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浓云低垂。
林岚独自坐在卧室的书桌前,台灯下摊开着那份警方调查报告。
窗外,偶有车辆驶过,灯光在墙上流转成一道道幽暗的光痕。
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页边缘,脑中反复思考着白天走访的细节——邻居们支支吾吾的回答,朋友们避重就轻的态度,还有那句被反复提及的“他只是出去散心”。
可林岚知道,谢明远不是那样会突然离开的人。
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年,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的习惯。
他失踪前的那晚,手机还留在客厅的茶几上,钥匙整齐地挂在门后。
那一切都太过安静,安静得让人心底发冷。
夜愈深,林岚依旧毫无睡意。
她将调查报告合上,站起身,走到窗前。
小区内的路灯昏黄稀疏,树影斑驳。
突然,楼下某一处黑暗中似乎有一道细微的晃动,像是有人影一闪而过。
林岚心头一紧,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倾听。
夜风带来树叶的沙沙声,远处传来几声犬吠。
她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紧张,出现了幻觉。
然而,几分钟后,那一抹黑影又一次浮现。
这一次,她看得更清楚些——黑影从单元楼门口闪现,迅速地掠向小区南侧的灌木丛,动作极为隐蔽,却敏捷得不像普通人。
林岚的心跳瞬间加速,喉咙干涩。
她本能地想拿起手机报警,但理智让她按捺住了冲动。
她想起了案件调查期间遇到的阻力,警方己经认定谢明远是自愿离开,若此时报警,只会被当作是她情绪失常。
林岚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拉上窗帘,轻手轻脚地回到书桌前,翻出笔记本,将刚才目击到的细节一一记下。
黑影的身高、体型、动作,以及出现的时机和方向。
她心里隐隐觉得,这绝不是偶然。
夜色愈发沉重,林岚却越来越无法平静。
她回忆起案发后种种不寻常的细节:前几天楼道里莫名其妙的脚步声、门口被人动过的尘土、还有那封匿名寄来的信——信里只写了西个字,“别再查了”。
那一刻她还以为是恶作剧,现在回想,却像是某种警告。
房间里的钟表指向凌晨一点。
林岚裹了件外套,轻轻推开房门,想去厨房倒杯水。
走廊里一片寂静,只有微弱的月光透过窗户落在地板上。
她的每一步都踩得极轻,生怕惊动了什么。
走到厨房门口,她下意识地看向阳台,透过纱窗能看到小区里那片漆黑的灌木丛。
她屏住呼吸,紧盯着那里,仿佛能透过黑暗看见那道身影。
突然,楼下传来一阵窸窣声。
林岚僵住,手里的水杯差点跌落。
她贴着墙壁,慢慢蹲下身,试图从缝隙中看清外面的情形。
那片灌木丛间,黑影再次出现了。
这次黑影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丛林中停留了几秒,似乎在搜寻什么。
林岚看不清他的面容,但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黑影很快转身,沿着小区围墙消失在夜色中。
林岚的心跳得几乎要跳出胸腔。
她脑中浮现出各种可能:难道谢明远的失踪并不仅仅是自愿离开?
难道真的有人在暗中监视她,甚至操控着这一切?
她越想越觉得脊背发凉。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己经成为了“那个黑影”关注的对象。
林岚强迫自己将情绪压下,深吸一口气。
她小心翼翼地回到卧室,关好门窗,又检查了门锁。
她明白,今晚的事情绝不能就这样放过。
她拿出手机,给自己的好友、同样是记者的程浩发了一条加密信息,将今晚目击的一切描述得清清楚楚。
她相信,必须有人知道真相,哪怕警方不信,哪怕她自己也没有证据。
发完信息后,林岚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却始终挥之不去那道黑影的身影。
她想起谢明远失踪前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有些事,不是你看到的那样。”
当时她只当是一句无关紧要的感叹,如今却像是某种预言。
她开始怀疑,这起失踪案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夜色渐渐泛白,林岚再也无法入睡。
她坐在桌前,盯着那份调查报告发呆。
她知道,自己己经不能再退缩。
谢明远的下落,案件的真相,还有那个神秘的黑影——所有的一切,都在召唤她继续追查下去。
外面天色微明,林岚抬头望向窗外。
她的眼中多了一份坚定,也多了一份警惕。
迷雾尚未散去,但她知道,黑夜之下,总有真相在悄然靠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