……这些东西太扎手了。一个处理不好,就不是赚钱,而是招祸。这年头,这些东西的来源但凡有点说不清,扣上个“投机倒把”甚至“盗窃国家物资”的帽子,就够他喝一壶的。沈家沟的知青点……他隐约记得,那边好像出过什么事,但原主的记忆模糊,想不真切。

不能慌。陈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当务之急,是解决十天后那二十块的定钱。这三张票券是潜在的希望,但绝不能轻易动用,至少在摸清底细前不能。

他需要更稳妥、更快的来钱路子。粮票!黑市里那个穿着旧工装的中年人讨价还价的画面再次浮现。这才是他目前能够得着,风险相对可控的领域。

第二天天不亮,陈旭就醒了。卖血后的虚弱感还在,但精神却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而振作了些。他悄悄起身,没惊动隔壁屋里咳嗽了一夜的母亲和唉声叹气的父亲。灶间,姐姐陈娟已经在了,正在烧火,锅里熬着昨晚剩下的肉汤,混着野菜,味道寡淡,但已是这个家难得的油水。

“小旭,怎么起这么早?再睡会儿吧。”陈娟看到弟弟,眼里满是心疼。

“姐,我没事,躺不住。”陈旭凑到锅边,热气熏在脸上,稍微驱散了寒意。他从怀里掏出剩下的十二块多钱,数出五块钱,塞到陈娟手里,“姐,这钱你拿着,贴补家用。娘要是问,就说……就说我同学借的。”

陈娟看着手里的五块钱,像捧着炭火,手直抖:“小旭,这……这钱……”

“姐,信我。”陈旭按住姐姐的手,目光坚定,“这钱干净。剩下的我有用,你别跟爹娘说。”

陈娟看着弟弟苍白却异常沉静的脸,咬了咬牙,把钱紧紧攥住,重重点了点头。她知道,弟弟变了,不再是那个只会死读书或者自暴自弃的病秧子了。虽然担心,但她选择相信。

陈旭就着热水啃了半个冰冷的窝头,把剩下的七块多钱仔细藏好,再次出了门。这一次,他的目标明确——县城黑市,摸清粮票的行情。

三十里山路,依旧艰难。但这一次,他心里揣着事,反而觉得时间过得快了些。再次踏入那条偏僻巷子,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紧张和隐秘的气息。他缩在墙角,像个真正的闲汉,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交易的人。

他重点关注那个昨天见过的、穿旧工装的中年人。今天他还在,正和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低声交谈,手里捏着一沓粮票。陈旭竖起耳朵,隐约听到“全国”、“五斤”、“换省票加两毛”之类的只言片语。

他耐心地等着。直到那干部模样的人离开,中年人数着到手的钱和票,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准备收摊。

陈旭深吸一口气,走了过去。

“大叔,打听个事。”陈旭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老成些。

中年人警惕地抬起头,打量着他。陈旭今天特意穿了件原主最体面(其实也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中山装,头发也用水抹了抹,尽量不显得那么落魄和稚嫩。

“啥事?”中年人语气冷淡。

“想换点全国粮票,怎么个换法?”陈旭直接问道。

中年人眯起眼,又上下扫了他一遍:“你有啥?钱?还是省票?”

“暂时没有,先问问行情。”陈旭坦然道,“准备倒腾点。”

“呵,”中年人嗤笑一声,“小子,毛长齐了吗?这行当水深的很,不是你这种娃子能玩的。赶紧回家去吧。”

陈旭没被他吓退,反而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水深才养大鱼。大叔,我诚心问价。全国票,收的话,比省票高多少?出的话,又怎么算?”

中年人见他说话条理清楚,不像一般的农村二流子,态度稍微缓和了点,但还是带着轻视:“收的话,看面额,五斤的全国票,比五斤的省票,黑市价能高出一毛到一毛五。出的话,得再加点辛苦费。怎么,你有门路搞到全国票?”

“暂时没有,但想试试。”陈旭没把话说死,“主要是想用省票换全国票,或者用钱收点全国票,再到别处换点紧俏东西。”

这是他在后世听过的“套利”概念最简单的应用。利用不同地区、不同票证之间的差价,低买高卖。关键在于信息差和本钱。

中年人听了,倒是有点意外地看了陈旭一眼:“哟,小子还有点想法。不过,没那么简单。一来,全国票难搞,有票的人精得很。二来,风险大,被市管所或者公安盯上,吃不了兜着走。三来,你没本钱,玩不转。”

他指了指自己:“像我们,也是小打小闹,混口饭吃。你真想干,得有关系,有靠山,还得有足够的本钱压仓。就你这点年纪,这身板,算了吧。”

陈旭知道他说的是实话。自己现在要钱没钱,要关系没关系,空有想法,确实寸步难行。但他不甘心。

“大叔,要是我能搞到点……特别的东西呢?”陈旭试探着,手指在口袋里,捏了捏那三张票券的一角,但没有拿出来。

中年人眼神微动:“特别的东西?啥东西?”

“比如……自行车票,或者缝纫机票?”陈旭声音压得更低。

中年人脸色猛地一变,一把抓住陈旭的胳膊,力道之大,让陈旭疼得吸了口冷气。他紧张地四下张望,然后恶狠狠地盯着陈旭:“小子!你他妈找死别拉上我!这东西你也敢碰?哪来的?偷的?抢的?”

“不是!您别误会!”陈旭连忙解释,“是……是一个远房亲戚留下的,家里急用钱,想让我问问……”

“问个屁!”中年人打断他,语气急促而严厉,“我告诉你,这种东西,烫手!现在风声紧,谁手里有这玩意儿,来源都说不清!你赶紧处理掉,或者干脆烧了!别引火烧身!”

他松开陈旭,像避瘟神一样后退两步:“今天我没见过你,你也别跟人说问过我!赶紧走!”

说完,他匆匆收拾好东西,头也不回地钻进了巷子深处。

陈旭站在原地,胳膊上火辣辣地疼,心里却一片冰凉。中年人的反应印证了他的猜测。这三张票券,果然是巨大的隐患。沈月清把这东西给他,到底是什么目的?

看来,通过票券快速变现的路子,暂时是行不通了,至少不能通过黑市里这些散兵游勇。

难道真的只能再去卖血?或者,冒险试试用仅有的几块钱,小批量倒腾点粮票?

正当他心情沉重地准备离开时,一个蹲在巷口、一直看似在打盹的干瘦老头,忽然睁开眼,朝他招了招手。

陈旭一愣,警惕地看着他。

老头咧开嘴,露出一口黄牙,声音沙哑:“后生,过来,说句话。”

陈旭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老头压低声音:“你想出手那‘硬货’?”

陈旭心里一紧,面上不动声色:“什么硬货?我不明白。”

老头嘿嘿一笑,眼神精明:“别装了,我刚才听见了。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是吧?那老油条不敢收,我敢。”

陈旭心跳加速,但强迫自己冷静:“您说笑了,我哪有那东西。”

老头也不逼他,只是慢悠悠地说:“有没有,你心里清楚。那玩意儿,在明面上是烫手山芋,但在有些人眼里,可是好东西。不过,价格嘛,就得打个折扣了。而且,得按我的规矩来。”

“什么规矩?”陈旭下意识地问。

“第一,东西来源,我不管,你也别说,出了事自己扛。第二,交易地点时间,我来定。第三,只收现金,不赊不欠。”老头盯着陈旭,“你要是真有胆子,三天后,晌午,县城东头废砖窑见。带上一张票,验验货。价格……见面谈。”

说完,老头也不等陈旭回答,重新闭上眼睛,打起盹来,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陈旭看着这个神秘的老头,心里翻江倒海。这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更深的陷阱?废砖窑……那种地方,偏僻无人……

去,还是不去?

他摸了摸口袋里那七块多钱,又想起家里父母姐姐期盼又担忧的眼神,想起王婆子那嚣张的嘴脸,想起十天后必须拿出的二十块钱。

好像,并没有太多选择。

他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那打盹的老头,转身离开了黑市。

回去的路上,寒风依旧,但陈旭的脚步却比来时沉重了许多。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未知的迷雾上。那三张来自沈月清的票券,如同三把双刃剑,悬在他的头顶。

而三天后的废砖窑之约,则更像是一场赌上一切的冒险。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