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其它小说 > 离婚后我成了前夫的猫在线阅读

离婚后我成了前夫的猫在线阅读

江湖小兵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离婚后我成了前夫的猫在线阅读》是大神“江湖小兵”的代表蔚蓝贺屿舟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1“签了”陆泽远把离婚协议推过纸张的边缘划过大理石桌发出一声很但很刺耳的声我的手指在桌子下面绞在一指甲陷进掌心的软肉有点我抬起看着对面这个男我们结婚三年他的眼比桌上的大理石还要“为什么?”我的声音有点像被砂纸磨陆泽远扯了一下嘴那个表好像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蔚你每天早上不照镜子吗?你问我为什么?”他顿了身体往前声音...

主角:蔚蓝,贺屿舟   更新:2025-10-10 11:41:4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签了它。”陆泽远把离婚协议推过来。纸张的边缘划过大理石桌面,发出一声很轻,

但很刺耳的声响。我的手指在桌子下面绞在一起,指甲陷进掌心的软肉里,有点疼。

我抬起头,看着对面这个男人。我们结婚三年了。他的眼睛,比桌上的大理石还要冷。

“为什么?”我的声音有点干,像被砂纸磨过。陆泽远扯了一下嘴角,那个表情,

好像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蔚蓝,你每天早上不照镜子吗?你问我为什么?

”他顿了顿,身体往前倾,声音压得很低,每一个字都像一根冰冷的针。“就因为你做的饭,

我实在是吃不下去了。我请的保姆都比你强。”“我忍了三年,忍够了!”他说完,

像是甩掉什么脏东西一样,靠回椅背上。然后,他从西装口袋里拿出手机,

熟练地点开一个联系人,拨了出去。电话很快就通了。他的声音,就在那一瞬间,

变了个调子。变得很温柔。那种温柔,我从来没有听过。“若雪,醒了?我这边处理完了,

很快。”他轻声笑着。“晚上带你去吃‘云鼎阁’,想吃什么随便点。”“云鼎阁”。

我知道那个地方。在市中心最高的大楼顶上,人均要五千块。是这个城市里,

最贵的米其林餐厅。我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这双手,因为常年泡在冷水里洗菜,

指关节有些粗糙发红。电话挂了。陆泽远站起身,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昂贵的西装领口。

他从头到尾,没有再看我一眼。“车子,房子,都是我的名字。你没出过一分钱。

”“看在夫妻一场的份上,我也不问你要这三年的饭钱了。”“签完字,自己滚。”门开了,

又关上。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空调的冷风吹在我脸上,有点麻。我拿起那支笔。

笔很重。我在“蔚蓝”两个字后面,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墨水在纸上晕开,

小小的,像一滴眼泪。走出那栋写字楼的时候,外面的太阳很晃眼。

我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衫,背着一个旧帆布包。包里,是我的身份证,户口本,

还有一百二十三块五毛钱。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我回头看了一眼那栋高耸入云的大楼。

陆泽远的公司就在三十六楼。曾经,我每天都会在楼下等他下班,手里提着保温桶。

桶里是他不爱吃的晚饭。风吹过来,有点凉。我拉了拉衣领,把帆布包抱在胸前,

走进了人来人往的街道里。2我在街上走了很久。从白天走到天黑。脚底板火辣辣地疼,

像踩在炭火上。肚子也空了,咕咕地叫。街边的饭馆飘出各种各样的香味。红烧肉的,

烤鱼的,还有火锅的麻辣味。我闻着这些味道,胃里一阵阵抽搐。可我不敢停下来。

我没有地方可以去。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姥姥把我带大的。三年前我结婚,

陆泽远嫌弃姥姥家是乡下的,不许我再回去。姥姥去年走了。我在这个城市,举目无亲。

夜深了,街上的人越来越少。我坐在一个公交站台的长椅上,抱着膝盖,

看着远处的霓虹灯一盏一盏地熄灭。这个城市很大。却没有一盏灯是为我亮的。

我从帆布包里摸出一串钥匙。那是一串很旧的钥匙,上面还有一个褪了色的毛绒挂件。

是姥姥留给我的。她说,这是她在城里给我留的一个念想。

是她年轻时开过的一个小饭馆的钥匙。饭馆倒闭很多年了,一直空着。她说,

万一哪天没地方去了,就回那儿。好歹有个遮雨的屋顶。我看着手里的钥匙,

冰凉的金属硌着手心。我站起来,按照记忆里的地址,朝着一条老旧的巷子走去。巷子很深,

很黑。两边的墙壁上爬满了青苔,空气里有一股潮湿发霉的味道。我走到巷子尽头,

看到了一扇破旧的卷帘门。门上全是铁锈,旁边挂着一块歪歪扭扭的木头招牌,

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这里就是了。我把钥匙插进锁孔里。锁已经锈死了,

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来回拧了好几次。“格当”一声,锁开了。我用尽全身的力气,

把沉重的卷帘门往上推。门和轨道摩擦,发出“格挣挣”的刺耳声响。

一股陈年的灰尘味扑面而来,呛得我直咳嗽。我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往里照了照。里面很小,

大概只有二十来个平方。靠墙摆着几张缺了腿的桌子和凳子,上面蒙着厚厚的一层灰。

墙角结满了蜘蛛网。最里面,是一个小小的灶台。灶台上也落满了灰,看不出本来的颜色。

这就是我最后的容身之处。一个破败的,被遗忘了很多年的,小饭馆。

我把帆布包放在一张还算完整的桌子上,然后开始打扫。我找不到抹布,

就用自己的衣袖去擦。灰尘扬起来,在手电筒的光柱里飞舞,像一场无声的雪。

我不知道自己忙了多久。直到把所有桌椅都擦了一遍,把地也扫干净了,

天边已经露出了一点点鱼肚白。我累得瘫倒在一张椅子上,浑身酸痛。

但是看着这个虽然简陋,却被我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小小空间,我的心里,

突然有了一点点暖意。这里,是我的地方了。3我在小饭馆的阁楼里找到了一个旧木箱。

箱子没有上锁,我轻轻一抬,盖子就开了。里面是一些姥姥的遗物。几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

一个针线包,还有一本用牛皮纸包着封面的厚本子。我拿起那个本子,拍了拍上面的灰。

牛皮纸已经很脆了,边角都卷了起来。我小心翼翼地揭开封面,看到里面是手写的毛笔字。

字迹很娟秀。第一页上写着四个大字:《蔚家食谱》。是姥姥的菜谱。

我记得姥姥做的菜特别好吃。只是她后来年纪大了,眼睛花了,就很少再下厨了。我跟着她,

也没学到什么手艺。我一页一页地翻下去。里面记的都是一些很家常的菜。麻婆豆腐,

鱼香肉丝,还有姥姥最拿手的红烧肉。每一道菜,都详细地写着做法和配料,

旁边还有姥姥画的各种小插图,很可爱。我看得有些出神,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纸页。

纸张的边缘很锋利,像刀片一样。我的食指指尖突然一疼,被划开了一道小口子。

一滴鲜红的血珠冒了出来,正好滴在了菜谱上。血滴落在纸上,没有散开,也没有被吸收。

它就像一颗红色的宝石,在泛黄的纸页上微微发光。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滴血,

慢慢地渗进了纸里,消失不见了。紧接着,整本菜谱都开始发出淡淡的金色光芒。

那些原本静止的毛笔字,像是活了过来一样,在纸上流动,重新排列组合。

我吓得把菜谱扔在了地上。可那光芒并没有消失。过了大概十几秒,光芒才渐渐退去。

菜谱静静地躺在地上,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壮着胆子把它捡了起来。

翻开第一页。原本写着《蔚家食谱》四个大字的地方,现在多了一行小字。

那行字不是毛笔写的,倒像是打印出来的宋体字,凭空出现在了纸上。

“神厨的味蕾记忆系统已激活。”“宿主:蔚蓝。”我愣住了。我使劲眨了眨眼睛,

又凑近了看。那行字清清楚楚,不是我的幻觉。我颤抖着手,继续往后翻。菜谱的内容,

全变了。原本姥姥写的那些家常菜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简洁,更加精准的格式。

第一页,只有一道菜。菜名:《一碗完美的蛋炒饭》。下面是详细的步骤。

“步骤一:选取东北五常大米,隔夜蒸熟,冷藏四小时以上,确保米粒干爽分离。

”“步骤二:取农家土鸡蛋两颗,只用蛋黄,搅打均匀。”“步骤三:小葱只取葱白,

切成毫米级的葱花。”“步骤四:起锅烧油,油温达到一百六十度时,

下米饭快速滑炒……”每一个步骤都精确到了极点。连油温,葱花的大小,都有严格的要求。

这简直不像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份化学实验报告。在菜谱的最后,还有一行金色的字,

在微微闪烁。“先从一碗完美的蛋炒饭开始。”我看着这行字,心里又慌又乱。

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看着,我那颗因为离婚而变得空荡荡的心,

好像突然被什么东西给填上了一点点。一碗完美的蛋炒饭。陆泽远曾经指着我做的蛋炒饭,

骂我做得像猪食。他说米饭不是太湿就是太硬,鸡蛋炒得稀烂,葱花切得跟草一样。

我捏紧了手里的菜谱。也许,我应该试一试。4小饭馆的后厨里,什么都没有。米,没有。

油,没有。鸡蛋,葱,也都没有。我翻遍了全身,只有那一百二十三块五毛钱。我拿着钱,

去了巷子口的一家小超市。买了一小袋米,一小瓶油,一盒鸡蛋,还有一小把新鲜的小葱。

花掉了三十多块钱。回到后厨,我把那本神奇的菜谱摊开,放在灶台上。

我学着姥姥以前的样子,系上一条在阁楼里找到的旧围裙。围裙是碎花的,洗得已经褪色了。

我开始淘米。菜谱上说,要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三遍,不多不少。水流不能太大,

要让米粒在手里轻轻地搓揉。我按照它的指示,小心翼翼地做着。然后是蒸饭。

用电饭锅蒸熟后,我把米饭盛出来,用筷子打散,放在一个大盘子里,让它自然冷却。

趁着这个时间,我开始准备配料。土鸡蛋,只取蛋黄。我敲开鸡蛋,

用蛋壳笨拙地把蛋黄分离出来。金黄色的蛋黄在碗里,像一个个小太阳。小葱,只取葱白。

菜谱上说要切成毫米级的葱花。我的刀工很差,根本做不到。我只能尽力地,

把葱白切得细一点,再细一点。等我准备好所有东西,米饭也凉透了。

我把它放进一个保鲜袋里,扎好口,塞进了后厨那台不知道还能不能用的旧冰箱。

冰箱发出一阵“嗡嗡”的轰鸣,居然启动了。菜谱说,要冷藏四个小时以上。

我坐在灶台前的小板凳上,看着冰箱,开始漫长的等待。四个小时后,我取出米饭。

米粒变得硬挺,干爽,一颗一颗的,完全分开了。我打开那台老式的煤气灶。

火苗“呼”地一下窜了起来,是蓝色的。我学着电视里厨师的样子,把铁锅放在火上烧热。

然后倒油。菜谱说,油温一百六十度。我没有温度计,根本不知道一百六十度是什么概念。

就在我发愁的时候,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画面。那个画面里,油锅里的油,

冒着细细的青烟,油面很平静。同时,一个声音在我脑子里说:“就是现在。”我吓了一跳,

但身体已经下意识地做出了反应。我把米饭倒进了锅里。“刺啦——”米饭和热油接触,

发出一声脆响。我拿起锅铲,快速地翻炒。米粒在锅里跳动,像一群白色的小精灵。

炒了大概一分钟,我把打散的蛋黄液均匀地淋在米饭上。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金黄色的蛋液,

瞬间包裹住了每一颗白色的米粒。只是眨眼的功夫,整锅米饭都变成了灿烂的金色。

一股难以形容的香气,猛地从锅里窜了出来。那不是简单的鸡蛋和米饭的香味。

那是一种……带着锅气的,混合着油脂和谷物香气的,让人闻了就忍不住流口水的味道。

我从来没有闻过这么香的味道。我有些手忙脚乱地撒上盐和葱花,翻炒几下,就立刻出锅了。

一盘金灿灿的,颗粒分明的蛋炒饭,盛在了一个缺了口的旧瓷碗里。米是金色的,

葱花是翠绿的。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我拿起勺子,迟疑地舀了一勺,放进嘴里。

米饭很弹牙,很有嚼劲。蛋黄的香气包裹着每一粒米,咸淡也刚刚好。

葱花的清香在最后关头冒出来,解了油腻,又添了一丝清甜。好吃。太好吃了。我愣住了。

眼泪,毫无征兆地,就掉了下来。一颗一颗,砸进了那碗金色的蛋炒饭里。

5我正坐在小板凳上,对着那碗蛋炒饭掉眼泪。外面那扇被我推开一半的卷帘门,

突然被人“叩叩”地敲了两下。我吓了一跳,赶紧抹了把脸。“你好,

请问……这里是饭馆吗?还营业吗?”一个男人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声音很低沉,很好听。

我站起来,走到门口。门外站着一个很高大的男人。

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和卡其色的裤子,头发有点乱,额头上还有一层薄汗。

他看起来有些风尘仆仆。“我……这里不营业。”我小声说。男人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

他指了指巷子口。“我的车在前面抛锚了,手机也没电了。走了好几条街,

就你这里还亮着灯,而且……”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睛亮了起来。“太香了。

我就是闻着这个香味找过来的。”他看着我手里的那碗蛋炒饭,喉结上下动了动。

“我实在是太饿了。小姐,你能不能……把这碗饭卖给我?我给双倍,不,三倍的价钱。

”我看着他,又看了看手里的碗。这是我用那本神奇的菜谱做出来的第一份食物。

我本来想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把它吃完。可是看着他那副真诚又饥饿的样子,

我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你等一下。”我转身回到后厨,找了一个看起来最干净的碗,

把我的蛋炒饭分了一大半给他。我还从冰箱里,翻出了一小碟姥姥以前腌的酱黄瓜。

我把饭和酱黄瓜端出去,放在一张擦干净的桌子上。“我这里没有筷子,只有勺子。”我说。

“没事没事,谢谢你!”男人立刻坐下来,拿起勺子就大口地吃了起来。他吃得很快,很香。

腮帮子鼓鼓的,像一只仓鼠。一勺接着一勺,中间连头都顾不上抬。我站在旁边,看着他吃。

心里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以前我给陆泽远做饭,他总是吃得心不在焉,一边吃一边看手机。

吃两口就放下筷子,说没胃口。我从来没有见过,有谁吃我做的东西,能吃得这么香。

不到五分钟,一大碗饭就被他吃得干干净净。碗里连一粒米都没剩下。他放下勺子,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种心满意足的表情。“太好吃了。”他由衷地赞叹道,

“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蛋炒饭。”我的脸有点红。“就是普通的蛋炒饭而已。”“不,

不普通。”他很认真地看着我,“米饭的火候,鸡蛋的鲜嫩,还有那种……说不出来的锅气,

简直完美。”他站起身,从口袋里掏出钱包。“多少钱?”“不用了,一碗饭而已。

”我摆了摆手。“那不行。”他坚持道,“这是你的劳动成果。”他从钱包里抽出一叠钱,

放在了桌子上。我看了一眼,都是红色的百元大钞,大概有五六张。“这太多了!

”我赶紧说。“不多。为了这碗饭,值了。”他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我叫贺屿舟。

敢问小姐怎么称呼?你这家店,以后还会开吗?”“我叫蔚蓝。这里……应该会开吧。

”我不太确定地说。“太好了。”贺屿舟点点头,“下次我一定再来。希望到时候,

我能成为你正式的第一个客人。”他说完,朝我挥了挥手,转身走出了小巷。

我看着桌上那几张红色的钞票,又看了看他吃得干干净净的那个空碗。外面的天,

已经全亮了。阳光从巷子口照进来,暖洋洋的。6贺屿舟留下的那五百块钱,

成了我的启动资金。我用这笔钱,给小饭馆添置了一些必需品。新的碗筷,新的锅铲,

还有米、面、油、盐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我还去二手市场,淘换了两张结实的方桌,

和八张配套的椅子。把原来那些缺胳膊少腿的旧家具全都换掉了。后厨那台老掉牙的冰箱,

也被我请人来修好了。制冷效果虽然一般,但至少能用了。我又花了一整天的时间,

把整个店面彻彻底底地打扫了一遍。地板被我用刷子刷得露出了原本的水泥色。

墙壁上的污渍,我踩着凳子一点一点擦干净。那个小小的灶台,更是被我用钢丝球擦得锃亮。

我还爬上梯子,把那块歪歪扭扭的旧招牌给取了下来。我用砂纸把上面模糊的字迹磨掉,

然后买了一罐黑色的油漆,和一支小号的毛笔。我想了很久,最后在木板上,一笔一划地,

写下了四个字。蔚蓝的灶台。我的名字,加上姥姥的灶台。等油漆干了,

我把新的招牌重新挂了上去。看着这四个字,我的心里前所未有的踏实。这里,

以后就是我的家,我的事业,我的一切了。开业那天,我没有搞任何仪式。

我只是早早地起了床,熬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粥,炒了一盘酸辣土豆丝,

还蒸了一笼白白胖胖的肉包子。我把一张小黑板立在店门口,

:白粥:两元一碗肉包子:三元一个土豆丝:十元一盘蛋炒饭:十五元一份价格定得很便宜。

我把卷帘门完全拉开,让清晨的阳光照进店里。然后,我就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门口,

安静地等着。巷子里很安静,偶尔有几个早起上班的邻居路过。他们会好奇地朝店里看两眼,

看到崭新的招牌和干净的店面,脸上都露出惊讶的表情。“哟,这家店重新开了?

”“老板是个小姑娘啊。”“卖的啥?闻着还挺香。”他们议论着,但没有人走进来。

我也不着急。我就那么静静地坐着,闻着店里飘出来的食物香气,心里很平静。

大概过了半个多D小时,第一个客人来了。是住在巷子口的一个老大爷。

他每天早上都要出门遛弯。他走到我店门口,停下脚步,看了看黑板上的菜单。“小姑娘,

你这包子是自己做的?”大爷问。“是的,大爷。刚出笼的,还热乎呢。”我站起来,

笑着说。“那给我来两个,再来碗粥。”“好嘞!”我手脚麻利地给他盛了粥,

夹了两个大包子。大爷坐下来,先是喝了一口粥。他的眼睛立刻就亮了。“嗯,

这粥熬得火候好,米油都出来了。”他又咬了一口包子。“肉馅也新鲜,不腻。

”大爷吃得很满意,三两下就把东西吃完了。结账的时候,他多给了我一块钱,

说是讨个好彩头。“小姑娘,手艺不错。祝你生意兴隆啊。”“谢谢大爷,您慢走。

”送走了第一个客人,我的心里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暖流。原来,靠自己的双手挣钱,

是这样一种踏实又满足的感觉。7有了第一个客人,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来光顾的,

大多是住在这条巷子里的老街坊。他们一开始只是出于好奇,想尝尝新开的店味道怎么样。

结果,尝过一次之后,就成了回头客。王大妈每天早上都会来我这里买两个肉包子,

带回去给上学的孙子吃。她说我做的包子,比外面那些早餐店的干净,肉也多。

住在对门的张师傅是个出租车司机,出夜班的时候,总会来我这儿吃一碗热腾腾的蛋炒饭。

他说吃完我炒的饭,回去睡得特别香。还有几个在附近工地上干活的工人,中午会结伴过来。

他们饭量大,每次都点一大盘土豆丝,再一人来两碗白米饭。我的小店,

就靠着这些最朴实的客人,慢慢地,有了一点生气。菜单上的菜品,我也在慢慢增加。

我每天晚上都会研究那本《蔚家食谱》。系统会根据我现有的食材,推荐一两道新的菜。

今天推荐了麻婆豆腐,明天又推荐了鱼香肉丝。这些菜,听起来都很家常。

但经过系统的“指导”,做出来的味道,就是和别处不一样。就拿麻婆豆腐来说。

系统要求我用的花椒,必须是四川汉源的大红袍花椒。豆瓣酱,必须是郫县陈酿三年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