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闻言,心中微动。
灵犀性子内向,很少主动与人亲近,能让她这般称赞,这苏氏倒确实有些手段。
只是这份“好”,是真心实意,还是另有所图?
“既然苏贵妃有心,你便多与她走动走动也好。”
甄嬛道,语气平淡,“只是女儿要记住,与人相处,不可全抛一片心。
尤其是在这宫里,凡事都要多留个心眼。”
灵犀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女儿知道了,多谢母后教诲。”
甄嬛看着女儿清澈的眼眸,心中轻叹。
她不想让灵犀过早地卷入宫斗的旋涡,可生在帝王家,又怎能置身事外?
当年她何尝不是想与世无争,却终究被推着往前走,一步步从纯真走向腹黑。
“对了,母后。”
灵犀忽然想起一事,“前几日,女儿去寿东宫给端贵太妃娘娘请安,听娘娘说,皇上近来时常深夜批阅奏折,连饭都顾不得吃。
母后要不要劝劝皇上,保重身子要紧?”
甄嬛心中一暖,灵犀虽小,却懂得关心兄长。
“哀家知道了,会劝皇上的。”
她摸了摸灵犀的头,“你也一样,要好好吃饭,不许挑食。
再过几日,便是你的生辰了,想要什么礼物,告诉母后。”
灵犀笑了笑:“女儿什么都不想要,只希望母后和皇上都平平安安的。”
甄嬛看着她,眼中满是欣慰。
这孩子,倒是比弘曕更懂她的心思。
送走灵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槿汐进来回话:“太后,晚膳备好了,是您爱吃的蟹粉豆腐、翡翠白玉汤,还有灵犀公主特意让小厨房做的杏仁酪。”
甄嬛点点头:“摆上来吧。”
晚膳很简单,三菜一汤,再加一碗杏仁酪。
甄嬛没什么胃口,只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
槿汐看着她,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
甄嬛问道。
“太后,”槿汐道,“方才奴才让人去查苏贵妃的底细,得知苏贵妃入宫前,曾与吏部尚书的公子有过婚约,只是后来吏部尚书获罪,婚约便作废了。
忠勇侯为了攀附皇家,才将她送入宫中。”
甄嬛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吏部尚书?
是三年前因贪污获罪的福敏?”
“正是。”
槿汐道,“福敏当年是先帝雍正帝器重的大臣,后来被人揭发贪污受贿,雍正帝震怒,将他革职查办,抄家流放。
苏家当年与福家交往甚密,只是后来见福家失势,便立刻断了来往,还主动揭发了福家的一些罪证,才得以保全自身。”
甄嬛放下茶杯,眼神冷了几分。
如此趋炎附势、落井下石的家族,养出来的女儿,又能单纯到哪里去?
弘曕将这样的人留在身边,无异于养虎为患。
“还有一事。”
槿汐接着道,“奴才听说,苏贵妃入宫后,时常派人去联络宫外的苏家旧部,似乎在打探什么消息。
而且,她与废太子的遗孀李氏,私下也有往来。”
废太子胤礽,当年因谋逆被圈禁至死,其家眷一首被安置在京郊的王府中,不得随意出入。
苏氏与李氏往来,意欲何为?
甄嬛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
弘曕初登帝位,朝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废太子的旧部、先帝的兄弟、还有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都在暗中观察。
苏氏此时与废太子遗孀往来,或许不仅仅是私人情谊那么简单。
“看来,这宫里的日子,是不会太平了。”
甄嬛轻声道,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坚定,“槿汐,密切关注苏贵妃的一举一动,还有废太子旧部的动向。
另外,让小允子去一趟果郡王府,告诉弘晟,让他多留意京中局势,若是有什么异动,立刻禀报。”
“奴才遵旨。”
槿汐躬身应下。
夜色渐浓,慈宁宫的灯火渐渐亮起,映照着甄嬛清瘦的身影。
她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夜空。
月亮挂在中天,清冷的月光洒在宫墙上,像一层薄薄的寒霜。
她想起当年在凌云峰的日子,虽然清苦,却也自在。
那时她以为,只要远离紫禁城,就能与允礼相守一生。
可命运弄人,她终究还是回来了,被困在这金碧辉煌的牢笼里,为了孩子,为了守住允礼留下的血脉,不得不再次拿起权谋的武器,与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周旋。
“允礼,你若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弘曕和灵犀平安顺遂。”
她在心中默念,“这宫墙之内的风雨,我会替他们挡着。”
远处传来更夫的打更声,“咚——咚——”,沉稳而悠长。
甄嬛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内殿。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慈宁宫就忙碌了起来。
甄嬛穿着一身朱红织金寿字纹夹袄,外罩石青缎绣团龙纹披风,妆容精致,神色平静。
槿汐正为她整理着披风的系带,轻声道:“太后娘娘,端贵太妃那边己经回话,说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您过去。”
“嗯。”
甄嬛点头,“灵犀呢?
让她一起过去,陪端贵太妃说说话。”
“灵犀公主己经在殿外候着了。”
甄嬛走出殿门,就见灵犀穿着一身粉色罗裙,站在廊下。
见她出来,灵犀连忙走上前:“女儿参见母后。”
“起来吧。”
甄嬛拉过她的手,“今日去见端贵太妃,可不许像往常那般沉默寡言,自温宜出嫁后,她的身体就一首不大见好。
你要多陪她说说话,让她也高兴高兴。”
“女儿知道了。”
灵犀乖巧地点头。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寿东宫走去。
沿途的宫女太监见了,都纷纷跪地请安。
甄嬛目不斜视,缓步前行。
她能感觉到,那些目光中,有敬畏,有羡慕,也有隐藏在深处的算计。
这深宫之中,人人都戴着面具,想要在这波诡云谲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寿东宫的宫门己经敞开,端贵太妃的贴身宫女素心站在门口迎接。
“奴婢参见太后,参见灵犀公主。”
“起来吧。”
甄嬛道,“你家主子身子如何?”
“回太后,主子今日气色很好,一早起来就念叨着太后您呢。”
素心笑着回话,引着甄嬛和灵犀往里走。
寿东宫的院子里种着几株腊梅,虽然己是初春,腊梅却依旧开得旺盛,暗香浮动。
端贵太妃穿着一身月白夹袄,坐在正殿的暖阁里,见甄嬛进来,连忙想要起身行礼。
“姐姐不必多礼。”
甄嬛快步走上前,按住她的肩膀,“你身子不好,快坐着。”
端贵太妃笑着坐下,目光落在甄嬛身上:“妹妹如今是太后了,身份不同了,可这模样,倒是越来越年轻了。”
“姐姐取笑了。”
甄嬛在她对面坐下,灵犀也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姐姐才是,虽然常年卧病,却依旧温婉动人。”
端贵太妃轻叹一声:“老了,不中用了。
若不是妹妹时常派人送来汤药补品,我这身子,怕是早就撑不住了。”
她顿了顿,看向灵犀,“灵犀这孩子,真是越长越标致了,瞧着真让人喜欢。”
灵犀脸颊微红,轻声道:“多谢端贵太妃娘娘夸奖。”
“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气。”
端贵太妃笑着道,“素心,把昨日备好的点心端上来,让太后和公主尝尝。”
素心应下,很快就端上了一碟精致的点心,有枣泥糕、杏仁酥、荷花酥,都是甄嬛和灵犀爱吃的。
甄嬛拿起一块枣泥糕,细细品尝:“还是姐姐这里的点心合胃口。”
“妹妹喜欢就好。”
端贵太妃道,“昨儿苏贵妃来看我,也带来了些西洋点心,味道倒是新奇,只是我吃不惯那些甜腻的东西。”
甄嬛心中一动,故作随意地问道:“苏贵妃常来探望姐姐?”
“也不算常来,只是入宫后来了两三回。”
端贵太妃道,“这孩子性子温顺,说话也得体,倒是个可心的。”
她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
“对了,昨日她还跟我说,皇上近来为了西北边境的事烦心,常常熬夜批阅奏折。
妹妹是太后,可得好好劝劝皇上,身子为重。”
甄嬛点点头:“哀家知道了,会劝皇上的。
只是皇上刚登基,正是该勤勉的时候,哀家也不好过多阻拦。”
正说着,殿外传来宫女的通报:“太后娘娘,端贵太妃娘娘,苏贵妃来了。”
甄嬛与端贵太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意外。
甄嬛道:“让她进来吧。”
很快,苏贵妃就走了进来。
她穿着一身桃红色宫装,梳着垂鬟分肖髻,鬓边插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随着她的动作,步摇上的珍珠轻轻晃动,显得格外娇俏。
“臣妾参见太后,参见端贵太妃,参见灵犀公主。”
苏云婉盈盈下拜,声音柔婉动听。
“起来吧。”
甄嬛淡淡道,目光在她身上扫过。
苏云婉生得确实貌美,肌肤白皙,眉眼含情,难怪能深得弘曕的宠爱。
“谢太后。”
苏云婉起身,顺势坐在了端贵太妃让人放在下榻的绣墩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