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深渊追凶:心理侧写师她总在共情陆琛林晚免费小说大全_小说推荐完本深渊追凶:心理侧写师她总在共情(陆琛林晚)

深渊追凶:心理侧写师她总在共情陆琛林晚免费小说大全_小说推荐完本深渊追凶:心理侧写师她总在共情(陆琛林晚)

荼蘼daisy 著

言情小说完结

陆琛林晚是《深渊追凶:心理侧写师她总在共情》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荼蘼daisy”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当能共情罪犯的天才心理侧写师,遇上信奉证据至上的刑侦队长,他们联手追凶,却在逼近真相时发现,最大的阴谋正藏于她遗失的童年记忆中。 感性的、有时甚至需要“成为疯子才能理解疯子”的女主,与理性的、在规则内追求绝对正义的男主,如何从针锋相对到彼此成就。

主角:陆琛,林晚   更新:2025-11-02 20:48:1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市刑侦支队会议室,灯火通明。

窗外的天色己然泛白,雨停了,但阴云仍未散去,压抑得如同此刻会议室内的气氛。

白板上贴满了现场照片、死者张贺的社会关系图、初步的尸检报告要点,以及那张最为刺眼的、凶手离开时的模糊监控截图。

陆琛站在白板前,双手撑在桌沿,目光扫过略显疲惫的队员们。

通宵的排查有了初步结果,但也带来了更多的疑问。

“汇报一下进展。”

他的声音带着一夜未眠的沙哑,却依旧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刘志成率先开口:“陆队,我们对张贺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初步梳理。

此人在生意场上树敌不少,有几个竞争对手嫌疑很大,目前正在逐一排查他们的不在场证明。

经济方面,他的公司近期资金链紧张,有几笔贷款即将到期,但尚未发现因此引发的极端矛盾。”

王大力接着法医的角度补充:“详细的尸检报告确认,死因是特制钢琴钢丝勒颈导致的机械性窒息。

死者体内没有检测到常见迷药成分,但发现了微量的琥珀胆碱残留。”

“琥珀胆碱?”

陆琛眼神一凝。

这是一种肌肉松弛剂,常用于医疗麻醉,但若使用不当,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且代谢较快,不易检测。

“是的,剂量控制得非常精准,不足以致死,但足以让受害者在短时间内肌肉无力,无法剧烈反抗。”

王大力解释道,“这解释了现场为何没有明显搏斗痕迹。

凶手具备一定的药理知识,或者能接触到这类药物。”

赵晓芸汇报了监控追踪的情况:“那个雨衣男人的行进路线我们尽力还原了。

他进入小区后,刻意避开了大部分主干道的监控,选择的都是角落和小路,对小区内部结构似乎很熟悉。

离开侧门后,进入老城区,线索就断了。

我们对周边符合侧写……呃,符合瘦高体态的人员进行了初步摸排,暂时没有发现特别可疑的对象。”

她说着,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坐在会议桌末尾的林晚。

林晚安静地坐在那里,面前摊开着一个精致的皮革笔记本,但她并没有记录,只是听着众人的汇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的边缘。

她的脸色依然苍白,但眼神恢复了之前的清明。

琥珀胆碱……精准控制。

这不是冲动杀人,是精密计划。

药理知识,或者医疗背景?

这与之前侧写的“观察、评判他人”的职业范围有重叠。

社区医生?

保险公司的医疗核查员?

还是……与医疗行业相关的宗教背景人员?

陆琛将各方的信息在脑中快速整合,最后目光落在了林晚身上,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审视:“林专家,根据目前掌握的这些‘证据’,你对你的侧写,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或修正的?”

这话语听起来是征询意见,但语气里的潜台词很明显——看看你的“感觉”,在证据面前是否还站得住脚。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晚身上。

有好奇,有期待,也有像陆琛一样的怀疑。

林晚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上陆琛的视线,并没有首接回答关于修正的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陆队,各位,”她的声音清晰而稳定,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我想知道,张贺在近期,或者在过去,是否曾卷入过某些……道德上有争议,甚至可能游走在法律边缘,但最终凭借财富或关系逃脱了制裁的事件?

比如,工程质量问题、拖欠工人薪资导致严重后果、或者……性侵、猥亵之类的指控?”

这个问题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刘志成翻看了一下资料,有些迟疑地说:“张贺的建材公司,前两年确实有过一次施工事故私了的记录,也拖欠过供应商货款,打了几场官司。

但至于性侵之类……目前没有接到过相关报案。”

陆琛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林专家,你为什么特别关注这方面的‘道德污点’?”

他刻意加重了“道德污点”几个字。

林晚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指着那张死者带着诡异微笑的照片。

“因为凶手的动机,核心在于‘审判’。”

她的指尖轻轻点在那僵硬的笑容上,“他不是为财,也不是简单的仇杀。

他选择的目标,在他扭曲的价值观里,必须是‘有罪’的。

这种‘罪’,很可能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犯罪,而是他自我标准下的‘道德沦丧’。”

她转过身,面向众人,眼神锐利起来,与之前那种疏离清冷的感觉截然不同,仿佛在阐述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

“琥珀胆碱的精准使用,反侦察的路线选择,现场布置的仪式感,都说明他计划周密,智商不低。

他模仿‘圣心杀手’,说明他认同甚至崇拜那种以极端手段执行‘正义’的理念。”

“结合之前的侧写——男性,28-35岁,瘦高,从事能观察评判他人的职业,可能有宗教或类宗教背景,性格内向偏执,有强烈秩序感和道德洁癖。”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最后定格在陆琛身上,语气无比肯定:“所以,我坚持并完善我的第一个侧写:凶手,我们姑且称他为‘审判官’,他选择的受害者,并非随机。

张贺,一定在某一方面,严重触犯了他心中那套偏执的道德律法。

他杀害张贺,并布置现场,不是在泄愤,而是在完成一场他自认为神圣的‘净化仪式’。

他留下的那个笑容,不是嘲弄,而是标志着‘罪人’己‘忏悔’,并得到了他所谓的‘救赎’。”

林晚的推理,并非空中楼阁。

她是将碎片化的证据——药理知识、反侦察行为、模仿动机、现场布置——与她共情到的凶手的“审判者”心态相结合,构建出一个逻辑自洽的心理模型。

这种模型或许无法首接指认凶手,却能精准描绘出凶手的内心画像和行为模式,为抓捕提供至关重要的方向。

“而这一切,”林晚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寒意,“都指向一个结论:这绝不会是孤案。

‘审判官’找到了他的‘使命’,他会继续寻找下一个他认为‘有罪’的目标,继续他的‘审判’。

如果我们不能在他再次动手前抓住他,那么,下一个带着这种诡异笑容的尸体,很快就会出现。”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林晚的论断,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她不仅再次确认了凶手是连环杀手,甚至预言了下一场谋杀。

“荒谬!”

一个资历较老的刑警忍不住低声嘟囔,“靠猜的就要我们当成连环案来办?

浪费警力!”

“可是……”赵晓芸小声反驳,“林老师说的有道理啊,凶手的动机确实很奇怪,不像普通的仇杀或财杀。”

陆琛双手抱胸,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林晚的侧写听起来依旧“玄乎”,但她将现有证据融入了解释,并且指向了一个非常符合逻辑的、令人不安的可能性——模仿犯,连环杀手。

他最担心的情况似乎正在发生。

一个潜在的、正在成长的连环杀手,隐藏在城市的阴影里。

而林晚的侧写,是目前唯一一个试图将这个模糊的威胁具体化的工具,尽管这个工具在他看来依旧不够可靠。

“你的侧写,提供了一个方向。”

陆琛终于开口,语气依旧谨慎,但少了之前的首接嘲讽,“但这无法改变我们的办案流程。

志成,扩大排查范围,重点筛查张贺过去所有可能涉及‘道德争议’的事件,尤其是那些没有走法律程序或者他成功脱身的事情,看看能否找到与凶手侧写中‘道德洁癖’特征相关的连接点。”

“晓芸,继续深挖监控,尤其是老城区那片,看看有没有沿街店铺的私人摄像头可能拍到了什么。

同时,在内部资料库中,交叉比对近期是否有其他类似‘道德审判’意味的案件报告,或者失踪人口,尤其是那些有类似‘污点’背景的人。”

“王法医,进一步分析琥珀胆碱的来源渠道,缩小可能获取此类药物的人群范围。”

他的命令条理清晰,既采纳了林晚侧写中的合理部分,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侦查动作,又牢牢把握着证据主导的原则。

陆琛不得不承认,林晚的视角是他之前忽略的。

他习惯于从利益和首接矛盾寻找动机,而凶手的动机可能藏得更深,更扭曲。

为了阻止可能的下一场谋杀,他愿意尝试任何可能有效的途径,哪怕这个途径让他心存疑虑。

下达完指令,陆琛看向林晚,目光复杂:“林专家,你的侧写,我会作为参考。

但我希望你能理解,警方办案,最终需要的是能钉死凶手的铁证。”

林晚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意见被部分采纳而表现出任何得意,反而更加凝重。

“我明白,陆队。”

她轻声说,“侧写是指南针,不是地图。

它能指出方向,但找到通往终点的路,还需要大家一步步去走,用证据去铺就。”

她收起笔记本,准备离开会议室,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缓解一下持续不断的头痛。

就在她走到门口时,陆琛的声音再次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连他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松动:“关于‘圣心杀手’的模仿……省厅档案里的细节,你知道多少?”

林晚脚步一顿,没有回头。

“足够多,陆队。”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坚定,“当你看完那些资料,你会明白,眼前的‘审判官’,只是一个……蹩脚的学徒。

而真正的噩梦,可能还隐藏在更深的地方。”

说完,她拉开门,走了出去。

走廊的光线将她的影子拉长,那单薄的身影里,似乎承载着远超她年龄和外表的沉重。

陆琛看着关上的门,久久不语。

蹩脚的学徒?

真正的噩梦?

林晚的话,像是一根刺,扎进了他的心里。

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起恶劣的、带有表演性质的谋杀案,但现在看来,其背后牵扯的阴影,可能远超他的想象。

而那个被他视为“不稳定因素”的年轻女人,似乎正是唯一一个,能提前窥见那片阴影轮廓的人。

会议结束,警员们各自领命而去。

会议室的白板上,那张凶手的模糊监控截图,与死者张贺诡异的笑脸照片并列在一起,仿佛在无声地宣告——游戏,开始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