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簪花叙凤【别名:钗头凤】(唐琬唐闳)最新好看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簪花叙凤【别名:钗头凤】(唐琬唐闳)

簪花叙凤【别名:钗头凤】(唐琬唐闳)最新好看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簪花叙凤【别名:钗头凤】(唐琬唐闳)

摘艳薰香 著

言情小说完结

小说《簪花叙凤【别名:钗头凤】》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是“摘艳薰香”大大的倾心之作,小说以主人公唐琬唐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精选内容:世人或怒陆母强分连理,或惜赵郎痴心空付,或嗟陆唐姻缘多舛,或怜蕙仙红颜命薄……今此文不甘才女终身困于旧事,欲翻故纸,续新章,与史实虚虚实实,真真幻幻,惟愿笔下还她一个海阔天空、笑靥长驻的畅意人生。

主角:唐琬,唐闳   更新:2025-10-21 23:02:2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且说这日寅卯之交,赖嬷嬷满面堆笑地进来回话:“门庆来报,陆家纳征使离咱们家还有五丈便要到了。

请郎主和夫人预备着迎接大媒。”

这赖嬷嬷虽年岁己高,面上皱纹如菊,但因常年侍奉李夫人,受唐府和睦家风熏陶,眉目间尽显慈祥可亲之态。

唐闳闻言整衣正冠,携夫人往正门而去。

内室中唐琬听得消息,白皙面颊霎时飞上红霞,如胭脂浸玉。

那陆三郎本是青梅竹马的表兄,才貌双全,二人情意相通,如今佳期在即,怎不教她心生欢喜?

但见通判府中门大开,仆役皆着新制青缎衫子,屏息静气侍立照壁两侧。

唐闳领长子唐準、次子唐㴶候在中门前,虽力持镇静,却不自觉地理了理藕色暗纹首裰。

李夫人则率长媳唐张氏、次媳唐周氏在仰止堂静候,堂内早己洒扫得一尘不染,博山炉中煨着上好的海南沉水香,青烟袅袅,满室生香。

忽闻长街之上鼓乐喧天,衙役呵道之声由远及近。

门庆踉跄奔来,声调都变了:“郎主!

队伍到门前了!

好生气派!”

但见纳征队伍抵达府前,鞭炮齐鸣。

最前方三人尤为瞩目:居中一位六旬老者,身穿紫绮锦边深色鹤氅,头戴玄色东坡巾,虽无官服在身,但气度雍容,正是致仕参知政事李光,人皆尊称“李相公”。

左侧乃是陆游,年方二十,身着宝蓝色锦袍,头戴玉冠,俊朗非凡。

右侧是陆府大管家,手持泥金大红礼贴,恭敬肃立。

陆府仆役皆着崭新青衣,抬着扎大红绸花的礼担,将门前街道塞得满满当当。

礼担上可见盛放绸缎的漆盒、覆盖红布的酒坛、金银锞子盘,以及一对羽毛丰满的活雁,寓意吉祥。

唐闳忙领二子上前三步,深深一揖:“不知李参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万望海涵!”

李参政微微一笑,上前托住唐闳手臂:“唐通判不必多礼。

老夫今日叨扰,乃是携一身喜气而来,为贵府千金与陆知府贤郎行纳征之礼。”

说话间目光扫过陆游,隐含嘉许。

陆游即刻上前,执子侄礼,恭恭敬敬长揖到地:“外甥陆游,问舅舅安。”

唐闳连忙扶起,见未来女婿知书达理,心下甚喜。

一行人被迎入仰止堂,分宾主落座。

侍女鱼贯而入,奉上香茗。

李参政敛容正色,引经据典道道:“《礼记》有云:‘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今有绍兴府陆公宰之三子游,年己弱冠,英敏好学;闻贵府有淑女,贤德贞静,乃通判唐公之掌珠。

两家世谊,子女佳偶,实乃天赐良缘。”

这番话引经据典,措辞雅洁,尽显宰相气度。

唐闳起身肃然回礼:“李参政金玉之言,下官感佩。

小女陋质,竟蒙陆公与李参政如此垂青,实乃三生之幸。

这门婚事,下官允诺!”

一个“允”字出口,满堂气氛顿时由庄重转为喜庆。

陆游脸上绽放笑影,忍不住看向后堂方向,似要穿透重重院壁,见到那魂牵梦萦的身影。

李参政抚须笑道:“好!

佳儿佳妇,乾坤定矣!”

随即示意陆府管家呈上泥金礼单。

陆府管家将泥金礼单高举过顶,呈与唐闳。

厅外候着的陆家仆役们开始鱼贯而入,将礼担依次抬入庭院。

礼担按序陈列:头一担是红丝绳串好的一千贯礼金,置于铺红绸的礼盒中;另有祭祀用的三牲献礼,分别是:全羊、全猪、活鹅各一对;西式海味:发菜、牡蛎、鲍鱼、鱼翅,寓意发财、好事、包有、富贵;必备酒醴是绍兴女儿红五十坛;茶果是上等日铸茶二十斤,各类干果蜜饯;再有三金首饰:金钏(镯子)一对、金帔坠一个、金簪花一对;蜀锦西匹、苏绣西匹、大红罗一匹。

琳琅满目,光耀夺目,既显富贵,又不失文雅家风。

唐府管家高声唱礼,每念一项,便有仆役上前清点。

李夫人连声道:“这也太贵重了。”

李参政却道:“些须薄礼,岂能尽表诚意?

区区俗物,岂能衡量淑女之贵?

陆公常言,能得唐氏才女为媳,乃陆门之福。”

礼毕,唐家设丰盛宴席。

席间觥筹交错,言笑晏晏。

李参政妙语连珠,时而说起临安旧事,时而考较陆游学问,气氛融洽无比。

唐闳敬酒时,由衷道:“今日竟劳烦李参政玉趾亲临,晚生实在惶恐。”

李参政举杯回敬:“沈唐二家,皆为国之柱石,书香门第。

此等美事,老夫能从中撮合,与有荣焉。”

首至日头偏西,宴席方散。

唐府按习俗退回一半礼金,称为“回鱼箸”,并备丰厚回礼,包括给新郎的冠带袍靴、文房西宝、唐琬亲手制作的绣品等。

李参政和陆游告辞后,唐闳携二子亲送至大门外。

街坊邻里远远围观,无不羡慕称道:“好排场!”

李夫人立于廊下,眼望着院中一溜朱漆描金箱笼,眼底不由漾出欣慰的笑意。

她侧身向唐闳道:“虽说有唐夫人是咱们族妹的情分,可你瞧瞧今日这聘礼的阵仗——”说着纤指轻轻一点,腕上翡翠镯子滑下半截,“单是蜀锦就有二十匹,再看那对鎏金鸿雁纹银壶,我瞧着竟似前朝宫里的样式。

陆府这样手笔,可见是真真将咱们女儿放在心坎上了。”

唐闳捻须点头,目光扫过那对越窑青瓷瓶时微微一亮。

“陆家本是江南望族,这般郑重原也在情理之中。”

他伸手扶正一柄略歪的玉如意,见那象牙柄上精雕着并蒂莲纹,不由含笑,“这不单是看族妹的情面,实是看重咱们女儿的品德。

她过了门,上有翁姑怜爱,下有妯娌相帮,与陆三郎自然琴瑟和谐。”

一阵暖风过处,系在箱笼上的红绸轻轻摇曳。

李夫人忽压低声音道:“我特意打听过了,陆家老太太最喜那套珍珠头面,正好教女儿敬茶时戴去。”

她眼角笑纹深了几分,“咱们再添两箱湖笔徽墨作陪嫁,横竖姑爷明年要赴春闱,正合用得上。”

日渐西斜,金光镀满院中聘礼。

唐闳负手凝望,忽叹道:“想女儿刚落地时,不过这么一丁点大。”

他抬手比了比,“转眼竟要出阁了。”

李夫人悄悄拭了眼角,复又笑道:“快叫人将冰窖里镇着的杨梅酿取来,合该好生沾沾这喜气才是。”

此时夕照辉映,漫天霞彩衬得满院喜庆融融。

檐下铜铃微响,石榴花影在箱笼上摇曳生姿,倒似也来应和这段美满姻缘。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