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张家长李家短:乡村烟火录(赵春兰张金凤)完整版小说阅读_张家长李家短:乡村烟火录全文免费阅读(赵春兰张金凤)

张家长李家短:乡村烟火录(赵春兰张金凤)完整版小说阅读_张家长李家短:乡村烟火录全文免费阅读(赵春兰张金凤)

小妖朵朵520 著

言情小说完结

现代言情《张家长李家短:乡村烟火录》,讲述主角赵春兰张金凤的爱恨纠葛,作者“小妖朵朵520”倾心编著中,本站纯净无广告,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故事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南方小镇,贯穿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的时代变迁。从计划经济的票证时代到市场经济的个体户浪潮,从“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到“婚姻自由”的思想冲击,民间风俗(如填房的讲究、彩礼的规矩、分家的仪式)与时代烙印(如下岗潮、外出打工潮)交织,成为人物命运的底色。

主角:赵春兰,张金凤   更新:2025-11-04 21:49:4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980年的春天,赵春兰生下了一个男孩。

生的时候是半夜,张老实不在家,去邻镇给人做家具了。

老太太嫌产妇晦气,躲在自己屋里不出来。

赵春兰疼得死去活来,咬着毛巾不敢出声,怕惊醒了隔壁屋的张建军和张金凤。

首到天快亮的时候,孩子才“哇”地一声哭出来,响亮得像打锣。

赵春兰看着那个皱巴巴的小婴儿,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所有的疼都忘了。

她给孩子取名叫张强,希望他将来能强强壮壮的,不受人欺负。

张强的出生,像一块石头投进了张家平静(或者说,是表面平静)的水面。

张老实回来的时候,抱着儿子笑得合不拢嘴,买了两斤红糖,还割了点猪肉,算是给赵春兰补身子。

老太太虽然还是偏心张建军和张金凤,但看着襁褓里的重孙子,脸上也有了点笑模样。

最明显的变化是赵春兰在这个家的地位。

以前吃饭,她总是最后一个坐下,吃孩子们剩下的;现在,老太太会让她多吃点肉,说“要喂奶,得有营养”。

以前她洗衣服,张建军和张金凤的衣服总是堆在最上面;现在,老太太会念叨一句“先洗强子的,孩子嫩皮嫩肉的,别蹭了灰”。

张金凤不再故意打翻她的饭碗,张建军也不再藏她的针线。

他们看她的眼神,虽然还有距离,但少了很多敌意。

有时候,张金凤还会偷偷趴在炕边,看熟睡的张强,手指小心翼翼地想碰又不敢碰。

赵春兰松了口气,觉得自己在这个家,终于有了点“自己人”的感觉。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张强身上,给他做小衣服,缝小鞋子,夜里醒无数次给他换尿布、喂奶,累得黑眼圈重得像熊猫,却甘之如饴。

可这种平静,没持续多久。

张老实开始变得不对劲。

他以前虽然懦弱,但赚的钱总会交回来大半。

可自从张强出生后,他交回来的钱越来越少,问他,就说“厂里效益不好给人帮忙没拿到工钱”。

赵春兰心里犯嘀咕,却没证据。

首到有一天,她去镇上给张强打预防针,路过木器厂门口,看见张老实和一个女人在说话。

那女人她认识,是张金凤亲娘的妹妹,也就是孩子们的姨。

两人说得热火朝天,张老实从口袋里掏出几张钱,塞给了那个女人。

赵春兰当时就炸了。

她抱着张强冲过去,指着张老实的鼻子:“张老实!

你给我说清楚!

这钱是怎么回事?

你不是说厂里效益不好吗?”

张老实没想到会撞见她,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说:“是……是金凤她姨说家里困难,我……我就帮衬点……帮衬?

我们家张强喝的奶粉钱都快没了!

你帮衬她?”

赵春兰的声音抖得厉害,“你是不是觉得我生了儿子,就跑不了了?

就不用管我们娘俩的死活了?”

那女人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哟,这不是新嫂子吗?

怎么说话呢?

我姐不在了,我当姨的照看着点外甥女,难道不该?

再说了,这钱是我姐夫自愿给的,跟你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

他是我男人!

他赚的钱就得养家!”

赵春兰抱着张强,胸口气得一鼓一鼓的。

周围渐渐围了些人,指指点点的。

张老实觉得丢了面子,一把推开赵春兰:“你闹够了没有?

回家去!”

赵春兰被推得一个趔趄,差点把怀里的张强摔了。

她看着张老实躲闪的眼神,看着那个女人得意的笑,看着周围人看热闹的表情,突然觉得浑身发冷。

她以为生了儿子就能站稳脚跟,可到头来,这个男人的心,根本不在她和儿子身上。

回到家,赵春兰把自己关在屋里,抱着张强哭了一下午。

她想回娘家,可摸了摸口袋,连买车票的钱都没有。

她想起娘上次来信说的“忍忍就过去了”,突然觉得那三个字像刀子一样,割得她心口疼。

傍晚,张老实回来了,脸上带着点愧疚,手里拎着一小袋奶粉。

“春兰,别生气了,”他把奶粉放在桌上,“我……我就是看金凤她姨可怜,才给了点钱。

以后不了,啊?”

赵春兰没理他,眼神定定地看着怀里的张强。

孩子睡得正香,小嘴巴抿着,像只小猪。

为了这个孩子,她不能就这么忍了。

她要争。

争男人的钱,争家里的地位,争给儿子一个安稳的未来。

从那天起,赵春兰变了。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

张老实交回的钱少了,她就追着他问,问得他烦了,不得不把钱交出来;老太太偏袒张建军和张金凤,她就当着张老实的面说:“娘,建军和金凤是您的孙子孙女,强子也是啊,手心手背都是肉,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有一次,张金凤想要赵春兰给张强做的小棉袄,老太太就逼着赵春兰给。

赵春兰首接把棉袄锁进了柜子:“这是给强子做的,他身子弱,经不起冻。

金凤要是想要,我明天去扯块布,再给她做一件,料子保证比这个好。”

她嘴上说得客气,态度却强硬得很,老太太愣了愣,没再坚持。

张建军上学需要买新书包,张老实想让赵春兰用家里的旧布给缝一个,赵春兰不干:“建军是学生,背着旧布书包出去会被人笑话的。

去供销社买个新的,钱我来出——从你这个月的工钱里扣。”

张老实被噎得说不出话,最后还是乖乖去买了新书包。

这些变化,张老实看在眼里,虽然偶尔会觉得赵春兰“变厉害了”,但家里的日子确实比以前顺了,孩子们也没再闹过什么大矛盾,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太太嘴上抱怨几句“女人家当家,没个好”,但看着赵春兰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强子也养得白白胖胖,心里的气也渐渐顺了。

只有赵春兰自己知道,她每一次“争”,都像在刀尖上走。

她怕张老实恼了,怕老太太记恨,怕张建军和张金凤再跟她疏远。

但她更怕,自己和张强在这个家里,永远抬不起头。

这天晚上,赵春兰哄睡了张强,坐在灯下给张老实补袜子。

张老实躺在炕上,吧嗒吧嗒地抽烟,突然说:“春兰,你跟以前不一样了。”

赵春兰手里的针线顿了一下:“哪不一样了?”

“以前你性子软,现在……”张老实想了想,“像带刺的刺猬。”

赵春兰低头笑了笑,把补好的袜子放在一边:“我要是不带刺,咱们强子就得被人欺负。

我当妈的,不能让他受委屈。”

张老实没说话,把烟袋锅在炕沿上磕了磕,灭了火。

黑暗里,他叹了口气:“委屈你了。”

赵春兰的心颤了一下。

这句迟来的“委屈”,虽然轻得像羽毛,却让她眼眶一热。

她转过身,背对着张老实躺下,眼泪悄悄滑进了枕头里。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往后的日子,还得一步一步地争,一点一点地守。

但只要能护着张强,再难,她也认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