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男友考公上岸提分手,我转身成他顶头上司陈默林知意免费小说完整版_热门的小说男友考公上岸提分手,我转身成他顶头上司陈默林知意

男友考公上岸提分手,我转身成他顶头上司陈默林知意免费小说完整版_热门的小说男友考公上岸提分手,我转身成他顶头上司陈默林知意

86年老阿姨 著

言情小说完结

小说《男友考公上岸提分手,我转身成他顶头上司》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是“86年老阿姨”大大的倾心之作,小说以主人公陈默林知意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精选内容:我和陈默同一天参加考公。他上岸那天,我因父亲心梗抢救错过了考场。他发来分手短信:“体制内外的差距,你永远不懂。”三个月后,我补考逆袭上岸。两年间他还在基层摸爬滚打,我已破格提拔为副处长。第一次处务会,我推门走进他所在的科室。他手里的保温杯“哐当”砸在地上。我弯腰拾起滚到他脚边的杯盖,轻轻放回他颤抖的掌心:“陈科员,重新认识一下——我是你的新上司,林知意。”手机在掌心震动第三下的时候,我正盯着ICU门上那盏刺目的红灯。凌晨三点的医院走廊,消毒水的气味浓...

主角:陈默,林知意   更新:2025-10-31 11:19:3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内线电话适时地响起,是老周,语气带着小心翼翼:“林处,已经送走了。您看……这事闹的,影响真是不好。”

“嗯,按程序写个简单的情况说明备查。”我语气平淡,“另外,通知一下,半小时后,开个处务例会,各科室负责人参加。”

“好的,马上通知。”

挂断电话,我坐回办公桌后。

陈默母亲这一闹,表面上是给我添了乱,但实际上,却把陈默推到了一个更尴尬的境地。

我需要做的,不是气急败坏地解释或报复,而是要将这件事的影响,引导向对我最有利的方向。‍⁡⁡⁣⁣

半小时后的小会议室,气氛比第一次见面时更加微妙。

几位科长正襟危坐,眼神里都带着探究。

我照常主持会议,先听取了各科室近期工作汇报,然后针对几个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部署。

会议尾声,我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另外,借这个机会,强调一下工作纪律和作风建设。”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我们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上班时间,办公室是处理公务的地方,不是解决私人纠纷的场所。”

我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后在记录会议纪要的综合科科长脸上停留片刻,“今天下午,发生了一点不愉快的小插曲,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具体缘由,我不再赘述。但有一点必须明确:任何个人问题,都不能成为影响工作的借口。

同时,我也希望各位科长负起责任,不仅要关心下属的业务能力,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承受能力。

遇到困难,要引导他们通过正常组织渠道反映解决,而不是采取非理性的、甚至扰乱办公秩序的方式。”

我没有点名,但所有人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这番话,既表明了我作为领导对此事的态度——公事公办,不徇私情,也暗示了陈默行为的失当,更提醒了各位中层干部要管好自己的人。

“尤其是年轻干部,”我加重了语气,“培养他们,不仅要给平台、压担子,更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事业观。

要能扛事,能经得起风雨。

一点工作压力就心态失衡,甚至牵扯家人,这不是我们需要的干部素质。”

几位科长纷纷点头,表情严肃。

“好了,这事就到这里,散会。”

我率先起身离开,留下身后一片低沉的附和与思索。‍⁡⁡⁣⁣

我知道,这番话会原封不动地传到陈默耳朵里,也会成为处里其他人看待陈默的新标尺。

果然,第二天一早,我办公桌上整齐地放着一份文件。

是陈默提交的“工作复盘和思想汇报”,厚厚一沓,字迹工整,措辞极其谦卑甚至惶恐。

深刻检讨了自己近期工作状态不佳、给处室抹黑、辜负领导期望等等,并表示将深刻反思,端正态度,努力工作。

我粗略翻看了一下,通篇是程式化的检讨,看不到多少真正的反思。

或许在他和他家人看来,这只是一场需要低头认错、换取风平浪静的危机公关。

我没急着找他,晾着他。

接下来的日子,我依旧按部就班地工作。

对陈默,我采取了彻底的“冷处理”。

不再单独叫他汇报工作,需要沟通时,都通过科长传达。

处务会上,点到他们科的工作,我也只与科长交流,目光很少扫过他所在的角落。

分配任务,他一视同仁,但批改他提交的材料时,我的要求更为严苛,红笔批注更加密集,有时甚至会将整段逻辑不清的文字直接打回重写。

这种无视,比直接的斥责更让人窒息。

他像被隔绝在透明的玻璃罩子里,能看见外面的一切,却无法融入,时刻感受着那种无形的、来自顶头上司的冰冷压力。

他变得更加沉默,走路都低着头,偶尔在走廊遇见,他会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迅速避开。

单位里关于他的风言风语开始悄然流传。

有同情他被前女友领导“穿小鞋”的,但更多的,是鄙夷他“扛不住事”、“还要老妈出面闹”的软弱。

他曾经努力营造的“有为青年”形象,正在一点点崩塌。

一个月后,机会来了。

省里要举办一个重要的青年干部论坛,要求各单位选派一名综合素质优秀的年轻干部参加并提交论文。‍⁡⁡⁣⁣

论坛级别很高,是露脸和积累资本的好机会。

处里符合条件的人不多,陈默是其中之一。

科长拿着名单来征求我的意见。

我看着名单上“陈默”的名字,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

科长有些犹豫地说:“林处,小陈最近……状态还是不太稳,让他去,会不会……”

我抬起眼,看向科长,语气平和:“论坛是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

我们不能因为同志一时状态有起伏,就剥夺他进步的权利。

这对他不公平,也不利于队伍团结。”

科长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说。

“当然,”我话锋一转,“选派谁去,代表的是我们处的形象和水平,论文质量是关键。

这样吧,你把通知要求发下去,让符合条件的同志都准备一篇论文提纲,周五前交上来,我们处内先评议一下,择优推荐。”

科长恍然大悟,连忙点头:“好的,林处,这个办法好,公平公正。”

周五,几份论文提纲放到了我桌上。

我仔细翻阅,陈默的那份,题目是《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探析》,选题不错,但提纲挈领略显空泛,缺乏扎实的数据和案例支撑。

我在处务会上组织了简单的评议。

大家都看得出,陈默的提纲虽然框架尚可,但深度不足。

相比之下,综合科一位女硕士的提纲,切入点更巧妙,论证也更扎实。

我最后拍板:“综合科小李的提纲更成熟,代表处里参加论坛更稳妥。

陈默的选题有潜力,但还需要深入打磨。这样,陈默,”我终于再次直接点了他的名。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和微弱的希望。‍⁡⁡⁣⁣

“你的论文提纲,基础不错,但缺乏血肉。

下周,你跟我和周主任去开发区做一次专题调研,重点了解企业在审批环节遇到的实际问题。

调研回来,结合实际情况,把这篇论文重新深化,作为你下一步的重点研究任务。

希望你能拿出有分量的成果。”

我的安排,听起来合情合理,既肯定了他在选题上的想法,又给了他学习和提升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是“重点培养”。

陈默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失落,但更多的是紧张和……一丝被委以重任的惶恐?

他连忙点头:“是,林处,我一定努力!”

我知道,对他而言,这绝不是一次轻松的学习之旅。

跟我一起下乡调研,意味着他要时刻处在我的目光之下,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拿出有分量的成果”这个要求,更像是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做好了,是分内之事,做不好,就是能力不足。

看着他眼中那点微弱的希望之火被更深的焦虑所取代,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钝刀子割肉,不急于一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