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天还未大亮,我便前往康宁宫请安。
到的时候,太后刚起身不久,正由宫女伺候着梳妆。
“儿臣给母后请安。”,我恭恭敬敬地行礼。
太后从铜镜中看我,“皇后今日来得倒早。”
“儿臣听闻行宫景明园的荷花开了,满池的粉白,好看得紧。”
我笑着上前,从宫女手中接过梳篦,亲自为太后妆髻,“近日天气晴好,太医也说母后需要多走动走动,对身子有益。母后可要去瞧瞧?”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难为你有这份孝心。”
我见太后心情不错,又挑了只玉簪插在她发髻间,“听闻卫国公夫人前几日身子不适,如今可大好了?”
太后抬手稳了稳发间的玉簪,“哀家有些时日没见她了,也请她一同前去散散心,正好问问她,世子的婚事准备得如何了。”
我心中暗喜,“是,儿臣今日便吩咐下去。”
从康宁宫出来,我立刻开始着手安排。
两日后,巳时刚过,卫国公夫人便入了宫。
我见她虽施了脂粉,但脸色仍带着几分憔悴。
“国公夫人身子可好些了?”
我一脸关切地问她,“母后一直惦记着您呢。”
卫国公夫人连忙行礼,“劳皇后娘娘挂心,已经好多了。太后娘娘慈心,还特意邀臣妇同去行宫游湖,实在惶恐。”
我笑着扶起她,“夫人客气了。都是一家人,何必见外。听闻世子的婚期定在明年春天?到时候可要好好热闹一番。”
卫国公夫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那宣平侯府小姐确是个知书达理的,与犬子很是相配。”
我但笑不语,很快您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凤驾起行,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出了皇宫,往行宫方向进发。
不出一个时辰,便抵达了行宫。
凤舫早已在景明园的湖心码头等候。
我搀着太后和卫国公夫人上了船,细心吩咐宫人放下两边纱帘,又取来两个软和的靠垫。
“皇后如今行事越发周全妥帖了。”,卫国公夫人笑着夸赞。
我忙垂下眼,“夫人过誉了,不过是尽些分内孝心罢了。”
太后轻轻拍了拍我的手,“你这份心,哀家都记着呢。”
凤舫缓缓驶向茂密的荷花丛,荷香阵阵,不时有蜻蜓点水而过。
太后与卫国公夫人说着话,我坐在一旁,心思却早已飘远。
“这景明园的景致是越发好了。”
太后满意地点头,“较之三年前更添了几分韵味。”
“都是皇上和皇后治理有方。”,卫国公夫人附和。
我正要谦逊几句,忽而瞥见一艘画舫正从对面荷花深处缓慢驶来。
那船比我们的小些,船头隐约可见并肩而立的两道身影,不是萧文璟和柳清音又是谁?
时机正好。
我惊讶地“咦”了一声,伸手指向那边,“母后您看,那不是皇上吗?陛下今日竟也有兴致来游湖,怎的事先没跟儿臣提起过呢?”
宫人挑起纱帘,太后和卫国公夫人同时抬眼望去。
此时两船相距不远了,足以让人看清对面船上的情形。
只见萧文璟正俯身在柳清音耳边说着话,柳清音掩唇轻笑,眼波流转间尽是娇羞妩媚。
两人姿态亲昵,萧文璟还伸手为柳清音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
卫国公夫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太后的脸色也沉了下来,“掉头,回宫。”
凤舫上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宫女太监们个个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
我连忙吩咐,“没听见母后的话吗?快,快掉头。”
回去的路上,气氛十分凝重。
卫国公夫人一言不发,太后更是面沉如水。
将太后送回康宁宫后,卫国公夫人便匆匆告退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