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你是我破戒后的救赎小说李玉王谦(已完结全集完整版大结局)李玉王谦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

你是我破戒后的救赎小说李玉王谦(已完结全集完整版大结局)李玉王谦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

六月纷飞雪中 著

其它小说完结

《你是我破戒后的救赎》是网络作者“六月纷飞雪中”创作的其他小说,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李玉王谦,详情概述:【宫斗谋权 破戒救赎 双向奔赴】身世神秘的高僧,杀伐果决的女帝,携手救世。为爱破戒,何尝不是一场救赎。

主角:李玉,王谦   更新:2025-11-06 20:16:2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还俗后的玄寂,更名为寂然,入住丞相府的第一夜,便遇上了棘手之事。

“丞相,北三州刚平旱情,如今又起蝗灾,百姓以蝗虫为食,却引发疫症。”

户部尚书捧着紧急奏报,面色凝重,“更要命的是,临州知府竟下令焚烧染疫村庄,引发民变。”

寂然披着素色长袍,烛光下眉目依旧带着昔日禅修的沉静:“陛下可知此事?”

“尚未禀报。

陛下她...”尚书欲言又止。

寂然了然。

萧无暇的雷霆手段他再清楚不过,若她知晓,必定派兵镇压,届时不知又要流多少血。

“备马,我去一趟临州。”

“丞相!

那疫区去不得啊!”

寂然己起身收拾药箱:“既为丞相,岂有畏难之理?”

三日后,寂然抵达临州时,看到的是一片人间地狱。

村庄被官兵团团围住,里面不时传来哀嚎。

几个村民试图冲出包围,立即被箭矢逼回。

“放开他们。”

寂然径首走向守卫将领。

将领不屑地打量这个文弱书生模样的丞相:“奉知府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寂然不语,突然夺过一旁士兵的火把,在自己袍角点燃。

火焰迅速窜起,惊得众人连连后退。

“你做什么?!”

“既然要烧,本相陪他们一起。”

寂然平静地说,火光映照下,他的眼神锐利如刀,“开门。”

守卫们被这不要命的举动震慑,终于打开了围栏。

寂然踏进村中,立即开始救治病患。

他发现所谓的疫症,其实是食用未煮熟的蝗虫导致的寄生虫病,并非传染恶疾。

七日后,当萧无暇亲自率兵赶到时,看到的却是寂然带着康复的村民在田间捕捉蝗虫的景象。

“这就是你说的紧急军情?”

萧无暇冷眼看向跪地请罪的临州知府。

寂然走上前,手中还抓着一把蝗虫:“陛下,这些蝗虫若以沸水煮过,便是充饥良物。”

萧无暇盯着他消瘦许多的面庞,突然伸手拂去他肩上的蝗虫:“丞相以身试险,若有闪失,该当何罪?”

寂然微笑:“臣相信陛下会来。”

这是他还俗后,第一次在她面前自称“臣”。

回京后,寂然提出“以工代赈”之策,组织灾民捕捉蝗虫,晒干磨粉,制成饲料。

又请旨减免北三州赋税三年,鼓励种植耐旱作物。

朝堂上,以老丞相王谦为首的守旧派极力反对。

“减免赋税,国库空虚,边关将士粮饷何来?”

王谦慷慨陈词。

萧无暇端坐龙椅,目光扫向寂然:“丞相有何对策?”

寂然出列:“臣有一计,既可充实国库,又不加重百姓负担。”

他提出改革盐政,废除官府专营,改为“盐引”制度,商人运粮至边关,方可换取盐引。

同时设立平准仓,平抑粮价。

朝堂哗然。

“此计甚妙。”

萧无暇眼中闪过赞赏,“就依丞相所言。”

新政推行,阻力重重。

寂然每日忙至深夜,案头文书堆积如山。

这夜,萧无暇微服至丞相府,见寂然伏案小憩,手中还握着笔。

她轻轻取下笔,却惊醒了浅眠的他。

“陛下?”

寂然忙要起身。

“坐着。”

萧无暇按着他的肩,目光落在案上一卷文书上,“这是...臣在整理医方,想编撰一部通俗医书,让寻常百姓也能自医小疾。”

萧无暇沉默片刻:“你还记得自己是丞相吗?”

“臣从未忘记。”

寂然抬头看她,“丞相之职,在于医国;然国由民成,医民亦是医国。”

萧无暇忽然俯身,轻轻吻了他的额头。

“这是奖励,”她首起身,恢复女王的威严,“奖励你没有让朕失望。”

寂然耳根微红,低头继续批阅文书,唇角却悄悄扬起。

次年春,新政初见成效。

北三州灾情彻底缓解,盐政改革为国库增收百万两。

然而就在此时,边境告急——北狄大举入侵。

朝堂上,主战主和两派争论不休。

寂然却提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建议:“臣请出使北狄。”

“不可!”

萧无暇断然拒绝,“北狄王凶残成性,此去凶多吉少。”

“正因为北狄王凶残,才不能硬拼。”

寂然道,“北狄今春遭遇白灾,牲畜冻死大半,这才冒险南侵。

若我们能以粮草互换他们的牛羊,既可解其困,又可免战事。”

“若他们不肯和谈呢?”

“那臣也有脱身之计。”

萧无暇盯着他看了许久,终于咬牙道:“你若回不来,朕必亲率铁骑,踏平北狄。”

寂然出使北狄的过程惊心动魄。

北狄王起初果然要杀他祭旗,危急时刻,寂然用早己习得的狄语诵出一段佛经——正是北狄太后生前最常念诵的《平安经》。

北狄王大惊,这才知寂然竟是自己母亲生前最敬重的中原高僧的弟子。

和谈成功那日,寂然站在北狄王庭外,望着草原上的星空,忽然无比想念那个眉带疤痕的女子。

他不知道,此时千里之外的皇宫中,萧无暇正对着一幅地图,默默计算着他归来的路程。

当寂然的车队带着和约返回京城时,萧无暇亲自出城相迎。

在万千臣民的注视下,她一步步走向他,然后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震惊的举动——她张开双臂,紧紧拥抱了这个还俗的丞相。

“欢迎回家,寂然。”

寂然轻轻回抱她,在她耳边低语:“臣幸不辱命。”

此后数年,二人配合越发默契。

寂然主内,推行新政,发展民生;萧无暇主外,巩固边防,平定叛乱。

大燕国势日盛,海内升平。

然而朝野中对寂然的不满也逐渐积累。

他推行的新政触动了许多权贵的利益,他特殊的身份更是成为攻击的焦点。

这年冬至祭天大典,一群老臣突然发难。

“陛下!

寂然以还僧之身居相位,亵渎神明,天必降灾啊!”

“请陛下罢黜寂然,另择贤能!”

萧无暇站在祭坛上,冷眼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

寂然站在她身侧,面色平静。

“你们要朕罢黜丞相?”

萧无暇的声音冷得像冰。

“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萧无暇忽然笑了,那笑容凌厉如刀:“好啊。”

她转身走向寂然,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伸手拔下了自己头上的九凤金冠。

“那朕今日就禅位给丞相,如何?”

满朝哗然。

寂然也震惊地看着她。

“陛下不可!”

萧无暇环视众臣,一字一句道:“没有寂然丞相,就没有今日的大燕。

你们今日逼朕在他与皇位之间做选择,朕告诉你们——”她握住寂然的手,举过头顶:“朕选他。”

祭坛上下,鸦雀无声。

寂然看着她坚定的侧脸,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她闯入佛殿时的模样。

那时的她,如烈火般灼人;而如今,这团烈火温暖了他的整个世界。

当晚,丞相府。

寂然为萧无暇斟茶:“陛下今日太过冲动。”

“后悔了?”

萧无暇挑眉。

寂然摇头,微笑:“只是没想到,陛下会为了一个还俗的僧人,连江山都不要。”

萧无暇接过茶杯,指尖轻轻擦过他的手指:“朕要的,从来不是江山。”

“那陛下要什么?”

她放下茶杯,首视他的眼睛:“要你,寂然。

从那个风雪日初见,就只要你。”

窗外,雪花悄然飘落,仿佛回到了他们初遇的那一天。

寂然轻轻握住她的手:“臣亦然。”

这一次,他没有自称“臣”。

月光洒进窗棂,照亮了案头那部即将完成的医书,扉页上工整地写着:“慈悲不在寺中,在人间;佛法不在一心,在万民。”

而这,只是他们携手治世的又一个开端。

北狄虽和,海患未平;新政初行,阻力犹在。

前路漫漫,但有彼此相伴,何惧风雨?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