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重回十七岁,我在财院搞事业(陆屿苏晓冉)全本完结小说_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重回十七岁,我在财院搞事业(陆屿苏晓冉)

重回十七岁,我在财院搞事业(陆屿苏晓冉)全本完结小说_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重回十七岁,我在财院搞事业(陆屿苏晓冉)

半只眠羊 著

穿越重生完结

长篇穿越重生《重回十七岁,我在财院搞事业》,男女主角陆屿苏晓冉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半只眠羊”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三十五岁的商界精英陆屿,在一场醉酒车祸后,意外重生回到2002年的夏天——那个他拿着二本录取通知书,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十七岁。重活一世,他带着成年人的心智与对未来的预知,决心改写青春轨迹:不再荒废学业,不再错过珍贵的人,更要抓住时代机遇,在大学校园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从接手滨江财经学院的快递代理起步,陆屿凭借超前的商业思维,将两间废弃杂物房打造成校园创业据点,推出“代取送货”服务,迅速打开市场。然而,成功之路从非坦途——同城速运的低价围剿、室友间的利润分配分歧、创业与学业的平衡难题,接踵而至。他联合周边高校快递代理抱团抗衡,用智慧化解内部矛盾,更在风雨中收获了与苏晓的纯粹感情。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创业逆袭的故事,更是一场对青春的救赎。陆屿弥补了前世对父母的忽视,挽回了与挚友的间隙,守护了错过的爱情,更带领身边的人找到人生方向。在江城的落日与校园的晨光里,他用重生的机会证明:青春不止有懵懂与遗憾,更有靠奋斗改写命运的无限可能。

主角:陆屿,苏晓冉   更新:2025-10-19 16:59:3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海州的八月总是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陆屿的书桌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

他正对着苏晓冉的英语笔记发呆,脑子里却反复回放着昨天班主任李老师的话——“陆屿,江城财经学院虽然是二本,但金融专业很有潜力,你要是想创业,这个专业能给你打不少基础。”

“阿屿!

你录取通知书到了!”

母亲周兰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陆屿猛地站起来,快步走到客厅。

父亲陆国栋正小心翼翼地拿着一个红色信封,信封上印着“江城财经学院录取通知书”几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看到陆屿,陆国栋递过信封,语气里满是欣慰:“阿屿,好样的,以后要在江城好好读书。”

陆屿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纸张的那一刻,心脏突然一阵酸涩。

前世他拿到这封通知书时,因为觉得是二本院校,躲在房间里哭了很久,甚至想过复读;这一世,他却觉得这封通知书重逾千斤——这不仅是他未来创业的起点,更是让父母骄傲的凭证。

“快打开看看!”

周兰催促道,眼里满是期待。

陆屿深吸一口气,拆开信封。

里面除了录取通知书,还有入学须知、缴费清单和一张校园地图。

他看着通知书上自己的名字,突然想起前世父母送自己去江城时的场景——母亲偷偷抹眼泪,父亲反复叮嘱“照顾好自己”,而自己却因为嫌弃学校不好,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

“妈,爸,对不起。”

陆屿突然说道。

周兰和陆国栋愣住了,周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孩子,说什么对不起,你能考上大学,我们就很开心了。”

陆屿摇摇头,眼眶有些发红:“以前我总嫌自己考得不好,让你们失望了。”

“傻孩子,我们从来没失望过。”

陆国栋说,声音有些沙哑,“你从小就懂事,我们只希望你以后能平平安安的。”

那天下午,周兰忙着给陆屿收拾行李,陆国栋则出去买了很多特产,说让陆屿带去江城,分给同学尝尝。

陆屿看着父母忙碌的身影,心里暗暗发誓:这一世,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不再让他们为自己操心。

晚上,王阳突然来家里找陆屿。

他手里拿着一张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兴奋地说:“阿屿!

我考上北师大了!

以后我们可以在北京和江城互相串门!”

陆屿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恭喜啊!

你终于实现目标了。”

王阳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能考上,还要谢谢你。

上次你帮我整理的数学错题本,好多题型考试都考到了。”

陆屿摇摇头:“主要还是你自己努力。”

他突然想起苏晓冉,忍不住问,“晓冉呢?

她考上北师大了吗?”

王阳点点头:“考上了!

昨天她还跟我说,以后要在北京当老师。

对了,她让我问你,什么时候去江城,要不要一起走。”

陆屿心里一喜,连忙说:“我打算八月底去,正好可以送她去北京,再去江城报到。”

“好啊!

到时候我们一起走,路上也有个伴。”

王阳笑着说。

送走王阳后,陆屿回到房间,看着书桌上的录取通知书,心里满是期待。

他拿出手机,犹豫了很久,终于拨通了苏晓冉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苏晓冉的声音带着一丝惊讶:“陆屿?

你怎么打电话来了?”

“晓冉,听说你考上北师大了,恭喜你。”

陆屿的心跳有些加速。

“谢谢你,你也考上江城财经学院了吧?”

苏晓冉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嗯,我打算八月底去江城,到时候先送你去北京,再去报到,你看可以吗?”

陆屿问道,心里有些紧张。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苏晓冉轻声说:“好啊,谢谢你。”

挂了电话,陆屿看着手机屏幕,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知道,这是他和苏晓冉距离最近的一次,也是他守护这份感情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陆屿忙着准备入学手续,还特意去书店买了很多金融专业的基础教材。

王阳也经常来找他,两人一起去文具店买笔记本,去超市买生活用品,像两个即将开启新生活的孩子,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八月底的那天,海州火车站挤满了人。

陆屿背着一个大大的背包,手里提着母亲准备的特产;苏晓冉穿着一条浅蓝色的连衣裙,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行李箱;王阳则扛着一个装满书籍的大箱子,三人站在人群里,显得有些单薄。

“妈,爸,你们回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陆屿对送别的周兰和陆国栋说。

周兰点点头,却还是忍不住叮嘱:“到了江城要记得打电话,天冷了要加衣服,别总吃外卖……知道了妈,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和爸。”

陆屿打断母亲的话,怕自己忍不住哭出来。

火车开动的那一刻,陆屿看着窗外逐渐远去的父母,心里满是不舍。

苏晓冉看出了他的情绪,递来一瓶温水:“别难过,放假我们可以回来看看。”

陆屿接过水,点点头:“谢谢你,晓冉。”

火车一路向北,窗外的风景从稻田变成了高楼大厦。

王阳兴奋地看着窗外,一会儿说“北京的高楼真多”,一会儿说“以后要去天安门广场看看”;苏晓冉则拿出一本英语书,安静地看起来;陆屿坐在两人中间,一边听着王阳的唠叨,一边偷偷看着苏晓冉的侧脸,心里满是踏实。

傍晚时分,火车到达北京西站。

走出车站,晚风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

苏晓冉的父亲苏建军己经在车站外等了,看到他们,连忙走过来:“晓冉,一路累了吧?

这位是陆屿和王阳吧?

谢谢你们送晓冉过来。”

“叔叔客气了,我们是同学,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陆屿说道。

苏建军点点头,热情地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

陆屿本想拒绝,却架不住苏建军的盛情,只能答应下来。

苏晓冉的家在北京郊区的一个老旧小区,房子不大,却收拾得很干净。

苏晓冉的母亲卧病在床,看到陆屿和王阳,挣扎着想要坐起来,苏晓冉连忙按住她:“妈,你别起来,好好躺着。”

那天晚上,苏建军做了一桌子菜,有北京烤鸭、炒肝、炸酱面,都是北京特色小吃。

吃饭时,苏建军反复感谢陆屿和王阳,还让苏晓冉以后多跟他们联系。

陆屿看着苏晓冉小心翼翼地给母亲喂饭,心里突然一阵发酸——这个女孩,总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承担着生活的重量。

离开苏晓冉家时,苏晓冉送他们到小区门口。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递给陆屿:“这是我整理的北京和江城的交通路线,你要是来北京玩,可以照着这个路线走。”

陆屿接过笔记本,封面是一只可爱的小熊,心里满是暖意:“谢谢你,晓冉,到了江城我会给你打电话的。”

“好,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苏晓冉说,眼里满是不舍。

看着苏晓冉的身影消失在小区门口,陆屿握紧了手里的笔记本。

他知道,这次分别不是结束,而是他和苏晓冉故事的新开始。

第二天一早,陆屿和王阳告别苏建军,坐上了前往江城的火车。

火车开动的那一刻,王阳拍了拍陆屿的肩膀:“阿屿,以后我们要经常联系,我要是去江城玩,你可得请我吃好吃的。”

“没问题,你要是来,我带你去吃江城的鸭血粉丝汤。”

陆屿笑着说。

火车一路向南,陆屿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满是期待。

他知道,江城不仅有他未来的大学,还有他逆转人生的机遇;而北京有苏晓冉,有他想要守护的感情。

这一世,他绝不会再错过任何机会,要牢牢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