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天龙八部之我是段誉(段誉李默)_段誉李默热门小说

天龙八部之我是段誉(段誉李默)_段誉李默热门小说

天生圣母体 著

其它小说完结

小说叫做《天龙八部之我是段誉》,是作者天生圣母体的小说,主角为段誉李默。本书精彩片段:我爱乔峰的大气凛然,豪气万丈,铮铮铁骨,可我更喜欢段誉,长得帅,身边美女又多。又能做皇帝。武功又好又是天选之子。所以我要穿越成段誉

主角:段誉,李默   更新:2025-11-11 18:06:2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太医开的安神汤药带着一股浓重的苦涩味,段誉屏住呼吸才勉强灌下去。

药力很快发作,带来一阵昏沉的睡意。

他躺在柔软的锦被里,意识却无法真正安宁。

两种人生的记忆碎片,像两股汹涌的潮水,在他陷入睡眠后更加肆无忌惮地冲撞、交织。

一时是代码编辑器里闪烁的光标,一时是宣纸上晕开的墨迹;一时是地铁报站的冰冷电子音,一时是宫中内侍拖长调子的通传;一时是泡面碗里升腾的热气,一时是御膳房端出的精致点心……混乱,颠倒,光怪陆离。

他看到“自己”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对着布满诡异报错的屏幕焦头烂额,项目经理的催促声在耳边嗡嗡作响;下一秒,场景切换,他又成了幼童,被温和的先生握着手指,一笔一划地临摹《兰亭序》,空气中是淡淡的墨香。

他看到“自己”在深夜的出租屋里,对着天花板发呆,计算着下个月的房租和渺茫的前程;转眼间,他又站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接受百官的朝拜,脚下是光滑如镜的金砖,身旁是父母(伯父)期许的目光。

属于李默的记忆清晰而具体,带着现代生活的质感:塑料键盘的触感、手机屏幕的反光、外卖的油腻味道。

而属于段誉的记忆则更像一幅幅渲染过的画卷,色彩鲜明,却带着些许距离感,情感丰沛,细节却时有模糊。

最强烈的冲突来自身份认知。

一个是在都市丛林中挣扎求生的普通程序员,谨小慎微,为生计奔波;一个是天生贵胄、未来的一国之君,举手投足牵扯无数人的命运。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自我定位,撕扯着他的意识。

他在睡梦中皱紧眉头,身体微微痉挛。

冷汗浸湿了中衣。

不知过了多久,剧烈的头痛将他从混沌中拉回。

段誉猛地睁开眼,大口喘着气,胸口剧烈起伏。

窗外天色己经大亮,阳光透过窗纸,在床前投下明亮的光斑。

映雪和含珠听到动静,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见他脸色苍白、满头是汗,吓了一跳。

“殿下可是又做噩梦了?”

映雪连忙拧了热毛巾替他擦汗。

段誉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他靠在床头,慢慢平复呼吸。

记忆的乱流暂时退去,但那种灵魂被撕裂的感觉依旧残留。

他需要时间,需要独处,来整理这团乱麻。

“我有些饿了,传早膳吧。”

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另外,今日我想静养,若无要事,不必让人来打扰。”

“是,殿下。”

两个侍女应声退下。

早膳很快送来,是清淡的粥点和几样小菜。

段誉食不知味,机械地吃着,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他必须尽快解决记忆融合的问题。

否则,长期的精神内耗和可能出现的言行不一,会让他暴露的风险大大增加。

他想起以前看过的心理学资料,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记忆整合。

或许,他应该尝试主动去梳理,而不是被动承受冲击?

用完早膳,他屏退左右,只留自己在寝殿内。

他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宣纸,磨墨。

他决定用一种最笨拙但也最可能有效的方法:记录和归类。

他提笔,在纸的左侧写下“李默”,右侧写下“段誉”。

under “李默”,他尝试罗列关键信息:程序员,25岁,猝死,父母,朋友,工作内容,现代知识(数理化,基础医学,历史,文学)……under “段誉”,他也开始写:大理国镇南王世子,16岁,落水,伯父段正明,父亲段正淳,母亲刀白凤,所学经史子集,粗浅武功基础,宫廷礼仪,人际关系……一开始很困难。

有些记忆清晰无比,有些则模糊不清,需要努力回想才能捕捉到碎片。

写着写着,他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段誉记忆中关于武功的部分非常零散,似乎原主对此确实不上心;而李默记忆中关于《天龙八部》的情节,也并非完全清晰,很多细节己经模糊。

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这两份记忆并非完全平等。

李默的记忆是“外来者”,带着完整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认知体系和情感模式;而段誉的记忆是“原生”的,更贴近这具身体的本能和环境,但似乎因为落水或魂穿的影响,有所损伤。

他需要以“段誉”的身份和记忆为基础,将“李默”的记忆和认知作为辅助工具,小心翼翼地整合进去。

好比在一套旧的操作系统上,谨慎地安装新的软件和驱动,不能引起系统崩溃。

这是一个精细而危险的工程。

他放下笔,揉了揉眉心。

光是初步梳理,就耗费了大量心神。

但他感觉比之前那种纯粹的混乱要好一些。

至少,他开始尝试去掌控,而不是被记忆的洪流淹没。

接下来的半天,他时而翻阅寝殿里的书籍(多是经史和诗词),试图激活更多原主的知识记忆;时而闭目沉思,巩固李默那些可能有用的现代知识(尤其是历史大势、基础科学思维和危机应对意识)。

他尤其注意回忆与原主身边人相关的细节:伯父段正明的脾气喜好,父亲段正淳的性格特点,母亲刀白凤的关切方式,还有身边侍女、宦官、教习师傅们的性情习惯。

这些信息,将首接决定他能否扮演好“段誉”。

傍晚时分,刀白凤来看他。

段誉提前做了心理准备,努力调动关于母亲的记忆碎片和情感。

当刀白凤关切地询问他身体如何,记忆是否恢复一些时,他垂下眼,用一种带着些许依赖和愧疚的语气回答:“让母亲担忧了……孩儿还是记得不甚清楚,只觉得头痛……但见到母亲,心里便安稳许多。”

这话七分真,三分演。

记忆混乱是真的,对亲情的陌生和试图靠近也是真的。

刀白凤见他神情恹恹,语气依赖,更是心疼,只嘱咐他好生休养,莫要心急。

送走母亲,段誉靠在榻上,感到一阵疲惫。

这种时刻需要伪装、需要调动不属于自己的情感来应对至亲的感觉,并不好受。

但他知道,这是必经之路。

他必须尽快让“段誉”这个角色鲜活起来,让周围的人,尤其是最亲近的人,相信他只是“病后失忆”,而非换了个人。

夜色渐深,段誉没有立刻就寝。

他站在窗边,望着宫墙外的夜空。

记忆的乱流似乎暂时平息了一些,但潜藏的危机并未解除。

朝堂的暗流,江湖的险恶,还有这具身体未来必须面对的武学之路,都像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一步一步来吧。”

他对自己说。

当务之急,是继续伪装,巩固记忆,熟悉环境。

然后,才是图谋其他。

他吹熄了灯,躺回床上。

在陷入睡眠前,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最短的时间内,至少要在表面上,成为一个无可挑剔的“段誉”。

今夜,记忆的潮水或许还会涌来,但他己经找到了与之共处的方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