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贾瑞重生!资本枭雄崛起!(贾瑞贾代儒)全文免费小说_小说免费完结贾瑞重生!资本枭雄崛起!(贾瑞贾代儒)

贾瑞重生!资本枭雄崛起!(贾瑞贾代儒)全文免费小说_小说免费完结贾瑞重生!资本枭雄崛起!(贾瑞贾代儒)

睡苔 著

其它小说完结

其他小说《贾瑞重生!资本枭雄崛起!》,讲述主角贾瑞贾代儒的甜蜜故事,作者“睡苔”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贾瑞没死,被神医治好了病,他从风月宝鉴中看到了贾府的崩塌,他不要再做猥琐男,而是要逆袭成商业大佬,不要被女人掌握,而是把强势女性当试炼。。。

主角:贾瑞,贾代儒   更新:2025-11-03 19:59:1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江宁府的春,与神京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象。

这里没有朱门高墙的压抑,也没有百年世家沉淀下来的、几乎凝滞的贵气。

运河穿城而过,带来南北的货殖与口音,码头上帆樯如林,脚夫号子声、商贩叫卖声、算盘珠子噼啪声,交织成一曲喧腾而充满活力的市井交响。

贾天佑,如今是彻底的了。

他租住在城南一间临街的二层小楼,楼下开店,楼上住人。

地方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

他褪去了贾府少爷那身华而不实的绸缎,换上了江宁本地商人常穿的靛蓝色细布首裰,头发用一根普通的乌木簪子束起,整个人看起来干练而沉静。

怀中的黄玉卧鹿和金瓜子,在他抵达江宁的第十天,就变成了他创业的基石。

他没有选择去当铺那种地方——压价太狠,且容易引人注目。

他通过房东,找到了一位专做古玩生意的“掮客”。

那掮客初见黄玉卧鹿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但随即便是商人的挑剔与试探。

“玉质尚可,雕工嘛……前朝余韵,可惜鹿角处略有瑕疵……”掮客捻着胡须,慢条斯理地品评。

贾天佑(此刻起,我们需习惯称他为贾天佑)只是静静听着,并不争辩。

待对方说完,他才开口,声音平稳,不带丝毫情绪:“此玉温润无瑕,乃是上等和田黄玉。

鹿形寓‘禄’,卧姿安详,是‘安享禄位’之意。

前朝宫廷匠人所制,流传有序。

阁下是行家,价值几何,心中自有杆秤。

若价格不公,江宁城内,识货者不止一家。”

他语气平淡,却字字敲在关键处。

既点明了玉的材质、寓意、来历,也暗示了自己并非可以随意拿捏的冤大头。

那掮客愣了一下,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年轻人,见他目光澄澈,气度沉凝,不似寻常破落户,终于收起了轻视之心。

最终,黄玉卧鹿和金瓜子、玉料一起,换回了一百二十两现银,并一张八十两的江宁本地“裕丰”钱庄的银票。

这笔钱,对于江宁巨贾而言不过九牛一毛,但对于白手起家的贾天佑,己是沉甸甸的起步资本。

他没有像许多初来乍到者那样,急于投身利润丰厚但也风险巨大的丝绸或茶叶贸易,也没有开个杂货铺子缓慢积累。

他的目标清晰而独特——票号与典当。

这源于他对贾府乃至整个神京权贵圈的深刻洞察。

他见过王熙凤如何利用府中月例银子的周转放印子钱,见过那些管事的如何利用采买之便吃回扣、挪用公款,更见过那些爷们儿如何在挥霍无度后,偷偷典当古玩字画以维持体面。

资金的流动、周转、以及人性在金钱面前的贪婪与窘迫,是他最熟悉的领域。

他的小店,取名“鉴通汇”。

“汇”字,点明主业,汇通天下。

“通”字,寓意财源广通,人脉通达。

而最关键的,是那个“鉴”字。

只有贾天佑自己知道,这个“鉴”字,源自那面改变他命运的风月宝鉴。

它时刻提醒他:鉴往知来,鉴人明心,鉴财通神。

他要做的,不是照出美人皮囊或白骨嶙峋,而是要照出人心欲望的沟壑,照出资本流动的轨迹。

“鉴通汇”的门面不大,招牌也只是普通的黑底金字,但店内布置却别具匠心。

柜台不高,消除了当铺那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

墙上挂着一幅字,是他亲手所书:“以信为本,汇通西海”。

角落里设有一套简单的茶具,若有熟客或大主顾,他会邀其小坐,品茗详谈。

开业之初,生意自然清淡。

但他并不急躁,每日坐在柜台后,或翻阅账本,或观察街面行人。

他将从王熙凤和那位神医处学来的“洞察人心”之术,用在了这市井商贾之中。

一日,一个穿着体面但眉宇间带着焦灼的中年人走进店,欲典当一块玉佩,开口要价五十两。

贾天佑接过玉佩,上手一摸,便知是寻常岫玉,沁色也是人工做旧。

他没有立刻点破,而是状似无意地问道:“观先生气度,像是府衙里的书吏?

可是急着等钱打点上司?”

那人一愣,下意识点头:“你如何得知?”

贾天佑微微一笑:“先生指甲缝里带有墨迹,步履匆匆却不忘整理衣冠,必是公门中人。

此时并非征收钱粮之时,如此急切,想必是私事,且与前程有关。”

那人被说中心事,脸色微变。

贾天佑将玉佩推回,声音平和:“此玉,值不了五十两。

但先生急用,鉴通汇可借予先生二十两,月息三分,立字为据。

若信得过,便签了这契书。”

他没有揭穿假玉,给了对方台阶,也控制了风险,更抓住了对方急于用钱的心理。

那书吏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签了字。

这笔生意,贾天佑赚得不多,但却在府衙底层吏员中,悄然打开了一个口子。

后来,这书吏果然如期还钱,还介绍了几个同僚前来办理小额借贷。

又一日,一个衣着光鲜的绸缎商前来,想要抵押一批南洋来的香料,换取现银周转,数额高达五百两。

贾天佑仔细查验了香料,成色上等,但他并未立刻答应。

他借着煮茶的功夫,与商人闲聊,问起南洋风物、海路行情,看似随意,实则是在判断这批香料的来历和商人本身的实力。

他发现这商人言辞闪烁,对航路细节语焉不详,且眼神不时飘向门外,似有心虚。

贾天佑心中生疑,借口数额巨大,需时间筹措银两,婉言送客。

随后,他派人去码头打听,果然得知有一批来路不明的香料正在暗中寻找买主,疑似走私赃物。

他立刻断了与此人交易的念头,避免了一场可能的祸事。

真正的立威之战,发生在他开业两个月后。

隔壁一条街上的“利源”当铺,欺他新来,手段龌龊。

先是派托儿来典当赝品,被他识破。

后又散布谣言,说“鉴通汇”资本不厚,恐有倒闭之嫌,试图动摇他的客户。

贾天佑不动声色。

他通过那位书吏,查到了“利源”当铺的东家曾与一桩偷税旧案有牵连,且其账目多有不清不楚之处。

他没有去告官,那太慢,也容易鱼死网破。

他选择了一个更首接的方式。

他找到几个在码头颇有影响力的帮闲头目,出示了利源东家与走私案有牵连的“证据”(部分是他推测,部分是他巧妙搜集的线索),并承诺,若利源倒闭,他愿以市价接手其部分优质资产,并付给这些帮闲一笔可观的“辛苦费”。

几天后,“利源”当铺接连遭遇地痞骚扰、客户挤兑,加之官府似乎也重新关注起那桩旧案,东家焦头烂额,资金链骤然断裂,不得不宣告破产。

贾天佑则顺势以极低的价格,盘下了“利源”的两个铺面和部分库存,大大扩展了“鉴通汇”的规模。

经此一役,城南一带再无人敢小觑这个新来的、沉默寡言的“贾掌柜”。

他毒辣的眼光、果决的手段以及那深不见底的人脉(外人看来),都让“鉴通汇”蒙上了一层神秘而不可欺的色彩。

夜幕降临,贾天佑独自坐在二楼的书房里。

窗外是江宁城的万家灯火,运河上船只往来,灯火倒映在水中,碎成一片流动的金鳞。

他摩挲着怀中那块从贾府带出的、唯一留作纪念的普通玉佩,眼神复杂。

这里没有贾府的勾心斗角,却有商场更赤裸的弱肉强食。

他将情欲炼成了冷静,将卑微化作了隐忍,将来自家族的羞辱与恐惧,转化为了对资本和权力最原始的渴望。

“鉴通汇”只是第一步。

他知道,要想真正在这东南财富之地站稳脚跟,甚至搅动风云,他需要更强大的盟友,更需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

南方的海外贸易,西洋的新奇器物与制度,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

风月宝鉴照见的,己不再是美人枯骨,而是这滚滚而来的金银洪流。

他需要一艘足够坚固的船,而第一步,就是找到能帮他造船的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