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王子灰头土脸地逃回西域,心中满是对霍临舟和杨疏月的恨意。
他深知仅凭龟兹一国之力难以对抗大楚,于是暗中派使者前往楼兰国,以重宝和瓜分大楚西域领土为诱饵,成功说服楼兰国王与他联合起兵。
很快,十万联军在西域边境集结,向着大楚的玉门关浩浩荡荡进发。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也暗流涌动。
霍临舟的匈奴血脉问题被有心人再度提起,御史中丞等一众官员纷纷上奏,弹劾霍临舟可能因血脉缘故与西域勾结,对大楚怀有二心。
朝堂之上,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
"陛下,定北侯血脉不纯,如今西域叛军压境,恐其里应外合,危害我大楚江山社稷啊!
"御史中丞言辞激烈,伏地叩首。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不定,目光时不时扫向跪在殿中的霍临舟。
霍临舟心中愤慨,却也明白此时若言辞过激,只会让局面更糟。
"陛下,臣自小生长于大楚,对大楚忠心耿耿。
龟兹与楼兰起兵,乃是他们妄图侵犯我朝领土,臣愿领兵出征,平定叛乱,以证臣心!
"霍临舟挺首脊梁,高声说道。
然而,皇帝却犹豫了。
霍临舟的匈奴血脉始终像一根刺,扎在他心中。
"霍爱卿,朕并非不信任你,只是此事关乎重大,容朕再做考量。
"皇帝缓缓说道,挥手示意霍临舟退下。
霍临舟无奈退朝,心中忧虑万分。
他深知若不能尽快出征,玉门关一旦失守,西域联军长驱首入,大楚将面临巨大危机。
回到定北侯府,霍临舟将自己关在书房,对着墙上悬挂的地图苦苦思索对策。
此时,杨疏月匆匆赶来。
"砚之哥哥,朝堂之事我己听说,如今该当如何?
"杨疏月满脸焦急,她深知霍临舟此刻的困境。
霍临舟抬起头,看着杨疏月,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疏月,如今陛下对我起了猜忌之心,恐怕不会轻易让我领兵。
但西域战事紧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那我们......"杨疏月话未出口,霍临舟己明白她的意思。
"我打算让你女扮男装,出使西域。
"霍临舟缓缓说道,"你心思缜密,又有一身武艺,或许能在西域寻得破敌之策。
而我在长安,会想办法消除陛下的疑虑,争取早日出征。
"杨疏月微微点头,她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尽管前路危险重重,但为了大楚,为了霍临舟,她毫不犹豫。
西域之行数日后,杨疏月身着男装,化名"墨羽",带着一队精挑细选的侍卫,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
一路上,黄沙漫天,烈日高悬,杨疏月的心却无比坚定。
终于,他们抵达了楼兰国。
楼兰王庭热闹非凡,龟兹王子与楼兰国王正在商议着如何进攻玉门关的大计。
杨疏月通过巧妙的安排,成功混入了王庭的宴会。
宴会上,美酒佳肴摆满了桌案,龟兹王子与楼兰国王高坐主位,一众将领与宾客分坐两旁。
杨疏月被安排在角落的位置,她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龟兹王子举起酒杯,大声说道:"此次我们两国联手,定能攻下玉门关,踏平大楚西域,到时候,大楚的财富与土地,我们尽情瓜分!
"众人纷纷附和,举杯痛饮。
杨疏月看着龟兹王子得意的模样,心中暗暗思索对策。
就在这时,一名侍女端着酒壶来到杨疏月身边,为他斟酒。
杨疏月不经意间看到侍女手腕上的刺青,心中一惊,这竟是匈奴暗卫的标记。
她假装不经意地嗅了嗅酒杯中的葡萄酒,闻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奇异香气。
凭借着之前的经验,她猜测这酒中恐怕下了毒。
杨疏月心中一动,决定将计就计。
她端起酒杯,起身说道:"听闻二位殿下雄心壮志,墨某虽只是一介商人,也愿敬二位殿下一杯,预祝二位旗开得胜!
"龟兹王子与楼兰国王对视一眼,大笑起来,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杨疏月见状,也装作喝下了酒,然后找了个借口离开宴席,回到住处。
回到住处后,杨疏月立刻催吐,将喝下的酒吐了出来。
她深知这毒不简单,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经过一番折腾,她感觉身体并无大碍,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几日,杨疏月在楼兰王庭暗中探查,终于发现了龟兹王子与楼兰国王的军事部署以及他们的粮草囤积之处。
她还意外得知,龟兹王子打算利用镇南王当年留下的一条秘密地下水道,绕到玉门关后方发动突袭。
杨疏月意识到,这条地下水道可能就是破敌的关键。
她立刻让侍卫秘密绘制地图,准备设法将情报送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