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 逆转时针(林远思思)完结版小说推荐_最新完结小说推荐逆转时针林远思思

逆转时针(林远思思)完结版小说推荐_最新完结小说推荐逆转时针林远思思

炒饭是无敌的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逆转时针》是知名作者“炒饭是无敌的”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林远思思展开。全文精彩片段:男女主角分别是思思,林远的男生生活,家庭小说《逆转时针》,由网络作家“炒饭是无敌的”倾情创作,描绘了一段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本站无广告干扰,精彩内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275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9-29 14:03:49。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逆转时针

主角:林远,思思   更新:2025-09-29 15:49:3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静止的生日歌实验室的荧光冷白,映照着林远眼下的乌青。全息投影中,

人类神经网络的图谱如星河般璀璨,但他此刻只觉得那闪烁的光点令人眩晕。

通讯器尖锐的响起,打破了凌晨的寂静,是疗养中心的首席医生。“林教授,

思思的‘锚点’……开始大规模崩解了。”林远手中的电子笔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几乎是冲进“时序”项目实验室的,

那台耗费他半生心血的“意识潜入舱”正发出低沉的嗡鸣,等待它的创造者,

进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关乎亲情的应用。思思,他的女儿,躺在洁白的病床上,

像一具被时间遗忘的瓷娃娃。她的生命体征平稳,但她的意识,

却被一种名为“逆时针”的罕见病症冻结在无尽的时间循环里。外部世界的一秒,

可能是她意识中坍塌又重建的千万年。“我们尝试了所有外部干预,无效。

”医生的声音隔着观察窗传来,显得遥远而不真实,

“她的核心记忆锚点——七岁生日派对——稳定性已低于阈值。锚点一旦彻底消失,

林思思小姐的意识可能会……永久弥散。”林远穿上连接着无数传感器的潜入服,

声音沙哑而坚定:“启动‘溯源协议’。我要进去。”“教授,太危险了!

在崩解的意识里逆行,您的意识也可能迷失!”“我是她的父亲。”林远躺进潜入舱,

舱门缓缓闭合,“也是唯一能把她带回来的人。”冰冷的数据流如潮水般涌过,

随后是意识被抽离身体的失重感。当林远再次“睁开”眼睛时,

他站在了思思七岁生日派对的现场。或者说,是这场派对的废墟。彩色的气球一半饱满鲜艳,

一半则干瘪如腐烂的果实,粘稠地贴在扭曲的墙壁上。生日蛋糕上的蜡烛火焰静止着,

却像黑色的剪纸,边缘在不断剥落,化为像素般的尘埃升腾。

小宾客们保持着鼓掌或嬉笑的姿势,但他们的面容模糊,像浸了水的油画。

天空——如果那还能称之为天空的话——是破碎的镜面,

映照出无数个光怪陆离、彼此割裂的派对场景。欢快的生日歌在空气中断续回响,

时而尖锐如指甲刮擦玻璃,时而沉闷如呜咽。

“记忆稳定性17%……持续下降中……” 嵌入意识里的辅助AI冰冷地提示。

林远强忍着这种超现实场景带来的恶心感,努力聚焦。

他是来修复“生日歌”这个声音锚点的。他必须找到这个记忆碎片的“核心谐振点”。

他试图调用科学家的逻辑,分析声音的波形,解构空间的拓扑结构,但越是分析,

周围世界的崩解速度似乎就越快。一块天空碎片掉落,露出后面无尽的虚空。

“错误的方式……” 他福至心灵,放弃了所有计算。他闭上眼睛,回想起那天,

他难得准时回家,思思看到他时,眼中迸发出的那种纯粹的、毫无保留的喜悦。

他轻轻哼唱起来,不再是修复数据,

而是带着一个父亲在那天应有的、有些跑调却充满爱意的旋律。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他哼唱的节奏,

渐渐与记忆中那完整的、欢快的歌声重合。扭曲的声音开始被抚平,破碎的旋律重新连贯。

周围崩坏的速度明显减缓,那些剥落的色彩有了一丝回溯的迹象。

“记忆稳定性提升至29%。” AI提示。成功了。林远松了口气,

一种身为科学家的自豪感短暂地压过了父亲的忧心。就在锚点暂时稳定的瞬间,

一个清晰却无比虚弱的声音,穿透了重建中的生日歌,直接响在他的意识深处,

带着一丝哀求般的哭腔:“……爸爸……你不该来的……”林远浑身一震。

那不是七岁思思的声音。那属于一个少女,

一个更成熟、也更绝望的灵魂——他十六岁的女儿。

---第二章:迷宫与皇冠第一次潜入结束,林远从潜入舱中醒来,汗水浸透了衣服。

他反复回味着思思最后的那句话。“你不该来……” 为什么?主治医生看着监测数据,

眉头紧锁:“教授,您的意识波动在最后阶段非常剧烈。

而且……我们监测到了一种非典型的、高维度的信息残留,它不属于七岁的林思思。

”“那是她,是更‘后面’的她。”林远肯定地说,“她在阻止我。

”“这不符合‘逆时针’的病理模型。患者的意识应该被冻结在最初的锚点时间,

不可能存在向前发展的‘未来意识’。”“所以,我们理解的‘逆时针’,

可能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林远的目光投向病床上的思思,“准备第二次潜入。目标,十岁,

校园才艺表演后台。”这一次,他进入了一个迷宫。记忆的场景是思思小学的礼堂后台,

本该是堆满道具和紧张孩子们的狭窄空间,却被无限拉长、扭曲。

无数面镜子立在迷宫的路径上,映照出无数个穿着公主裙、脸上带着稚嫩妆容,

却眼神惊恐的小思思。“核心要素:‘勇气’。表现形式:一件道具。” AI给出提示。

林远在迷宫中穿梭,镜中的小思思们有时会齐刷刷地指向一个方向,有时又会突然破碎。

他尝试用逻辑推算最短路径,却发现迷宫的结构随他的思维在实时变化。

“逻辑无效……那么,情感呢?”他停下来,回想思思十岁时,什么给了她最大的勇气。

是苏晴。她的母亲。苏晴不是科学家,她是个画家,用感性的笔触填充了思思的童年。

那次才艺表演,思思因为紧张差点放弃,是苏晴用金色的纸现场为她折了一顶皇冠,

对她说:“戴上它,你就是妈妈心里最勇敢的小公主。”林远不再看路,

他开始寻找记忆中那顶纸皇冠的“感觉”——粗糙的纸质触感,阳光下金色的反光,

还有苏晴手上淡淡的颜料气息。他跟随这种感觉,拐过一个又一个不合逻辑的弯。终于,

在迷宫的中心,一个安静的角落里,那顶有些褶皱的金色纸皇冠,就端放在一个积木箱子上。

他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皇冠。在他触碰的瞬间,一股温暖的力量以皇冠为中心扩散开来,

扭曲的迷宫路径开始像舒卷的画卷般收拢,还原成本来的后台模样。镜子里的小思思们,

也终于露出了安心的、属于十岁孩子的笑容。就在世界稳定下来的刹那,

林远无意间瞥向最后一面尚未复原的镜子。镜子里映出的,不是十岁的小思思,

也不是他自己。那是十六岁的思思,穿着病号服,脸色苍白,眼神清澈而悲伤,

正静静地、深深地凝视着他。那目光里没有责备,没有愤怒,只有一种近乎决绝的……守护。

下一秒,镜子恢复正常,映出他惊愕的脸。---第三章:房间里无声的雨两次潜入,

两次都见到了那个“未来”的思思。林远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

他调取了思思十二岁那年的生活记录,重点关注了一次他与思思的激烈争吵。记录显示,

那次争吵后,思思将自己锁在房间里整整一天,也就是从那之后,她的话变得越来越少。

“第三次潜入,目标,十二岁,争吵后的房间。”这一次的场景,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天空是铅灰色的,下着无声的、凝滞的雨。雨滴悬浮在半空,像无数冰冷的泪珠。

记忆的核心,是思思的卧室。林远站在门外,

能“感觉”到门内小思思强烈的委屈、愤怒和悲伤,这些情绪几乎凝成了实质,

阻碍着他的进入。“修复目标:‘沟通的意愿’。” AI提示。林远尝试推门,

那扇看似单薄的木门却纹丝不动。他想起那天,

他在门外是如何用成年人的逻辑和所谓“正确”的道理,试图说服思思,

却只是将她的心门越推越紧。他不再用力。他抬起手,模仿着记忆中苏晴安慰思思时的动作,

极其轻柔地,在门上叩击了三下。没有言语,只是这样一个充满歉意和等待的动作。

门内的抗拒感,微妙地松动了一丝。他得以“穿”门而入。房间内,

十二岁的思思蜷缩在床角,把脸埋在膝盖里,肩膀微微耸动。整个房间弥漫着无声的啜泣。

林远走过去,他无法拥抱这个记忆的幻影,但他可以靠近她。就在他蹲下身,

与记忆中的思思平视的瞬间,他第一次“听”到了她当时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独白。

那不是声音,而是一股直接涌入他意识的信息流,带着令人心碎的潮气:爸爸,

那道题我真的不会做。我不是故意要顶撞你。我只是……只是很想妈妈。

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忙?为什么不能像妈妈那样,只是抱抱我,告诉我没关系?

你看看我啊,爸爸,你看看我有多难过……一句句无声的呐喊,

像一把把钝刀切割着林远的心脏。他从未想过,在孩子沉默的外表下,

隐藏着如此汹涌澎湃的的情感波澜。他一直以为,解决问题靠的是方法和逻辑,却忘了,

情感需要的首先是看见和接纳。这一次,他没有尝试去“修复”什么,也没有讲任何道理。

他只是静静地待在房间里,陪伴着那个悲伤的小女孩,感受着她的委屈和孤独。

这是他迟到了四年的陪伴。奇迹般地,当他放弃“科学家”的身份,

仅仅作为“父亲”存在时,房间里凝滞的、无声的雨,开始缓缓地、一滴一滴地落了下来,

发出了淅淅沥沥的、真实的声音。沟通的桥梁,在他选择理解的那一刻,悄然架起。

---第四章:弥留之际的谎言从十二岁思思那无声的雨水中归来,

林远在潜入舱中沉默了许久。那些迟到了四年才被“听”见的哭喊,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响。

他不再是那个坚信数据与逻辑能解决一切的科学家,而是一个被愧疚与困惑淹没的父亲。

“教授,您的生理指标显示压力巨大。建议暂停潜入。” 助理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

带着担忧。“不。”林远的声音沙哑却坚定,“下一次潜入,目标,十四岁。

苏晴……离世前的那段记忆。”那是他最大的心结,也是这个家庭分崩离析的转折点。

他隐隐觉得,答案就藏在那里。意识沉入,场景构建。他站在医院病房的门口。

消毒水的气味变得粘稠而沉重,像冰冷的蛇钻入鼻腔。时间在这里流淌得极其缓慢,

每一秒都拉着粘稠的丝。阳光透过百叶窗,被切割成一道道苍白的条纹,

落在病床上苏晴消瘦得几乎透明的脸上。十四岁的思思趴在床边,紧紧握着母亲的手,

肩膀因无声的哭泣而剧烈颤抖。这个场景,与林远记忆中的画面重叠,

每一处细节都精准得令人心碎。但很快,他察觉到了那股强烈的“不协调感”。

它并非来自视觉,而是一种……情感的底色。在极致的悲伤之下,

似乎涌动着一股异常的、近乎温柔的“安抚”力量。这股力量不属于当时的他,

也不属于悲痛欲绝的思思,更不属于弥留之际的苏晴。他像幽灵般在房间里移动,

审视着每一个细节。然后,他的目光定格在苏晴的嘴唇上。现实世界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