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的封面是仿皮的,摸起来像某种动物的皮肤,带着黏腻的温度。
于安犹豫了一下,还是翻开了第一页。
字迹和之前那张规则纸条一样,是用朱砂写的,透着股铁锈味:青云中学学生守则补充条例5. 每日早读必须大声朗读《道诡经》,声音太小会被“先生”标记。
6. 食堂只供应红色食物,若看到绿色蔬菜,立刻离开,不要回头。
7. 晚自习时,若听到走廊有弹珠声,待在座位上别动,首到声音消失。
8. 不要在黄月时盯着月亮看超过三分钟,会被“它”盯上。
9. 禁止破坏校园里的任何植物,尤其是宿舍楼后的爬山虎。
10. 每个月的13号,所有人必须待在教室里,锁好门窗,无论听到什么都不要开门。
于安的手指顿在“10”这条上。
今天是几号?
他翻了翻笔记本,后面是空白的,没有日期。
“规则倒是不少。”
他低声自语,突然发现第六条旁边有个小小的批注,是用铅笔写的,字迹潦草:“绿色蔬菜可以吃,前提是让别人先尝。”
这是谁写的?
难道是之前的“玩家”?
于安心头一动,快速翻查其他条例,果然在第九条后面发现了另一个批注:“爬山虎怕盐,紧急时可用。”
他把这两条记在心里,合上笔记本时,发现封底夹着一张食堂的饭票,上面印着血红色的日期——6月13号。
今天就是13号?
于安猛地抬头,办公室的窗户正对着宿舍楼后墙,那片爬山虎长得异常茂盛,藤蔓像无数条绿色的蛇,缠绕着墙壁向上攀爬,叶片在血日的光照下泛着油亮的光泽,隐约能看见叶片背面有黑色的斑点,像眼睛。
他突然想起周也的话——规则是保护伞,也是催命符。
这些补充条例里,似乎藏着可以利用的漏洞。
比如第六条,禁止吃绿色蔬菜,但批注说可以让别人先尝。
这是不是意味着,绿色蔬菜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第一个吃的人”?
还有第九条,禁止破坏植物,却又说爬山虎怕盐。
这更像是某种提示,有人在刻意留下生路。
“是谁留下的批注?”
于安捏紧饭票,饭票上的红色日期像是活的,慢慢晕开,染红了他的指尖。
走出办公室时,走廊的红光己经褪去,恢复了正常的白炽灯色。
于安刚拐过拐角,就看见红煜靠在墙上,手里还在转那个红苹果,只是苹果己经变得干瘪,表皮皱巴巴的像块老树皮。
“找到好东西了?”
红煜挑眉,视线落在他手里的笔记本上。
“校规。”
于安没隐瞒,“你知道今天是13号吗?”
红煜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知道。
所以中午得赶紧回教室,锁好门窗。”
“规则说13号必须待在教室,”于安盯着他,“那如果不在教室呢?”
红煜的苹果掉在地上,滚出很远。
他弯腰去捡的瞬间,于安看见他后颈有个黑色的印记,像只小小的眼睛。
“会死。”
红煜的声音沉了下来,“去年的13号,有个新人不信邪,躲在厕所里,结果被发现时,整个人嵌在墙里,只剩一只手露在外面,指甲缝里全是爬山虎的叶子。”
于安的后背泛起寒意。
两人往食堂走时,遇到了孙榕和花铃。
孙榕手里拿着个红色的馒头,正吃得津津有味,花铃则捧着一盒红色的果汁,吸管上沾着粘稠的液体。
“于安,快来!
今天有红烧肉!”
孙榕招手,他的嘴角沾着红酱,像血。
食堂里弥漫着浓重的肉腥味,所有餐盘里的食物都是红色的:红馒头、红米饭、红汤、红烧肉……连汤勺都是红色的,像是用某种骨头磨成的。
于安的胃里一阵翻涌,刚想找个借口离开,眼角突然瞥见角落的窗口摆着一碟绿色的青菜,叶片鲜嫩,在满是红色的食堂里显得格外突兀。
他想起那条批注,心跳不由得加快。
“那是什么?”
于安指着青菜问。
孙榕和花铃同时转头,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神变得呆滞:“没有绿色。”
“我明明看见了……没有绿色。”
红煜按住他的肩膀,力道很大,“别乱看。”
于安被他按得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那碟青菜慢慢变得透明,最后消失在空气中。
“为什么?”
他低声问。
红煜松开手,往嘴里塞了块红烧肉,含糊不清地说:“规则说没有,那就不能有。”
午饭吃得味同嚼蜡。
于安几乎没动筷子,只是盯着餐盘里那块像血一样的红烧肉,突然觉得胃里更恶心了。
饭后回教室的路上,于安注意到很多学生都在往口袋里塞东西——有人塞了把盐,有人揣着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