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言情小说 > 雾渡河景区

雾渡河景区

春天的晚月 著

言情小说连载

网文大咖“春天的晚月”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雾渡河景区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言情小苏婉儿浓亦舟是文里的关键人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第一上初雨落惊鸿民国二十六沪上的梅雨季像是被谁拧开了的水龙淅淅沥沥的雨丝缠缠绵从农历五月初一首下到了月天空总是蒙着一层灰蒙蒙的水将租界里的红砖洋房、柏油马甚至是街头巷尾的叫卖都揉进一片潮湿的朦胧静安寺路的法国梧桐枝繁叶宽大的叶片被雨水冲刷得油雨滴顺着叶脉滑在路面上积成一个个小小的水倒映着往来电车的铜制扶手与行人撑着的各色洋苏婉儿撑着一把...

主角:苏婉儿,浓亦舟   更新:2025-10-17 23:36:3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沪上初遇,雨落惊鸿民国二十六年,沪上的梅雨季像是被谁拧开了的水龙头,淅淅沥沥的雨丝缠缠绵绵,从农历五月初一首下到了月末。

天空总是蒙着一层灰蒙蒙的水汽,将租界里的红砖洋房、柏油马路,甚至是街头巷尾的叫卖声,都揉进一片潮湿的朦胧里。

静安寺路的法国梧桐枝繁叶茂,宽大的叶片被雨水冲刷得油亮,雨滴顺着叶脉滑落,在路面上积成一个个小小的水洼,倒映着往来电车的铜制扶手与行人撑着的各色洋伞。

苏婉儿撑着一把祖母留下的竹骨油纸伞,伞面是淡雅的青灰色,边缘绣着一圈细密的银线缠枝纹,伞骨经年使用,泛着温润的包浆。

她刚从圣约翰大学的图书馆出来,怀里抱着一摞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外文诗集,指尖还残留着旧书页特有的油墨香与纸张受潮后的微涩触感。

米白色的改良旗袍勾勒出她纤细的腰身,领口与袖口滚着一圈浅青色的窄边,下摆堪堪及膝,露出一双穿着白色棉袜与黑色方头小皮鞋的脚踝。

许是方才在图书馆外的石板路上走得急了,旗袍下摆沾了些泥点,却丝毫不减她眉宇间的清丽——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鼻梁小巧挺首,唇瓣是天然的淡粉色,组合在一起,像是江南烟雨中晕染出的一幅仕女图,温婉中带着几分书卷气。

她站在电车停靠点的白色漆线内,抬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雨水顺着油纸伞的边缘滴落,在她脚边形成一圈细碎的水花。

怀里的诗集有些沉,她微微调整了一下姿势,将最上面的一本《叶芝诗集》往怀里拢了拢,指尖不经意间触到书脊上烫金的书名,心头泛起一阵暖意。

这是她在图书馆的角落里找到的孤本,书页间还夹着一张泛黄的书签,上面用铅笔写着一句诗:“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叮叮——”清脆的电车铃声从远处传来,打断了苏婉儿的思绪。

一辆深绿色的有轨电车缓缓驶来,车身上的铜制部件在雨雾中泛着冷光,车轮碾过铁轨,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

电车停下,车门“吱呀”一声打开,车内拥挤的人群裹挟着一股混杂着煤烟味与潮湿水汽的气息扑面而来。

苏婉儿收伞,将油纸伞靠在臂弯里,正要抬脚上车,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道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男声,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急切:“借过。”

那声音像是浸润了陈年的老酒,醇厚中带着一丝冷冽,苏婉儿下意识地侧身避让,却没稳住怀中的书。

“哗啦”一声,几本诗集从牛皮纸包中滑落,散落在湿漉漉的柏油马路上。

雨点儿毫不留情地打在书页上,瞬间晕开了黑色的铅字,像是在洁白的纸上洇出一朵朵墨色的花。

“糟了。”

苏婉儿低呼一声,连忙蹲下身去捡。

她的指尖刚碰到一本《波德莱尔诗选》的书脊,一双黑色的牛津皮鞋突然停在了她的眼前。

那皮鞋做工精良,鞋面是上好的小牛皮,即便沾了些雨水,也依旧擦得锃亮,鞋尖微微上翘,透着几分精致的考究。

“抱歉。”

方才那道男声再次响起,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歉意。

紧接着,一道修长的身影弯了下来,男人的动作优雅而利落,指尖修长,骨节分明,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

他穿着一身深灰色的定制西装,面料是进口的羊毛,在潮湿的空气中依旧挺括有型,领口系着一条深紫色的条纹领带,领带结打得标准而端正。

他腕间戴着一块银质怀表,表链穿过西装马甲的纽扣孔,垂在胸前,随着他弯腰的动作,表链在雨雾中闪着细碎的微光。

男人弯腰帮她拾起散落的书,指尖触碰到书页时,动作格外轻柔,像是怕弄坏了这脆弱的纸张。

苏婉儿抬头,恰好撞进一双深邃的眼眸里。

那双眼眸颜色很深,像是深夜里平静的大海,表面波澜不惊,深处却藏着难以捉摸的复杂情绪。

他的眉骨很高,眉毛浓密而整齐,鼻梁高挺,唇线清晰,下颌线紧致利落,组合在一起,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疏离感,却又掩不住周身散发出的矜贵与沉稳。

“无妨。”

苏婉儿连忙收回目光,接过男人递来的书,小心翼翼地拢在怀里,声音轻柔得像一阵风,“是我自己没拿稳,多谢先生帮忙。”

男人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目光在她怀中那本《叶芝诗集》上停留了一瞬,随即转身踏上电车。

他的背影挺拔如松,即便混在拥挤的人群中,也依旧格外惹眼。

电车缓缓开动,车轮碾过铁轨,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渐渐消失在雨雾中。

苏婉儿站在原地,望着车窗里那个越来越模糊的身影,心跳竟莫名地漏了半拍。

她低头看了看怀中的诗集,手指轻轻拂过《叶芝诗集》的封面,忽然发现封面角落不知何时多了一枚小小的印记——那是一枚船形的印记,线条简洁流畅,像是用某种坚硬的东西轻轻压上去的,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察觉。

苏婉儿微微一怔,想起方才男人腕间的怀表,那怀表的表盖似乎就是船的形状。

她握紧了手中的书,指尖传来纸张的温热,心中泛起一阵莫名的悸动。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苏婉儿重新撑开油纸伞,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

她的家在法租界的一处老式石库门里弄,穿过喧闹的静安寺路,拐进一条狭窄的巷子,就能看到那扇熟悉的黑色木门。

门楣上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刻着“苏宅”两个字,字迹苍劲有力,是祖父当年亲手所写。

推开木门,院子里的石榴树被雨水打湿,叶子绿得发亮,枝头挂着几个青涩的石榴。

“婉儿回来了?”

厨房里传来母亲周曼君的声音,伴随着碗筷碰撞的清脆声响。

苏婉儿应了一声,将油纸伞靠在门后的伞架上,小心翼翼地捧着诗集走进客厅。

客厅里摆放着一套老式的红木家具,茶几上放着一个青花瓷瓶,里面插着几枝新鲜的茉莉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父亲苏振邦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他穿着一身藏青色的长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几分儒雅的书卷气。

听到脚步声,苏振邦放下报纸,抬头看向女儿,笑道:“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图书馆的事忙完了?”

“嗯,今天在图书馆找到了几本绝版的诗集,耽误了些时间。”

苏婉儿将诗集放在茶几上,在父亲身边坐下,拿起桌上的毛巾擦了擦湿漉漉的指尖。

周曼君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羹从厨房出来,放在苏婉儿面前,心疼地说:“快喝点热的暖暖身子,这鬼天气,下了这么久的雨,凉得很。”

她伸手摸了摸女儿的额头,确认没有受凉,才放心地坐下。

苏婉儿端起莲子羹,小口喝着,清甜的莲子香在口中散开,驱散了周身的寒意。

她想起方才在电车上遇到的那个男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爹,您知道一个叫浓亦舟的人吗?”

苏振邦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点头道:“浓亦舟?

当然知道。

他是近年在沪上崛起的实业家,年纪轻轻就掌控着好几家航运公司,还涉足金融、纺织等多个领域,行事低调,手段却十分凌厉,是个不可多得的商业奇才。

怎么,你认识他?”

“不认识,只是今天在电车上偶然遇到了,听人提起了这个名字。”

苏婉儿连忙掩饰道,指尖却不自觉地再次拂过《叶芝诗集》封面上的船形印记。

苏振邦若有所思地看了女儿一眼,没有追问,只是感叹道:“浓亦舟这个人不简单,据说他早年在国外留过学,不仅精通商业,还懂多国语言,对文学、艺术也颇有研究。

只是他为人太过低调,很少参加社交场合,沪上见过他真人的人不多。”

周曼君在一旁插话道:“这种生意人,心思深着呢,婉儿你以后在外头遇到,可得离远点,别被人骗了。”

苏婉儿笑着点头,心中却对那个叫浓亦舟的男人多了几分好奇。

她喝完莲子羹,拿起那本《叶芝诗集》,回到自己的房间。

房间不大,却布置得十分雅致,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书桌上放着一盏台灯,旁边堆着几叠笔记本。

她将诗集放在书桌上,仔细端详着封面上的船形印记,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个男人深邃的眼眸与挺拔的背影。

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滴敲打着窗棂,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像是一首轻柔的催眠曲。

苏婉儿翻开《叶芝诗集》,一页页地读着,指尖偶尔会触碰到书页间那张泛黄的书签。

不知过了多久,她渐渐沉浸在诗的世界里,将雨中的偶遇与那个神秘的男人,暂时抛到了脑后。

然而,命运的丝线一旦缠绕,便再也无法轻易解开。

苏婉儿不会想到,这次看似偶然的沪上初遇,会成为她与浓亦舟一生羁绊的开始。

就像这连绵的梅雨季,看似平淡无奇,却早己在不知不觉中,将潮湿的水汽渗透进每一个角落,也将一颗心动的种子,悄悄埋进了她的心底。

雨还在下,雾色渐浓,那艘载着缘分的小舟,正缓缓驶入她的生命里,带着一场跨越风雨的惊鸿邂逅,与一段注定缠绵的岁月长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