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推书 > > 祠堂夜话时陈默田晚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完结祠堂夜话时陈默田晚
悬疑惊悚连载
《祠堂夜话时》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陈默田晚,讲述了小说《祠堂夜话时》的主要角色是田晚,陈默,王木匠,这是一本悬疑惊悚小说,由新晋作家“喔喔特爱鸡大腿”倾力打造,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本站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8625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6 22:52:37。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祠堂夜话时
主角:陈默,田晚 更新:2025-10-17 01:29:31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序章清溪村的夜总是来得特别早。夕阳刚一沉入山坳,
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就投下长长的影子,几乎要爬到村中心的祠堂上去。祠堂是李家的祖祠,
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肃穆。村里人都说,这祠堂有灵性,夜里会说话,
但只有更夫能听懂。田晚站在更夫屋门口,望着祠堂的方向。她二十岁,中等身材,
皮肤因常年熬夜而显得苍白,左眉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小时候被祠堂门槛划的。
她的眼神锐利如鹰,能捕捉到常人忽略的细节。左手虎口处有个月牙形的旧伤疤,
那是她咬人时留下的。"晚丫头,该打更了。"身后传来李婆婆的声音。她六十五岁,
守寡多年,在村里开杂货铺,是田晚的"半个母亲"。田晚点点头,拿起更锣和铜锣槌。
"李婆婆,您先回吧,我打完更就回来。""记住啊,祠堂的门不能开,听见没?
"李婆婆絮絮叨叨地说,"那里面...那里面不干净。"田晚应了一声,心里却想,
吴老狗在世时常说,祠堂不是不干净,而是太干净了,干净得容不下半点谎言。
吴老狗是她的养父,七年前收养了她,去年冬天走了,
留下这间更夫屋和一本记录异常现象的旧日记。夜风渐起,田晚敲响了第一声更锣。
声音在村子里回荡,惊起几只乌鸦。她习惯性地摸了摸左手虎口的伤疤,
这是她与那个货郎的印记。那天,他来讨水喝,弯腰道谢时,麻布衣襟里露出半截银簪子,
那样子她太熟悉了,就像娘亲缝在襁褓里的那张黄符上画的一样。"见青则避。
"田晚轻声念道,这是黄符上用朱砂写的四个字。她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只知道这是她唯一的身世线索。祠堂的方向传来一声轻响,像是有人在里面走动。
田晚停下脚步,凝神细听。风停了,声音也停了。她摇摇头,继续打更。这样的声音,
她已经听了二十年。---第1章 货郎与银簪天还没亮透,田晚就醒了。
她习惯性地拿起床头的小本子,记下昨天的异常:"七月十五,祠堂梁上落了三片瓦,
东墙有抓痕,像是猫爪,但又不太像。"这是吴老狗教她的,记录每天的不寻常,
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更夫屋很小,一床一桌一椅,墙上挂着吴老狗的铜烟杆和一面小镜子。
田晚照了照镜子,左眉上的疤痕在晨光下格外明显。她记得吴老狗说过,
那是她三岁时自己撞到祠堂门槛上留下的,但田晚总觉得没那么简单。"晚丫头,开门!
"李婆婆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有客人找你。"田晚打开门,
看见李婆婆身后站着一个陌生男人。他戴黑框眼镜,穿着朴素但整洁,背着一个大背包,
左手食指有长期握笔的茧。"这位是陈记者,来村里调查民俗的。"李婆婆说,
"他想跟你聊聊更夫的事。"田晚点点头,让陈记者进屋。"我叫陈默,民俗文化记者。
"他自我介绍道,眼睛扫过田晚的小本子,"你在记录什么?""村里的异常。
"田晚轻声说,"吴老狗说,更夫不光是打更,还要记录村里的'不寻常'。
"陈默推了推眼镜,"能让我看看吗?"田晚犹豫了一下,把本子递给他。陈默翻了几页,
眉头越皱越紧。
"祠堂梁上落瓦"、"东墙有抓痕"、"夜半有哭声"...这些记录让他的表情变得严肃。
"你们村里,是不是有什么秘密?"陈默突然问。田晚的心猛地一跳,"什么秘密?
""关于祠堂的。"陈默压低声音,"我查过资料,清溪村的祠堂在光绪年间就存在了,
但奇怪的是,所有的县志都对它讳莫如深。"田晚摸了摸左手虎口的伤疤,"村里人说,
祠堂有灵性,夜里会说话。""只有更夫能听懂?"陈默追问。田晚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
"你为什么要查这个?"陈默沉默了一会儿,"我祖父曾是清溪村人,
多年前离开后就再也没回来过。我想查查他离开的原因。"门外传来脚步声,
田晚和陈默同时抬头。一个背着货箱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他身材瘦削,
耳垂上有一道明显的伤疤。"讨口水喝。"男人说,声音沙哑。田晚起身去倒水,
男人弯腰道谢时,他的麻布衣襟里露出半截银簪子。田晚的手一抖,水差点洒出来。
那银簪子,和她襁褓里的那半只一模一样。---第2章 疑云初现货郎接过水碗,
一口气喝完,又递还给田晚。"多谢。"他说,眼睛却一直盯着田晚左手虎口的伤疤。
"你的耳垂怎么了?"田晚突然问。货郎下意识地摸了摸耳垂,"哦,前些天被野猫抓的。
"田晚没说话,她记得很清楚,那天货郎捂着渗血的耳垂,正是她咬的。当时她看到银簪子,
突然想起娘亲缝在襁褓里的那张黄符,上面用朱砂写着"见青则避"。"你是新来的?
"陈默插话道。货郎点点头,"我叫王木匠,走村串户卖些小玩意儿。"他拍了拍货箱,
"要看看吗?有针线、梳子、还有...""银簪子?"田晚脱口而出。
王木匠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你怎么知道?"田晚没回答,她走到墙边,
从一个小木盒里取出半只银簪子。"我也有半只。"王木匠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盯着田晚手中的银簪,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屋外传来野猫撕咬的声响,
王木匠突然松开手去捂自己渗血的耳垂。田晚趁机扑过去,一口咬在他手腕上的旧伤疤上。
咸腥味在口腔里漫开时,她终于想起娘亲缝在襁褓里的那张黄符,
上面用朱砂写着"见青则避"。"你干什么!"王木匠挣脱开,捂着手腕怒视田晚。
"那是我妹妹的银簪子!"田晚喊道,不知为何,她确信这一点。王木匠愣住了,"妹妹?
你...你是林薇的妹妹?"陈默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林薇是谁?
""二十年前失踪的那个姑娘。"王木匠说,声音突然变得低沉,"她是我的青梅竹马。
"田晚的心跳得厉害,"我娘呢?我娘是谁?"王木匠摇摇头,"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林薇有个妹妹,出生不久就失踪了。"门外传来脚步声,赵叔走了进来。
他是村支书,四十八岁,表面威严正直。"田晚,你在干什么?"他瞪了王木匠一眼,
"外来人,别在村里惹事。"王木匠收拾起货箱,临走前意味深长地看了田晚一眼,
"我们还会再见的。"赵叔等王木匠走后,对田晚说:"别跟那种人来往,他不是好人。
""赵叔,你知道林薇的事吗?"田晚问。赵叔的脸色一沉,"别打听过去的事,
对你没好处。"他转身要走,又回头补充道,"祠堂的事也别管,记住李婆婆的话,
祠堂的门不能开。"田晚看着赵叔的背影,总觉得他话里有话。
她转身对陈默说:"你能帮我查查林薇的事吗?"陈默点点头,"我正好想查查我祖父的事,
说不定能找到联系。"田晚拿出吴老狗留下的日记,"这本日记里记录了很多祠堂的异常,
也许有用。"陈默接过日记,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光绪二十三年,七月十五,
祠堂有异响,像是女子哭声。此后每七年,必有女子失踪。
"---第3章 日记中的秘密陈默一页页翻阅吴老狗的日记,眉头越皱越紧。
"这本日记记录了近四十年的异常现象,"他说,"而且有个规律,每七年一次,
都发生在七月十五前后。"田晚凑过去看,
日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奇怪的事:"光绪三十年七月十五,祠堂东墙有抓痕,
次日村东头李家女儿失踪";"民国十三年七月十五,祠堂梁上落瓦,
三日后村西王家女儿失踪";"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五,祠堂门环无故松动,
一周后外来打工的张姓女孩失踪"。"今年又是七月十五,"田晚轻声说,
"所以...""所以可能会有下一个失踪的女孩。"陈默接话道,"但这次不一样,
你发现了银簪子,还有那个货郎王木匠。"田晚摸了摸左手虎口的伤疤,
"王木匠说我是林薇的妹妹,林薇是二十年前失踪的。"陈默翻到日记的最后几页,
"这里写着:二〇〇三年七月十五,祠堂有女子哭声,次日林薇失踪。林薇失踪前,
总在祠堂外徘徊,穿一身青衣。""青衣?"田晚突然想起什么,"见青则避!""什么?
"陈默不解。"我襁褓里的黄符上写着'见青则避',"田晚解释道,
"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陈默沉思片刻,"可能是某种禁忌,或者警告。
"田晚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祠堂,"吴老狗临终前对我说,'别信眼睛看到的,
信心里的'。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陈默合上日记,
"我觉得我们应该查查林薇失踪的具体情况。村里肯定有人知道内情。""李婆婆可能知道,
"田晚说,"她年纪大,在村里住了一辈子。"两人来到李婆婆的杂货铺,
老人家正在整理货架。看见田晚,她笑呵呵地说:"晚丫头来了,想吃什么?婆婆给你做。
""李婆婆,"田晚直接问,"您认识林薇吗?"李婆婆的手一抖,一个罐子差点摔在地上。
"你...你怎么问起这个?""我想知道二十年前发生了什么。"李婆婆环顾四周,
压低声音:"晚上来我家,别让人看见。"晚上,田晚和陈默悄悄来到李婆婆家。
老人家锁好门窗,才开口说话:"林薇是个好姑娘,就是太好奇了。她总在祠堂外徘徊,
说听见里面有她娘的声音。""她娘?"陈默追问。"她娘多年前就死了,"李婆婆说,
"林薇不信,总说听见娘在祠堂里叫她。""后来呢?"田晚急切地问。
"后来...后来她就失踪了。"李婆婆的声音颤抖,"村里人都说是祠堂把她带走了,
因为她在祠堂外穿青衣,犯了禁忌。""见青则避..."田晚喃喃道。"什么?
"李婆婆疑惑地问。田晚摇摇头,"没什么。李婆婆,您知道林薇有个妹妹吗?
"李婆婆想了想,"好像听说过,林薇娘生下小女儿后就死了,孩子也不见了。
有人说是被亲戚抱走了,也有人说是...""是什么?"李婆婆摇摇头,"不能说,
不能说啊。"她突然激动起来,"你们快走吧,别再查了,会惹祸上身的!
"---第4章 祠堂的秘密田晚和陈默离开李婆婆家时,天已经黑了。月光下,
祠堂的轮廓显得格外阴森。"我觉得李婆婆知道更多,但不敢说。"陈默说。田晚点点头,
"村里人都在隐瞒什么,就连赵叔也警告我别打听过去的事。"两人走到祠堂前,
田晚突然停下脚步。"你听。"陈默侧耳倾听,隐约听见祠堂里传来女子的哭声。
"这声音...""和吴老狗日记里记录的一样。"田晚说,她摸了摸左手虎口的伤疤,
"我从小就听见这声音,吴老狗说只有更夫能听见。"陈默盯着祠堂的大门,"门锁着,
但好像有缝隙。"田晚走过去,果然发现祠堂大门的门环处有一道细缝。她试着推了推,
门纹丝不动。"明天我来想办法开门。"陈默说。第二天一早,陈默带着工具来到祠堂前。
他仔细检查了门锁,发现是老式的铜锁,已经锈迹斑斑。"这种锁,用点技巧就能打开。
"他说着,从包里拿出几根细铁丝。田晚紧张地四处张望,"小心点,别让人看见。
"陈默摆弄了一会儿,只听"咔哒"一声,锁开了。他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祠堂内部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屋顶的缝隙中透进来。正中是供奉祖先的牌位,
四周挂着几幅已经褪色的画像。"看这里。"陈默指着东墙,上面有几道深深的抓痕,
像是被什么东西抓的。田晚走近细看,突然发现抓痕下有几个模糊的字:"救...救我"。
她的心猛地一跳。陈默也看到了,"这像是林薇留下的。"两人继续搜索,
在牌位后面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个木盒,盒子上落满了灰尘。
田晚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封泛黄的信和一支完整的银簪子。她拿起银簪子,
和自己那半只正好能拼在一起。信是林薇写的,字迹潦草,
像是匆忙中写下的:"娘在祠堂里,赵叔知道真相。他杀了她,现在要杀我。见青则避,
千万别穿青衣。如果有人看到这封信,请告诉我妹妹,我娘叫李秀英,她不是病死,
是被赵叔害死的。"田晚的手开始发抖,"赵叔...他杀了林薇的娘?"陈默皱眉,
"赵叔现在是村支书,当年他应该还年轻。为什么要杀林薇的娘?"田晚突然想起什么,
"李婆婆说林薇总在祠堂外徘徊,说听见她娘的声音。原来是真的。
""我们必须找到更多证据。"陈默说,"赵叔现在权力很大,没有确凿证据,
我们斗不过他。"田晚点点头,把信和银簪子小心地收好。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两人对视一眼,赶紧躲到牌位后面。门被推开了,赵叔走了进来,他环顾四周,
似乎在找什么。田晚屏住呼吸,生怕被发现。赵叔在祠堂里转了一圈,
目光落在东墙的抓痕上。他的脸色变了,快步走过去仔细查看。"谁开的门?"他低声自语,
声音里充满愤怒。赵叔在祠堂里又搜索了一会儿,似乎没发现什么,转身离开了。等他走远,
田晚和陈默才敢出来。"他肯定知道什么。"陈默说,"而且他怀疑我们了。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